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渊明韵赠耕道

游从无俗调,我辈钟此情。
高谈傲羲黄,岂复念功名。
嗟哉夸夺子,役役劳其生。
得失动中怀,宠辱多自惊。
形化心亦尔,阖棺竟无成。

作品评述

《和渊明韵赠耕道》是宋代诗人郭印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游从无俗调,
我辈钟此情。
高谈傲羲黄,
岂复念功名。
嗟哉夸夺子,
役役劳其生。
得失动中怀,
宠辱多自惊。
形化心亦尔,
阖棺竟无成。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郭印对于追求真正的内心情感和意义的思考和感慨。诗中提到了远离世俗的调调,表达了诗人对于追求内心真实情感的追求和钟爱。他高谈傲视羲和黄帝这些古代圣贤,不再念念功名利禄。然而,诗人对于那些过度夸夺的人深感叹息,他们为了追求名利而辛劳一生。得失之间的变动使人心情起伏,名利的宠辱让人自我惊讶。最终,诗人认识到,形体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逝,而内心的追求和意义才是最重要的。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世俗和内心追求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真正的情感和意义的追求。诗人郭印表达了对于功名利禄的超越,他认为追求内心真实情感和意义比追求名利更为重要。诗中运用了对古代圣贤羲和黄的崇拜,展示了诗人对于高尚价值观的追求。诗人对于那些过度夸夺的人的叹息,体现了他对于功利主义的反思和批判。最后,诗人以形体的消逝来强调内心的追求和意义的重要性。整首诗词意境清新,语言简洁明快,通过对比和反思,引发读者对于个人追求和人生意义的思考。

作者介绍

郭印,字不详,史籍无传。据本集诗篇知其晚号亦乐居士,成都(今属四川)人。二十岁入太学肄业。徽宗政和五年(一一一五)进士。歷摄铜梁县,知仁寿县,州府管库,学校教官,亦任过短期朝官。积阶至左请大夫(《文定集》卷一五《与陈枢密书》)。官终知州(《宋元学案补遗》卷四)。一生活动主要在蜀地。高宗绍兴四年(一一三四)前后即在故乡云溪营别业,后即退老于此,年八十尚存世。所着《云溪集》,不见宋人着录,且于明代失传。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十二卷。 郭印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虎锡高腾上虎岩,虎岩老虎气耽耽。袖藏济北爷儿手,不捋其须心不甘。

在昔皇天倾,覆卵无完理。兄不即殉身,感奋良有以。 摩挲双匕首,一夕再三起。千钧重一发,恐复忧天只。荏苒岁月间,隐痛入骨髓。未戡仇人胸,抱疾忽焉死。尸床目不瞑,不继非人子。尚有娥亲在,李寿汝莫喜。

琪花风乱欲成团,度岭人言路已漫。我斥征夫第前迈,山翁不畏雪霜寒。

孤云独鹤共悠悠,万卷经书一叶舟,楚地巢城民舍少,烟村社树鹭湖秋。蒿莱织妾晨炊黍,隅落耕童夕放牛。年少不应辞苦节,诸生若遇亦封侯。

华原磬,华原磬,古人不听今人听。泗滨石,泗滨石,今人不击古人击。今人古人何不同,用之舍之由乐工。乐工虽在耳如壁,不分清浊即为聋。梨园弟子调律吕,知有新声不如古。古称浮磬出泗滨,立辨致死声感人。宫悬一听华原石,君心遂忘封疆臣。果然胡寇从燕起,武臣少肯封疆死。

公尝有净名之诗曰:殷勤雇景物,为尔老南徐。考乎此篇,则出无晴雨之待,观无阴霁之殊。昼呼竹舆,暮咏归涂。既不舍于斯须,共必迩于海岳之故庐。如曰易砚山之宝储,登楼平章,维王及苏,自西徂乐,乃犹奠居。此所谓舍其旧而新是图,予固因以验予记与跋之皆不诬也。

禁火晓未暖,蹈青昏恰皈。何堪一原雪,将冷入春衣。

萧飒清风至,悠然发思端。入林翻别叶,绕树败红兰。晓拂轻霜度,宵分远籁攒。稍依帘隙静,遍觉座隅寒。乍逐惊蓬振,偏催急漏残。遥知洞庭水,此夕起波澜。

恰好被人借去了,莫言邻舍不通容。团圞无缝难安笔,只抹烟云一两重。

北崦千梢竹,东轩八尺床。遍行欣老健,熟睡领新凉。海石陈书几,陶诗贮药囊。时时一到眼,亦足傲羲皇。

青史编名在箧中,故林遗庙揖仁风。还将文字如颜色,暂下蒲车为鲁公。

蓂飞八叶书云后。此日孙枝秀。爱他风味似吾人。都是笔头能篆、又能文。青青两鬓年方壮。儿女俱成长。要添福寿与荣华。教取一庭兰玉、共成家。

门掩荒寒僧未归,萧萧庭菊两三枝。行人到此无肠断,问尔黄花知不知。

藤枝既老解纵横,禅老因何解道情。识取个中无把捉,眼前瓦砾是瑶琼。

公余槐柳转斜日,吏散鸟雀来空庭。康成书带可人意,坐见茸茸相对青。

尽日吟诗坐忍饥,万人中觅似君稀。僮眠冷榻朝犹卧。驴放秋田夜不归。傍暖旋收红落叶,觉寒犹著旧生衣。曲江池畔时时到,为爱鸬鹚雨后飞。

秦虢风流本一家,丰枝稼叶映双花。欲分妍丑都无处,夹道游人空叹嗟。朱帧玉勒控飞龙,笑语喧哗步骤同。驰入九重人不见,金细翠羽落泥中。

平明敞帝居,霰雪下凌虚。写月含珠缀,从风薄绮疏。年惊花絮早,春夜管弦初。已属云天外,欣承霈泽馀。

泾溪石险人竞惧,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沈沦。

颇厌低头看文字,似曾有约到南山。稍回妍暖日自喜,扫尽积阴天解颜。便合与君联骑出,更谁如我两人闲。相逢莫作伤时状,且趁春光竞往还。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