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田仆射

一方新地隔河烟,曾接诸生听管弦。
却忆去年寒食会,看花犹在水堂前。

作品评述

《上田仆射》是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方新地隔河烟,
曾接诸生听管弦。
却忆去年寒食会,
看花犹在水堂前。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景象,描述了一位官员上任新地时的心情。诗人通过对隔岸的烟雾、曾经接待学生听音乐的过去经历以及回忆起去年寒食节观赏花朵的情景,表达了他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新环境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岁月变迁的感慨和对旧时光的怀念之情。下面对每个诗句进行分析:

一方新地隔河烟:
这句描述了诗人到达新任地方时,隔岸传来的烟雾。烟雾是一种朦胧的象征,暗示着新环境的陌生和未知。诗人在新地方感受到了孤独和离散的情绪。

曾接诸生听管弦:
这句描绘了诗人曾经在旧地接待学生们来欣赏音乐的情景。这是一种愉悦和热闹的场景,展示了诗人的文化素养和他在社交中的活跃角色。这句也暗示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

却忆去年寒食会:
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去年寒食节的回忆。寒食节是唐代的一个传统节日,在这一天人们会外出赏花、野餐等。诗人通过这个节日的回忆,唤起了对过去欢乐时光的思念之情。

看花犹在水堂前:
这句表现了诗人对过去的一种遗憾和留恋。诗人虽然身在新地,但他心中仍然保留着过去的美好记忆。水堂前的花朵象征着春天和生机,它们的存在提醒着诗人过去的愉悦时光,也暗示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和淡淡的忧郁情调,展示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眷恋和对新环境的疏离感。通过描绘景物和回忆,诗人表达了对旧时代的怀念,并展现了他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

作者介绍

王建,婺源(今属江西)人。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进士。曾知鄂州崇阳县。事见清道光《婺源县志》卷一五。

诗词推荐

初晴新雨后。乍洗褪胭脂,缟衣妆就。东风倦倚,憨憨态、不管敲残更漏。嫩寒天气,正睡稳、乌衣时候。深夜静、银烛高烧,微香暗侵襟袖。盈盈一点芳心,占多少春光,问卿知否?红妆莫斗。谁得似、净骨天然清瘦。神娟韵秀。雅称个、花仙为首。还要倩、流水高山,花前慢奏。

荡荡大楚。跨土万里。北据方城。南接交趾。西抚巴汉。东被海涘。五侯九伯。是疆是理。矫矫庄王。渊渟岳峙。冕旒垂精。充纩塞耳。韬光戢曜。潜默恭己。内委樊姬。外任孙子。猗猗樊姬。体道履信。既绌虞丘。九女是进。杜绝邪佞。广启令胤。割欢抑宠。居之不吝。不吝实难。可谓知

地下修文几岁郎,尚怜有子已争行。青丝盘到特挥泪,红锦诗余合断肠。安得见予今议论,果谁识子古文章。从兹花发知多少,试访彭门旧讲堂。

天外峰蛮排木杪,江边石气动云根。凭谁为谢东流水,好送寒声入故园。

蝉鬓惊秋华发新,可怜红隙尽埃尘。西山一梦何年觉,明月堂前不见人。玉钩风急响丁东,回首西山似梦中。明月堂前人不到,庭梧一夜老秋风。

风露浩无际,星河淡欲倾。遥知并船客,闻我咏诗声。水鸟横江去,渔舟背月行。神清不成寐,隐几待窗明。

晨起峰顶心,怀人望空碧。扫雪开寺门,洒水净僧席。言笑形外阻,风仪想中觌。驰心惊叶动,倾耳闻泉滴。岂虑咆虎逢,乍疑崩湍隔。前期或不顾,知尔隳常格。如今谁山下,秋霖步淅沥。吾亦聊自得,行禅荷轻策。松声畅幽情,山意导遐迹。举目无世人,题诗足奇石。贫山何所有,特此

粉痕红点万花攒,玉气珠光宝月团。帘箔通明香似雾,东君无处著春寒。

卷幔江湖二十年,青山兀坐学枯禅。夜来雪急敲窗纸,忽忆吴江听此眠。

宠极心弥小,名尊貌愈恭。勋华双辅翼,槐鼎四登庸。海宇熙春物,边陲罢夕烽。了无能致绩,颂笔漫形容。

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夜相思,投壶不停箭,忆欢作娇时。

道人活计等虚空,城郭山林处处通。随缘应现水中月,万壑千潭一照同。

师道在三乌可畔,友伦居五岂容亏。恰方誉瓘俄倾瓘,亦有尊颐不救颐。

晚寒浓,残雪重,春意在何许。萼绿仙姿,海上未飞去。粲粲玉立丰标,天寒日暮,笑东风、不曾轻付。几凝伫。闲为写出横斜,无声断肠句。常对幽情,何事更重赋。待约他日貂裘,玉溪清夜,喷龙吟、月明徐步。

一天秋色冷晴湾,无数峰峦远近间。闲上山来看野水,忽于水底见青山。

院宇秋明日日长,社前一雁到辽阳。陇头针线年年事,不喜寒砧捣断肠。

千龄逢启圣,万域共来威。庆接郊禋后,酺承农事稀。御楼横广路,天乐下重闱。鸾凤调歌曲,虹霓动舞衣。合声云上聚,连步月中归。物睹恩无外,神和道入微。镐京陪乐饮,柏殿奉文飞。徒竭秋云影,何资春日晖。

禅得玄机笔得精,孤云光彩甚分明。毫端落纸堪为宝,海内无人不重名。山约终归双履在,髭因凉剃一刀轻。何妨换取群鹅了,却与迷徒指化城。

官事谁能了,浮生迹易陈。齐云连绿荫,和泪送青春。缓带空凝月,凭栏不见人。只应曾到处,愁极倍精神。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