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表之清阴亭作

西山朝来多爽气,露沐风梳发新翠。
泄云无力占山腰,初日分光上山背。
远山苍茫近山紫,四面钟鱼谈佛事,人间那得山为城,玉京联绵互相似。
先生结庐待三顾,道合宁论入宫妒。
肯为闽山得得来,蜡屐深寻九霄路。
诗成逸兴横太清,平明更作支提行。
会须佳处吞八九,归去与君增眼明。

作品评述

《和表之清阴亭作》是宋代李弥逊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清晨时分西山的美景,展示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山水的感悟。

译文:
清晨的阳光照射在西山,清爽的气息扑面而来,
露水洗净了山风梳理的树发,使其呈现新翠的颜色。
朝霞弥漫山腰,云彩逐渐散开,初升的太阳洒下斑斓的光芒,
远处的山峰苍茫,近处的山峰呈现紫色。
四面传来钟声,似乎在谈论佛事,
人世间无法与山峰相媲美,山峰连绵如玉京。
先生在这里修建了小屋,等待着三次拜访,
道义相合,不论是否进入宫中引起嫉妒。
愿意为闽山的美景而努力,穿过九霄寻找通往蓝天的路。
诗词完成后,心情欢畅,横笔写下了《太清行》,
在清晨更多地欣赏美景,走到最美的地方,
归去与你一同分享增添明亮的眼睛。

赏析:
这首诗词以清晨的西山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对山水的赞美。诗中以清新、爽朗的语言描绘了清晨的景色,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山间,感受到清风、晨露和初升的阳光。作者通过对山色的描绘,表达了自然山水的壮美和山中的宁静祥和。山峰苍茫、钟鱼谈佛,表达了作者对山水的敬仰和对佛教文化的尊重。诗中还表达了作者对山水与世俗之间的对比,以及对清晨美景的欣赏和追求。最后,诗人以自己的情感和对美景的感慨,表达了与读者分享和增进眼界的愿望。

整首诗词既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山水的喜爱和对清晨美景的赞美,也蕴含了对精神境界的追求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通过描绘山水景色,诗人展示了自然界的壮美和宁静,同时也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首诗词以其清新自然的语言和深入的意境,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启示。

作者介绍

李弥逊(一○八九~一一五三),字似之,号筠溪居士,又号普现居士,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徽宗大观三年(一一○九)进士,调单州司户。政和四年(一一一四)除国朝会要所检阅文字。八年,擢起居郎,因上封事剀切,贬知卢山县。宣和七年(一一二五),知冀州。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召爲卫尉少卿,出知端州。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除淮南路转运副使。绍兴二年(一一三二),知饶州。五年,知吉州。七年,迁起居郎,试中书舍人。八年,试户部侍郎。九年,因反对议和忤秦桧,出知漳州。十年奉祠,归隐福建连江西山。二十三年卒。有《筠溪集》二十四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又《甘露集》(《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八),已佚。《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李弥逊诗,以丁氏八千卷楼藏李鹿山原藏《竹谿先生文集》爲底本(藏南京图书馆)。参校朱彝尊藏明钞本(简称明本,藏上海图书馆)、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筠溪集》(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层楼杰阁耸朱栏,楼下行人自往还。但见彩云横木未,不知身在翠微间。

故国不是阻天涯,花木光中见独归。蜃水鄞江人莫问,月分春浪冷依依。

夜窗连晓枕,城郭与山林。旱苦七八月,雨欣三日霖。殊胜建武谷,更愈栎阳金。斗食端可直,胡为久滞淫。

提壶唤新春,病客春思搅。茶瓯曲肱罢。联屐事幽讨。叩门探繁香,翠蔓花尚少。却携二三子,深行出飞鸟。羊肠走鸣泉,凤尾摇寒篠。俯窥万蟛烟,筇声响林杪。汤休真解事,煮饼禅坊悄。杯盘坐晚涧,落业风自扫。眼明玉华阴,桃枝露红小。更倾樽中馀,邀月下云表。澄江静可鉴,合嶂

自入西州院,唯见东川城。今夜城头月,非暗又非明。文案床席满,卷舒赃罪名。惨凄且烦倦,弃之阶下行。怅望天回转,动摇万里情。参辰次第出,牛女颠倒倾。况此风中柳,枝条千万茎。到来篱下笋,亦已长短生。感怆正多绪,鸦鸦相唤惊。墙上杜鹃鸟,又作思归鸣。以彼撩乱思,吟为

日初长。正园林换叶,瓜李飘香。帘外雨过,送一霎微凉。萍芜迳,曲凝珠颗,衬汀沙、细簇蜂房。被晚风轻颭,圆荷翻水,泼觉鸳鸯。此景最难忘。趁芳樽泛蚁,筠簟铺湘。兰舟棹稳,倚何处垂杨。岂能文字成狂饮,更红裙、闲也何妨。任醉归明月,虾须帘筛,几线馀霜。

我昔柴门宜乐只,田园远近亦康哉。花摇笠顶唱歌去,草塞瓶头沽酒来。白叟披衣论甲子,青禽哺乳占莓苔。岂期一日胡尘起,南北东山俱可哀。

至德春山紫翠堆,楚东征吏又重来。是中正好觅佳句,扪腹自怜无此才。

谗言自昔架空虚,薏苡非珠偶似珠。半夜庭中金屑满,老夫明日费分疏。

十五日已前取不得,十五日已后舍不得。正当十五日,取即是,舍即是。问汝问余都不会,可怜只解那斯祁。

杏火无烟烧断肠。织成春恨切,柳丝长。当时谁是种花郎。却不教,柳近杏花傍。柳道不须忙。春深须是有,絮飞扬。等闲扑着杏腮香。恁时节,选甚隔池塘。

吴江应已落丹枫,况说枫桥半夜钟。想见归心成日日,暮云如我忆江东。

山馆悠悠倚峻陂,别来应是两年过。鹿麋昔日游偏好,风雨他乡梦更多。松下小轩闲雨菊,月中荒径掩云萝。归来若待头颅白,其奈岩花笑客何。

烟叶葱茏苍麈尾,霜皮驳落紫龙鳞。欲知松老看尘壁,死却题诗几许人。

凤鸟才看刷羽仪,胡为遽报哲人萎。可怜如晦遄归日,不及唐朝既效时。善类固知难着脚,小人未可便扬眉。老天欲寿斯文脉,后死当为继绝思。

三载卧山城,闲知节物情。莺多过春语,蝉不待秋鸣。气嗽因寒发,风痰欲雨生。病身无所用,唯解卜阴晴。

万家大县旧留都,一派中江入太湖。缩项鱼肥人鱠玉,长腰米贵客量珠。府分南北寒芜合,桥直东西夜市无。却是旗亭浮蚁美,杖头能费几青蚨。

老怀易感泪汍澜,尘世分明一梦间。精爽乘鸾云外去,空留玉骨葬青山。

飘洒三冬暮,苍茫一气凝。寒威斗自壮,空色晓逾澄。狂走寻冈兔,饥呼失树鹰。年来交态浅,有兴即谁乘。

雁峰之水蒸若湘,虎城之水贡若章。双水朝宗气浩浩,诸生读书声琅琅。葛溪支派小双水,冯君领会水之理。东西决流二本非,左右逢原两端是。开窗观澜参浴沂,涵泳无往非圣涯。水哉水哉不尽意,归欤归欤有余师。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