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裴使君赋拟岘台

君作新台拟岘山,羊公千载得追攀。
歌锺殷地登临处,花木移春指顾问。
城似大堤来宛宛,溪如清汉落潺潺。
时平不比征吴日,缓带尤宜向此闲。

作品评述

诗词:《为裴使君赋拟岘台》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君作新台拟岘山,
羊公千载得追攀。
歌锺殷地登临处,
花木移春指顾问。
城似大堤来宛宛,
溪如清汉落潺潺。
时平不比征吴日,
缓带尤宜向此闲。

中文译文:
君主仿造新台,模拟岘山的景色,
千年来,人们追寻羊公的足迹。
在这座繁华的地方登上高处,
花草树木迁移春天,指引我前行。
城市仿佛是一条宽广的大堤,宛如水波荡漾,
小溪清澈如同汉江,潺潺流淌。
和平时期无法与征战的吴地相比,
宽松的腰带特别适宜在这里悠闲度日。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王安石为裴使君所写的赋诗。诗中描绘了一幅山水田园的景象,展示了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并表达了对和平安逸生活的向往。

首先,诗中提到了君主仿造新台,模拟岘山的景色。这里的新台是指一座高台,岘山则是传说中的仙山。这表达了君主对于美好景色的追求和创造力。

接下来,诗人提到了羊公,羊公是指传说中的羊皮大夫,他在群山之间游历,寻找仙山的足迹。这里表达了人们对于追寻美好的向往和探索精神。

诗中描述了歌锺殷地登临处,指的是在这繁华的地方登上高处,欣赏美景。花木移春指顾问,表达了自然界的春天如何引导人们前行,给予人们指引和启示。

城似大堤来宛宛,溪如清汉落潺潺。这里通过城市和溪流的比喻,描绘了城市的壮丽景观和水流的清澈流淌,展示了大自然和人文景观的和谐共存。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和平安逸生活的向往。相比征战的吴地,时平无法相比,体现了对战乱的厌倦和对安宁的追求。缓带尤宜向此闲,表示宽松的腰带特别适宜在这里悠闲度日,暗示了作者希望在这样的环境中过上悠闲自在的生活。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山水田园的景象,表达了对于美好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展示了作者对和平安逸的追求和对人文景观的赞美。

作者介绍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歷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爲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入爲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爲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復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爲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謚文。着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着《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爲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爲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证,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爲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爲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诗词推荐

相从浦阳官,三十月盈缺。出必并辔游,居常对案啜。予褊子能恕,子短予还讦。久而见交心,中不容间舌。乃於穷秋时,忽作远道别。别肠如乱丝,一寸知几结。别语如悲笳,一声凡数咽。咽极继以号,旁顾亦惨切。匹马独来归,山城雨初歇。

边声一夜殷秋鼙,牙帐连烽拥万蹄。武帝未能忘塞北,董生才足使胶西。冰横晓渡胡兵合,雪满穷沙汉骑迷。自古平戎有良策,将军不用倚云梯。

天工忽忽度年光,料理人间富贵忙。闲裹何曾关造物,一分风景亦收藏。

君不见伯牙流水心,不是子期谁知音。又不见颖师浮云操,不是昌黎谁品藻。伯牙千古颖无人,此心此操谁重陈。折扬黄华笑哑哑,寥寥太古风无淳。钱唐君别二十载,江南江北情如海。吴霜半梁鬓边丝,朗吟浩荡殊未艾。十年尊酒又逢君,行歌流水弦浮云。在自大古,雅澹飘逸思不群。能

地荒蓬藋与人齐,局促何曾厌屋低。村市船归闻犬吠,寺楼钟暝送鸦栖。山童新斫朱藤杖,伧婢能腌白苣齐。政欲出门寻酒伴,霏霏小雨又成泥。

南山之蛩,皇寿无穹。太极之尊,皇名是崇。奉兹闰册,于皇之宫。皇则受之,于昭盛容。

重阳登闰序,上界叶时巡。驻辇天花落,开筵妓乐陈。城端刹柱见,云表露盘新。临睨光辉满,飞文动睿神。

望行人,行人在何所。燕雁不齐飞,参商竟相阻。别以三秋为久,生以百岁为期。不如还家对亲戚,浮名浮利徒尔为。

洒面松风凉似水。下看冰泉,喷薄溪桥底。叠叠层峰相对起。家居却在深山里。枝上凌霄红绕翠。飘下红英,翠影争摇曳。今夜岩扉休早闭。月明定有飞仙至。

三将军,一姓葛,两姓陈,捐躯报国皆忠臣。英夷犯粤寇氛恶,将军奉檄守沙角。奋前击贼贼稍却,公奋无如兵力弱。凶徒蜂拥向公扑,短兵相接乱刀落。乱刀斫公肢体分,公体虽分神则完。公子救父死阵前,父子两世忠孝全。陈将军,有贤子;葛将军,有贤母。子随父死不顾身,母闻子死

携儿过岭今七年,晚途更著黎衣冠。白头穿林要藤帽,赤脚渡水须花缦。不愁故人惊绝倒,但使俚俗相恬安。见君合浦如梦寐,挽须握手俱汍澜。妻缝接?雾縠细,儿送琴枕冰徽寒。无弦且寄陶令意,倒载犹作山公看。我怀汝阴六一老,眉宇秀发如春峦。羽衣鹤氅古仙伯,岌岌两柱扶霜纨。

瘴海千枝雾,骊山一骑尘。

乃翁永诀语堪悲,果定江南副所期。守口未能终死舌,如何忘却刺锥时。

花骢秋健绣旗开,渐远棠郊近帝台。耳目紧官终拜去,股肱雄镇暂迎来。两州将相为交代,三径渔樵阻接陪。犹赖雅章留刻石,时时闲看拂尘埃。

吴越山高紫翠重,浙江东下竦双峰。峰前忽涌东西白,飞舞潮头万玉龙。

朅来汤口意欣欣,卅六奇峰想出群。松槲千章岩蔽日,林峦四遶磵生云。乍如琴韵寒泉出,时有茶香午焙闻。不睹天都真面目,溪桥无语立斜曛。

故园今在灞陵西,江畔逢君醉不迷。小弟邻庄尚渔猎,一封书寄数行啼。

七闽多山水,两淮好风月。潇湘之烟云,巴广之雨雪。

生际河清献颂文,尤工乐府丽春云。人言才尽何曾尽,深恐名高上忏君。

当年垂橐叩天阍,自笑唯馀舌尚存。下榻勤君延孺子,加餐愧我异王孙。归欤益轸门阑旧,至止频承笑语温。一日佳城符吉兆,千年福地锁灵根。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