赠蓑衣道人

七年两见西湖滨,似向贱贫求贵人。
安民扶世在豪杰,贵人何必皆岩莘。
嗟予坎壈今老矣,糊口相煎未能已。
愿君莫作贵人看,岁晚庶几长不死。

作品评述

《赠蓑衣道人》是宋代王之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七年只见西湖滨,似向贱贫求贵人。
安民扶世在豪杰,贵人何必皆岩莘。
嗟我坎壈今已老,糊口相煎未能已。
愿君莫作贵人看,岁晚庶几长不死。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贵人的思念和渴望,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生活的困境和迷茫。诗人自述已经七年没有见到西湖边的贵人,似乎希望通过贫贱之身来寻求贵人的关注。他认为真正的贵人应当是那些能够安抚民心、扶持社会的英雄豪杰,而不是那些身处高山深处的隐士。诗人感叹自己在世事纷繁中已经老去,生活的压力使他备受煎熬。最后,他希望贵人不要再看重他,这样或许可以延长他的寿命。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感情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对贵人的渴望。诗中的西湖滨象征着美好的环境和高贵的人物,而贱贫则代表了诗人自身的贫困和低微。诗人对贵人的追求并不是因为他们的高山深处的身份,而是因为他们能够为民众的福祉做出贡献。诗人感叹自己的坎坷和困境,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和痛苦。最后的希望则表明了诗人对于生命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以朴素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贵人的思念,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于现实生活的烦恼和希望。通过对贵人和贫困身份的对比,诗人传达了一种对于真正的贵人的理解和追求,以及对于过去岁月的悔恨和对未来的期待。这首诗词既有个人的情感表达,又融入了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展示了王之道独特的诗人情怀。

作者介绍

王之道(一○九三~一一六九),字彦猷,自号相山居士,无爲(今属安徽)人。与兄之义、弟之深同河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进士第,因对策极言联金伐辽之非,抑置下列。钦宗靖康初调和州歷阳县丞,摄鸟江令,以奉亲罢。金兵南侵,率乡人退保胡避山。镇抚使赵霖命摄无爲军,朝命爲镇抚司参谋官。高宗绍兴间通判滁州,因上疏反对和议忤秦桧,责监南雄州溪堂镇盐税,会赦不果行,居相山近二十年。秦桧死后,起知信阳军,歷提举湖北常平茶盐、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孝宗干道五年卒,年七十七。有《相山集》三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作二十六卷、《宋史·艺文志》作二十五卷),己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卷,其中诗十五卷。事见本集卷三○附录宋尤袤《故太师王公神道碑》。 王之道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里枌敷荫樾,尽绣借辉光。诱接尝登席,抠趋屡负墙。故山欣弭节,华屋痛帷堂。岁晚凋松柏,令人重慨伤。

身如枯柴,心如断崖。万般神变,一种平怀。面面相看,究竟不知论底事。阿耨达池龙王,来日请佛斋。

风杪影凌乱,露轻光陆离。如霞散仙掌,似烧上峨嵋。道树千花发,扶桑九日移。因山成众像,不复藉蟠螭。涌出多宝塔,往来飞锡僧。分明三五月,传照百千灯。驯狖移高柱,庆云遮半层。夜深寒焰白,犹自缀金绳。磊落风初定,轻明云乍妨。疏中摇月彩,繁处杂星芒。火树枝柯密,烛龙

农事在东皋,孤往适兹旦。微雨亦既零,土膏湿凝汗。僮奴未尽力,宿草犹余蔓。植杖陇亩旁,耘耔日过旰。劳生虽多艰,卒岁应饱饭。

江外有真隐,寂居岁已侵。结庐近西术,种树久成阴。人迹乍及户,车声遥隔林。自言解尘事,咫尺能辎尘。为道岂庐霍,会静由吾心。方秋院木落,仰望日萧森。持我兴来趣,采菊行相寻。尘念到门尽,远情对君深。一谈入理窟,再索破幽襟。安得山中信,致书移尚禽。

孤光照还没,转益伤离别。妾若是嫦娥,长圆不教缺。

小小梅花巧耐寒。曛曛晴日醉醒间。茶瓯金缕鹧鸪斑。三寿作朋须共醉,一杯留客未应慳。酒肠如海寿如山。

长帆百幅余,大舸夹双橹。回头欻不见,侬心苦复苦。

夜登车桁昼耘秧,怕说风伤与水伤。历尽艰辛双鬓白,今秋方觉稻花香。

带雨梨花看上马,问人底事匆匆。于飞有愿恨难从。大鹏抟九万,鹦鹉锁金笼。匆匆便为千里隔,危岑已接高穹。回头那忍问前踪。家留烟雨外,人在斗牛中。

寂寂含至韵,清风时见嘉。无意偶自动,虽鸣终不哗。宫悬奏编磬,朝佩响冲牙。谁知无谱曲,举世好黄华。

露下萤飞仲秋月,山围水绕建安城。病多不辨酒中圣,身远且令心太平。数卷蠹书行老矣,一盂蔬饭太憎生。白云只在檐间宿,听我清宵咏句声。

日暮池已冰,翩翩下凫鹜。不怕池中寒,便于冰上宿。

燕泥衔杏雨,炉薰隐篆,朱户昼。半窗松影碎,小语分茶,日暖唤青禽。那不见、招手楼阴。 空自踏、落花归去,消歇酒杯心。沈吟。红墙几尺,远过蓬山, 更难通鱼锦。换尽了,陌头柳色,愁满罗襟。梦中常订重逢约,甚隔帘,翻怕相寻。门又掩,碧桃一树春深。

三尺龙泉剑,匣里无人见。一张落雁弓,百支金花箭。为国竭忠贞,苦处曾征战。先望立功勋,后见君王面。

出处成交让,经纶有大功。泪碑瓜步北,棠树蒜山东。百揆方时叙,重离遂不融。故臣偏感咽,曾是叹无三穷。

和烟和露一丛花,担入宫城许史家。惆怅东风无处说,不教闲地著春华。

昔人评画图,咫尺论万里。公家一拳石,意趣端如此。

润叶濡枝浃四方,浓云来去势何长。旷然寰宇清风满,救旱功高暑气凉。

寒谷用来不识春,可怜金殿解宫轩。哀王孙有秋来月,几处愁人不掩门。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