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游覆釜山道士观因登玄元庙

冥搜过物表,洞府次溪傍。
已入瀛洲远,谁言仙路长。
孤烟出深竹,道侣正焚香。
鸣磬爱山静,步虚宜夜凉。
仍同象帝庙,更上紫霞冈。
霁月悬琪树,明星映碧堂。
倾思丹灶术,愿采玉芝芳。
傥把浮丘袂,乘云别旧乡。

作品评述

夕游覆釜山道士观因登玄元庙

冥搜过物表,洞府次溪傍。
已入瀛洲远,谁言仙路长。
孤烟出深竹,道侣正焚香。
鸣磬爱山静,步虚宜夜凉。

仍同象帝庙,更上紫霞冈。
霁月悬琪树,明星映碧堂。
倾思丹灶术,愿采玉芝芳。
傥把浮丘袂,乘云别旧乡。

中文译文:
夕阳下游历覆釜山道士观因登玄元庙
在冥冥中搜寻过物表,洞府就在溪边。
已经进入了遥远的瀛洲,谁说仙路漫长。
孤烟从深竹中升起,道侣正在焚香。
鸣磬钟声爱山静,步虚宜在夜凉中。

仍然与象帝庙相伴,更上紫霞冈。
明亮的月光悬挂在琪树上,明星映照着碧堂。
倾心思考丹灶术,愿意采摘玉芝芳。
只愿把浮丘的袖子拂起,乘云离开旧乡。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道士在夕阳下游历覆釜山道士观,并登上了玄元庙的情景。诗人通过描写道士的修行和仙境之旅,表达了对仙道的向往和追求。

诗中的冥搜过物表、洞府次溪傍,揭示了道士修行的艰辛和奇妙。瀛洲和仙路的提及,暗示了道士已经进入了仙境,但仙路的长短却无人知晓。

孤烟出深竹、道侣正焚香,展现了道士修行的孤独和虔诚。鸣磬爱山静、步虚宜夜凉,表达了道士对山静和夜凉的喜爱,以及修行的恬静之境。

仍同象帝庙、更上紫霞冈,道士与神明相伴,继续向更高的境界迈进。霁月悬琪树、明星映碧堂,描绘了仙境的美丽景色,以及道士与神明相会的场景。

倾思丹灶术、愿采玉芝芳,表达了道士对丹灶术和仙草的向往和追求。傥把浮丘袂、乘云别旧乡,诗人表达了道士离开旧乡,乘云而去的决心和追求。

整首诗以清新的笔触描绘了道士的修行之旅,展现了对仙道的向往和追求。通过描绘仙境的美丽景色和道士的修行状态,诗人表达了对仙境和仙道的向往,以及对修行之路的坚持和追求。

作者介绍

钱起,字仲文,吴兴人。天宝十载登进士第,官祕书省校书郎,终尚书考功郎中。大历中,与韩翃、李端辈号十才子。诗格新奇,理致清赡。集十三卷,今编诗四卷。 钱起字仲文,吴兴人。天宝十载李巨榜及第。大历中,与韩翃、李端辈号十才子。补诗一首。

诗词推荐

孤帆度绿氛,寒浦落红曛。江树朝来出,吴歌夜渐闻。南溟接潮水,北斗近乡云。行役从兹去,归情入雁群。

元日甘泉会,衣冠拜冕旒。图书一四海,玉帛万诸侯。

红尘半世仅绯衫,白首官曹两换衔。羞见淮乡隐君子,紫芝黄独老嵌岩。

误饮覃怀酒,谁知滞去程。朝昏太行色,坐卧沁河声。白道穿秦甸,严鼙似戍城。邻鸡莫相促,游子自晨征。

马风子,因遇弃荣华。乞觅残馀为活计,真清真净做生涯。烹炼白朱砂。人莫笑。一志实堪夸。大道朝闻甘夕死,水清玉洁绝纤瑕。不敢辱师

事无巨细,人有得失。得之小心,失之费力。

仙家日月本长闲,送腊迎春亦偶然。翠管银罂传故事,金花彩胜作新年。

春睡起。金鸭暖消沈水。笑比梅花鸾鉴里。嗅香还嚼蕊。琼户倚来重倚。又见夕阳西坠。门外马嘶郎且至。失惊心暗喜。

郡斋偶休沐,驱车出西城。依依山水佳,萧萧松柏声。雪余春意动,新绿生坳泓。行行到青林,老眼增双明。主人喜客来,倒屣欣逢迎。幽居迹甚遐,健笔主寺方。回首几年别,千里摇心旌。相见又睽隔,此意犹未平。不如造斋合,四座酒重倾。风流陶鼓泽,肮脏阮步兵。看剑引三尺,论文

碧树如烟覆晚波,清秋欲尽客重过。故园亦有如烟树,鸿雁不来风雨多。

白雪楼中一望乡,青山蔟蔟水茫茫。朝来渡口逢京使,说道烟尘近洛阳。

小窗香雾笼葱,砚寒金井频呵冻。老坡仙去,新声犹寄,绿毛么凤。瘦脸盈盈,不禁__,雪浓霜重。赖墨池佳致。草成玄白,聊以此、当清供。长记月明曾共。捻虬髯、几番孤耸。春风一点,著公翠袖,撩人清梦。逋尔何如,西湖惯见,影斜芗动。要岁寒得友,岂容无竹,倩谁添种。

绕旋曾不费跻攀,累土为基耸髻鬟。恰似洞庭湖上望,烂银槃里封君山。

海涛痕满旧征衣,长忆初程宿翠微。竹里桥鸣知马过,塔中灯露见鸿飞。眉毫别后应盈尺,岩木居来定几围。他日愿师容一榻,煎茶扫地学忘机。

风雨盲程不少宽,告焉藐藐似殷顽。苦於风月佳时竞,甘向云霓望处悭。天角自从盈里缺,人心正要用时閒,浩然此乐无时极,应笑徽之兴尽还。

谁把杭州曲子讴,荷花十里桂三秋。那知卉木无情物,牵动长江万里愁。

无月无灯寒食夜,夜深犹立暗花前。忽因时节惊年几,四十如今欠一年。

昨朝问竹城西去,今日看山湖来来。酌醪数斗且尽醉,好景百年能几回?野草散光摇翠浪,风花移色闪苍苔。飞流最是东南急,乘兴无辞杖履陪。

马蹏车辙前门外,江声山色后堂背。左手持盘右把杯,家人怪问翁何在。小阁峥嵘负后堂,图书左右翁中央。一尘不容犯眼界,万象无计逃诗囊。蚤作从渠醉名利,夜卧从渠梦朝市。一咏之余更一觞,翁兮醉梦华胥氏。

斮骨刳心操凛然,盘根厚地老逾坚。八千椿木应同寿,十五尧蓂莫纪年。辱井已荒伤故国,琼枝无复盗春权。六朝陈迹空馀此,阅世真成叹逝川。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