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春吟

洛阳人惯见奇葩,桃李花开未当花。
须是牡丹花盛发,满城方始乐无涯。

作品评述

《洛阳春吟》是宋代邵雍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洛阳人习惯看到奇异的花卉,
桃李花开时还未算是花儿。
只有牡丹盛开时,
整个城市才会充满无尽的欢乐。

诗意:
这首诗词以洛阳市的春天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于花卉盛开的赞美和对牡丹花的特殊推崇。诗中以洛阳人习惯见到各种奇葩花卉为切入点,强调了牡丹花的独特之处。在洛阳的人们眼中,桃李花虽然也美丽,但只有牡丹盛开时,才能带来无边的欢乐。

赏析:
1. 描绘洛阳春景:诗中以洛阳为背景,展现了这座城市春天的景色和氛围。洛阳以其优美的自然环境和花卉文化而闻名,这首诗通过对洛阳人对花卉的独特感受的描绘,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洛阳春天的美丽。

2. 牡丹花的特殊地位:诗中牡丹花被赋予了特殊的地位和象征意义。它被视为洛阳花卉中最美丽和最珍贵的花朵,只有牡丹盛开时,整座城市才会沉浸在欢乐之中。这种对牡丹的赞美和推崇,体现了作者对于美的追求和对优秀事物的赞美。

3. 对美的领悟:诗中描述了洛阳人习惯见到各种奇葩花卉,但并不认为桃李花开就是真正的花儿。这种观点表达了作者对于美的独特见解,他认为牡丹花盛开时才是真正的美,才能带给人们无尽的欢乐。这种对美的领悟和追求在诗中得到了体现。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洛阳春天景色和花卉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美的追求和对牡丹花的推崇。它展示了作者对于美的独特见解,以及对于美的领悟所带来的喜悦和欢乐。

作者介绍

邵雍(一○一一~一○七七),字尧夫。祖籍范阳(今河北涿州),早年随父移居共城(今河南辉县)苏门山下,筑室苏门山百源上读书,学者称百源先生。与周敦颐、程颐、程颢齐名,以治《易》、先天象数之学着称。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定居洛阳,以教授生徒爲生。嘉祐七年(一○六二),西京留守王拱辰就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五代节度使安审琦宅故基建屋三十间,爲雍新居,名安乐窝,因自号安乐先生。仁宗嘉祐及神宗熙宁初,曾两度被荐举,均称疾不赴。富弼、司马光、吕公着等退居洛阳时,恒相从游。熙宁十年卒,年六十七。哲宗元祐中赐謚康节。有《伊川击壤集》二十卷。《宋史》卷四二七有传。 邵雍诗,以张蓉镜,邵渊耀跋明初刻《伊川击壤集》爲底本。校以一九七五年江西星子县宋墓出土之《邵尧夫先生诗全集》九卷(简称宋本)、蔡弼重编《重刊邵尧夫击壤集》六卷(简称蔡本),及元刻本(简称元本)、明隆庆元年黄吉甫刻本(简称黄本)、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底本编末之集外诗与新辑得之集外诗合编爲第二十一卷。

诗词推荐

仪凤中,有儒生柳毅者,应举下第,将还湘滨。念乡人有客于泾阳者,遂往告别。至六七里,鸟起马惊,疾逸道左。又六七里,乃止。见有妇人,牧羊于道畔。毅怪视之,乃殊色也。然而蛾脸不舒,巾袖无光,凝听翔立,若有所伺。毅诘之曰:“子何苦而自辱如是?”妇始楚而谢,终泣而对

