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钱之道游虎丘二首

轻云细雨放花时,才过清明已夹衣。
拚得酒时教尽醉,可题诗处莫空归。
丁宁莺语机关巧,轻薄杨花气力微。
阊阖晚来行客尽,稚乌相趁入城飞。

作品评述

《和钱之道游虎丘二首》是宋代李廌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描绘春日游览虎丘的景色和情境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感受和内心情感。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第一首:
轻云细雨放花时,
才过清明已夹衣。
拚得酒时教尽醉,
可题诗处莫空归。

第二首:
丁宁莺语机关巧,
轻薄杨花气力微。
阊阖晚来行客尽,
稚乌相趁入城飞。

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春日的景色和氛围。诗中的“轻云细雨”描绘了飘渺的云雾和细密的雨丝,给人以柔和的感觉。在这样的天气里,“放花时”意味着春天的花朵盛开,景色美丽。诗人在清明节过后的时候游览虎丘,已经是初夏时节,但天气仍然寒凉,需要穿上夹衣。这一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季节变迁的观察和感慨,也暗含了时光的流转和生命的短暂。

诗的下半部分转入诗人与友人相聚的场面。诗人与朋友畅饮美酒,尽情欢乐,希望能够在留下诗篇的地方,永远留下自己的足迹,不愿空手而归。这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和欢乐时光的珍视,以及对作品长存的渴望。

第二首诗从虎丘景区的环境描写入手,描绘了虎丘的静谧与美丽。诗中的“丁宁莺语”形容莺鸟的鸣叫声轻柔而婉转,给人以宁静的感觉。机关巧妙地创造出了一种如诗如画的氛围。与此同时,轻薄的杨花随风飘扬,但它的力量微弱,给人一种脆弱的印象。这种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微小事物的关注。

诗的最后两句描述了城门的阊阖,晚上行人渐少,只有一群稚乌趁机飞入城内。这里的稚乌,既是对乌鸦的描写,也可象征年轻的心灵和活力。它们在夜幕降临之际,勇敢地飞入城市,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整首诗以自然景物的描写和人物情感的表达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感受,以及对友情、欢乐和生命的思考。透过这些描写,读者可以感受到春日的美丽、友情的真挚以及生命的短暂和变化。诗词中融入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读者在欣赏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情感共鸣,引发对生命、友情和自然的深思。

作者介绍

李廌(一○五九~一一○九),字方叔,号太华逸民(宋周紫芝《太仓稊米集》卷六六《书月巖集后》)、济南先生(宋谢采伯《密斋笔记》卷三),祖先由郓州迁华州,遂爲华州(今陕西华县)人。早年以文章受知苏轼。哲宗元祐三年(一○八八),苏轼知贡举,得试卷以爲廌作,置之首选,而是科廌竟下第,所以轼有“平生漫说古战场,过眼还迷日五色”(《送李方叔下第》)之叹。后再举亦失利,遂绝意仕进,定居长社。徽宗大观三年卒,年五十一。有《济南集》(一名《月巖集》)二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八卷,其中诗四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李廌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近人李之鼎宜秋馆《宋人集》丙编本(简称宜秋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公与汝阳守,人间孝友稀。脊令鸣夜雨,常棣倚春晖。粉省双飞入,泉台相与归。哀笳宛丘道,衰涕不胜挥。

酒阑欹枕新凉夜。断尽人肠也。西风吹起许多愁。不道沉腰潘鬓、不禁秋。如今病也无人管。真个难消遣。东邻一笑直千金。争奈茂陵情分、在文君。

江南江北八九月,葭芦伐尽洲渚阔。欲下未下风悠扬,影落寒潭三两行。天涯是处有菰米,如何偏爱来潇湘?

采菱拾翠,算似此佳名,阿谁消得。采菱拾翠,称使君知客。千金买、采菱拾翠,更罗裙、满把珍珠结。采菱拾翠,正髻鬟初合。真个、采菱拾翠,但深怜轻拍,一双手、采菱拾翠,绣衾下、抱著俱香滑。采菱拾翠,待到京寻觅。

於穆文王,顺帝之则。身蒙大难,小心翼翼。三分有二,以服事殷。可谓至德,万邦仪刑。

握手一相送,心悲安可论。秋风正萧索,客散孟尝门。故驿通槐里,长亭下槿原。征西旧旌节,从此向河源。

只言英石冠南中,未识真阳一两峰。遮莫坡陀将不去,将诗描取小玲珑。

避寒来热稻梁肥,水远山长结伴稀。已是江湖远行客,双双犹是同南飞。

潇洒五湖仙。踏遍尘寰。吟哦长忆两松闲。邂逅天涯还一笑,璧合珠连。风采照衰残。妙语冷然。妓围香暖簇金蝉。端为故人情未减,醉玉颓山。

名遂功成累复轻,鲈鱼因起旧乡情。履声初下金华省,帆影看离石首城。化剑津头寻故老,同亭会上问仙卿。冥鸿高举真难事,相送何须泪满缨。

凭亭献地豹言非,秦间谦颇又不疑。四十万兵降死后,浑轮括母一先知。

可能吸露更餐风,一悟悬知了万空。何似老夫酒肉汉,死时合眼闭棺中。

我生八月十五夜,清浅斜河浸月华。雇兔捣残千岁药,牵牛引动半天槎。自抛蓬海传方处,曾过成都卖卜家。今日相逢圆昨梦,一杯松下醉流霞。

新安老子放穷山,屋婺仙人古柏间。今日吾侪随利禄,高风千里断跻攀。天寒日短双轮去,海阔波深万艇还。上彻浮图须自力,有为何地不曾颜。

支公身欲老,长在沃州多。慧力堪传教,禅功久伏魔。山云随坐夏,江草伴头陀。借问回心后,贤愚去几何。

昔时亦云雨,今时亦云雨。自是荒淫多,梦得巫山女。从来圣明君,可听妖魅语。只今峰上云,徒自生容与。

长年耕凿东皋阿,结得草轩如草蓑。栖身仅足蔽风雨,抱膝犹能发咏歌。窗外鸠鸣花雾重,门前犊卧柳阴多。嗟予久作京华客,未得归田奈尔何。

苦寒不解岁峥嵘,病守兀坐忧疲氓。天风谁遣撼斗柄,便觉春色来江城。北山赛庙见残雪,东津送客闻新莺。衣裘渐减体殊健,帘幕乍卷眼为明。今朝天气更佳绝,淡日微漏云徐行。我移胡床坐庭下,幅巾半脱筇枝横。散关旌旗扫昨梦,少城丝竹真前生。数株桃杏亦漫种,未去与汝聊逢迎。

饱丛林,没量汉,法战当先,清机历掌。假饶千佛出头,也下一槌定当。

六老皤然鬓似霜,纵心年至又非狂。园池共避何妨胜,樽俎相欢未始忙。杖履烂游千载运,衣巾浓惹万花香。过从见率添成七,况复秋来亦渐凉。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