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逾旬阴冷深冬时节借馆趣悟得子敬德夫二

屯阴不动紫沾盘,三月凄风横作寒。
待旦重衾缠得暖,感时对酒祗长欢。
黑云何日三舍避,黄道中天万日看。
不有对床清夜语,客怀何以解忧端。

作品评述

【原题】:
成都逾旬阴冷深冬时节借馆趣悟得子敬德夫二兄相晤语差慰寂寥寥

作者介绍

程公许(一一八二~?),字季与,一字希颖,人称沧洲先生(《耻堂存稿》卷五《沧洲先生奏议序》)。眉州(今四川眉山县)人,寄籍叙州宣化(今四川宜宾西北)。宁宗嘉定四年(一二一一)进士。歷华阳尉,绵州教授,知崇宁县,通判简州、施州。理宗端平初,授大理司直,迁太常博士。嘉熙元年(一二三七),迁秘书丞兼考功郎官,二年,因言事劾去。三年,以着作佐郎召,兼权尚书左郎官,累迁将作少监,兼国史馆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淳祐元年(一二四一)迁祕书少监,兼直学士院,拜太常少卿(《南宋馆阁续录》卷七、八)。出知袁州。以杜范荐,召拜宗正少卿,爲权倖所格,退处二年。擢起居郎兼直学士院,累官中书舍人,礼部侍郎。郑清之再相,屏居湖州四年。十一年,起知婺州(本集卷一三《宝庆府改建设厅记》),官终权刑部尚书,卒年七十余。有《尘缶文集》等,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沧洲尘缶编》十四卷,其中诗十一卷。《宋史》卷四一五有传。 程公许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二卷。

诗词推荐

蔌蔌落红都尽,依然见此清姝。水沈为骨玉为肤。留得春光少住。鸳帐巧藏翠幔,燕钗斜亸纤枝。休将往事更寻思。且为浓香一醉。

暮登海子桥,西绕红门归。霜风著宫树,叶叶带红飞。据鞍吹短笛,乘月捣征衣。江南冰雪里,音信寄来稀。

江源南去永,野渡暂维梢。古戍悬鱼网,空林露鸟巢。雪晴山脊见,沙浅浪痕交。自笑无媒者,逢人作解嘲。

上置书堂下钓矶,漫郎陈迹尚依稀。无端一首黄诗在,长与江山起是非。

德量维昔该乾坤,艺成而下道乃尊。堂堂魏公古大臣,劫火同燬灵光存。直躬致主无间言,余事翰墨何足论。百年剑佩纷如云,不於其书於其人。

九日长年客异乡,今年又复到南昌。眼看黄菊依然好,心着青山只自伤。已是岁华成晼晼,可堪秋色更凄凉。诸公不用羞吹帽,且试登高共一觞。

园杏红萼坼,庭兰紫芽出。不觉春已深,今朝二月一。去冬病疮痏,将养遵医术。今春入道场,清净依僧律。尝闻圣贤语,所慎斋与疾。遂使爱酒人,停杯一百日。明朝二月二,疾平斋复毕。应须挈一壶,寻花觅韦七。

好个马山居士,功名富贵浮云。庵儿侧傍万杉阴。烟里时横小艇。律中林锺将半,华堂寿斝频斟。声声齐祝百千龄。坐看云仍贵盛。

端居广文舍,暑服似纯绵。绿竹尘蒙合,红榴日炙蔫。披襟风入幌,洒面雨连天。莫借角巾垫,勤来坐马鞯。

麦浪浮浓绿,山眉晕远青。光风来婉娩,客意独伶俜。回雁鸣何许,轻鸥下远汀。人家总幽隐,烟雨竹门扃。

阀阅方成一段奇,三湘况是古来稀。弟兄同岁乘槎去,父子连科折桂归。诗礼传家人共羡,欢华过眼事俱非。秋风寂寞萱堂露,染尽当年戏彩衣。

一笑无秦帝,飘然向海东。谁能排大难?不屑计奇功。古戍三秋雁,高台万木风。从来天下士,只在布衣中。

众真霞佩上三天,谁见回飚□驾旋。洞府后门人不信,片云鹤鹤是归仙。

雨落湿孤客,心惊比栖鸟。空阶夜滴繁,相乱应到晓。高会枣树宅,清言莲社僧。两乡同夜雨,旅馆又无灯。谤议不自辨,亲朋那得知。雨中驱马去,非是独伤离。离室雨初晦,客程云陡暗。方为对吏人,敢望邮童探。纵酒常掷盏,狂歌时入室。离群怨雨声,幽抑方成疾。

天高列岫出林外,霜落大江流地中。晚日桥边数归牧,牛羊部分听儿童。

欲知垂岁尽,有似赴壑蛇,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儿童强不食,相守应欢哗。晨鸡旦勿鸣,更鼓畏添过。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试场未动文书静,官舍相联步履过。千丈苍波争倚薄,十围便腹有森罗。登临已结骚人恨,填委终翻劳者歌。后夜中秋佳月色,惟予不饮奈明何。

玉倚风轻,粉凝冰薄,土花祠冷无人。听吹箫月底,传暮草金城。笑红紫、纷纷成雨,溯空如蝶,恐堕珠尘。叹而今、杜郎还见,应赋悲春。佩环何许,纵无情、莺燕犹惊。怅朱槛香消,绿屏梦渺,肠断瑶琼。九曲迷楼依旧,沈沈夜、想觅行云。但荒烟幽翠,东风吹作秋声。

桃李六宫寂,君王在石渠。临鸾悔梳洗,女色不如书。

青楼绮阁已含春,凝妆艳粉复如神。细细轻裙全漏影,离离薄扇讵障尘。樽中酒色恒宜满,曲里歌声不厌新。紫燕欲飞先绕栋,黄莺始哢即娇人。撩乱垂丝昏柳陌,参差浓叶暗桑津。上客莫畏斜光晚,自有西园明月轮。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