阳春

祝史辞正,人神庆叶。福以德昭,享以诚接。六变云备,百礼斯浃。祀事孔明,祚流万叶。

阳春

摩肩蹑足吁屠贩,接衽骈颅坌驵筲。巷隘姑名为小隐,宾佳不必有珍肴。龙钟游宦如投耒,琐屑侨民一系匏。丘索典坟心迹远,烟埃咫尺自喧淆。

阳春

谁将巾瓶来,置此几席间。不可唤木{左木右突去丶},试往问沩山。

阳春

无语与花别,细看枝上红。明年又相见,还恐是愁中。

阳春

东溪泉一眼,归卧惬高疏。决水金沙静,梯云石壁虚。细吟搔短发,深话笑长裾。莫道遗名品,尝闻入洛初。

阳春

奉义至江汉,始知楚塞长。南关绕桐柏,西岳出鲁阳。寒郊无留影,秋日悬清光。悲风桡重林,云霞肃川涨。岁宴君如何,零泪沾衣裳。玉柱空掩露,金樽坐含霜。一闻苦寒奏,再使艳歌伤。

阳春

秋日金华直,遥知玉佩清。九重门更肃,五色诏初成。槐落宫中影,鸿高苑外声。翻从魏阙下,江海寄幽情。

阳春

内官妆束样能齐,宛洛春风信马蹄。共说放朝无一事,看花直到夹城西。

阳春

明两承曜,作贰宣献。茂德金昭,令誉川流。豫定厥本,永贻迺谋。三朝致养,间寐龙楼。

阳春

亭上横看十六峰,峰头烟霭碧连空。不须更作游山计,坐遣诗情落酒中。

阳春

笠泽诗名千载香,一回一读断人肠。晚唐异味同谁赏,近日诗人轻晚唐。

阳春

莫嫌风雨作新寒,一树青枫已半丹。身在范宽图画里,小楼西角剩凭阑。

阳春

我居面山俯潺湲,凭轩卧牖皆见山。山光影入怀袖,秀色爽气非人寰。故人怜我新结屋,犹恐看山未能足。丹青写作何许图,不碍闭门聊纵目。千峰缭绕生白云,小舟荡漾横江滨。楼台高下出兰若,杳渺似有钟磬闻。坐惊岩壑环四壁,寥落高秋变春色。方壶瀛洲远不隔,武陵桃花定谁识。君

阳春

五峰抱岩扉,千柱奠云壑。荒原蕞尔县,有此宝楼阁。维昔经营初,衣锡化双鹤。杖头具只眼,矫矫云中落。尊者一笑许,璇题照林薄。庭柏有祖意,石泉韵天乐。清簧转碧鸡,飞梭掷苍鹊。号风饥虎怒,失木啼猿愕。英游偶然同,吏檄乃不恶。题名记吾曾,醉墨疥丹垩。

阳春

一年三百六十日,赏心那似春中物。草迷曲坞花满园,东家少年西家出。

阳春

猛焰不容蚊蚋泊,大海那能宿死尸。任是三头并六臂,望风无不竖降旗。

阳春

刻花圆楹青玉趺,高堂{左车右献}{左车右献}云锦舒。两阶纳陛先登巫,近前神喜巫歌呼。扬桴兮拊鼓,金鸣兮竹语。长丝哀怨雁移步,堂上声歌堂下舞,工祝濯柳洒庭户,神君功多人有主。风清气微散时雨,上无螟蛉下无鼠。川满秔兮陆满黍,少妇窗间弄机杼。乡人相劝醉场圃,敬拜神君

阳春

山拥垣墙。水满溪塘。几人家、篱落斜阳。又还夏也,一霎人忙。正稻分畦,蚕卸簇,麦登场。老子徜徉。闲日偏长。鬓??、只管寻凉。绿阴何处,旋旋移床。有道边槐,门外柳,舍南桑。

阳春

风急难开船,高浪泼银屋。下水辄畏之,病篙舌愈缩。商人货物重,久谙风信熟。我舟轻抵叶,帆破无完幅。归心劈箭忙,傍晚犹颠狂。忽将絮帽披,沙头寻酒坊。欲滞两三宵,船上无赢粮。转晴赖晓霜,中夜祈彼苍。

阳春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