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上·霍光

几度咸阳累积尸,尽缘丘冢似焉支。
覆车愁杀张车骑,印绶临身必十辞。

作品评述

《咏史上·霍光》是宋代陈普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几度咸阳累积尸,
尽缘丘冢似焉支。
覆车愁杀张车骑,
印绶临身必十辞。

诗意:
这首诗以咏述历史上的霍光为主题,通过描绘咸阳的景象,表达了霍光生平的艰辛和忧愁。诗中提到了霍光多次往返咸阳,咸阳丘墓中的尸骸堆积如山,暗示了历史的沧桑和战乱。霍光身上的印绶代表着他的权力和地位,然而,这些荣耀却必然伴随着他的离别和辞官。

赏析:
《咏史上·霍光》以简洁而富有力量的语言,展现了霍光在历史长河中的形象和命运。诗人通过描绘咸阳的景象,将历史的血腥和残酷呈现在读者面前,使读者感受到霍光作为历史人物所承受的压力和困境。

诗中的“几度咸阳累积尸,尽缘丘冢似焉支”揭示了历史的残酷和战乱,尸体堆积如山,丘冢遍布,形象生动地表达了那个时代的悲惨场景。

诗中的“覆车愁杀张车骑,印绶临身必十辞”则展示了霍光作为权臣的辛酸和困扰。霍光身负重任,肩负重要的职责,但这也使他备受忧愁和痛苦。他的权力和荣耀如同覆车,压得他喘不过气来,张车骑的形象强调了他承担的责任的沉重。而印绶则象征着他的地位和权力,然而,这些荣耀却注定要伴随着他的辞官和离别。

整首诗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刻画出一个历史英雄的形象,同时也表达出历史的沧桑和个人命运的无奈。读者在阅读时可以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人物的悲壮,体会到作者对历史人物的深情赞美和对历史的思考。

作者介绍

陈普(一二四四~一三一五),字尚德,号惧斋,福州宁德(今属福建)人。从会稽韩翼甫。宋亡,元三次辟爲本省教授,不起。隠居授徒,四方及门者岁数百人,学者称石堂先生。元成宗大德元年(一二九七),应刘纯父聘,主云庄书院,熊禾留讲鳌峰。延祐二年卒,年七十二。有《石堂先生遗集》二十二卷等。事见本集附录《石堂先生传》。 陈普诗,以明嘉靖十六年宁德知县程世鹏刻《石堂先生遗集》爲底本,酌校《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五五《石堂集》(简称四库本)。底本明显错字,径改。

诗词推荐

拄杖凌高绝。望千山隐隐,波澜动摇天末。下有白云平远壑,涌起潮头喷雪。浸绝岛、孤峰出没。赤县神州何处是,但风烟、杳杳迷空阔。呼不见,古人物。碧松枝下青瑶石。举头看、长空湛湛,淡琉璃色。上界星辰多官府,夸父忙鞭日月。任兔走、乌飞超忽。宇宙茫茫如许大,百年间、何

把酒挽芳时。醉袖淋漓。多情楚客为秋悲。未抵香飘红褪也,独绕空枝。天女宝刀迟。露染风披。翠云叠叠拥铢衣。知道筠溪春寂寞,来慰相思。

陋巷箪瓢世所传,予何人则耻萧然。既知富贵须由命,难把升沉更问天。静默有功成野性,骞骧无路学时贤。纷华出入金门者,应笑溪翁治石田。

亭上芳樽惜别人,亭前斜日欲归轮。伤心定是丹枫树,拂面空来紫陌尘。岁月暗惊山色古,愁情长与草芽新。何时此地回飞盖,寂寞栏干又一春。

退居江水,郁起丹陵。礼物还旧,朝章中兴。龙图友及,骏命恭膺。鸣球香瓒,大糦是承。

溪上清涟树老苍,行穿溪树踏青阳。溪深树密无人处,只有幽花度水香。

初如春笋露织妖,拆似式莲白羽摇。亭下吟翁步明月,玉人虚度可娄膏。

金鳞玉角照人寒,何事清时此蛰蟠。甘泽不辞膏品物,奚惭济济舜朝官。

绿珠楼下堪惆怅,宋玉墙头又别离。

百岁老翁不种田,惟知曝背乐残年。有时扪虱独搔首,目送归鸿篱下眠。

照眼石榴裙褶红,回头浪蕊随春空。春归湓浦风尘外,诗到淮南烟雨中。护田将绿一水同,造化夺巧非天公。锦囊不尽思无穷,我欲从之歌元丰。

钟陵风雪夜将深,坐对寒江独苦吟。流落天涯谁见问,少卿应识子卿心。

放溜出江口,回瞻松栝深。不知舟中月,更引湖间心。

欲望中原双目断,听谈往事几心酸。百年故家好人物,尘沙流落太无端。

不见陵阳喻化成,令人西望愈伤神。近闻养素多栽药,耕破青山十里春。

公与梅溪生共州,一编默受似留侯。冰霜岁晚仝清节,泾渭胸中肯混流。皎日当空峨豸角,支天一柱属龙头。时清尽可巢由我,身键犹看师宰周。

是身本虚妄,觅主了无得。谁知日且间,颠到由六贼。茫茫前后际,生灭在空色。贼去主人归,浑家不相识。

温室欢初就,兰交托胜因。共听无漏法,兼濯有为尘。水洁三空性,香沾四大身。清心多善友,颂德慰同人。

夙托弥甥列,常怀范叔寒。门阑多厚盼,樽俎有余欢。衣笥袍犹恋,书邮墨未干。官身羁执紼,清泪为君弹。

社雨衬晴,烟光暖、吴山滴翠。望绛阙、祥云亏蔽,粉垣千雉。万柳低垂春似酒,微风不动天如醉。遍万井、嬉嬉画图中,欢声里。嗟倦客,道傍李。看人事,槐根蚁。立苍茫俯仰,漫悲身世。靖节依然求县令,元龙老去空豪气。便乘兴、一叶泛沧浪,吾归矣。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