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仙山

芒屩支藤上翠微,长松影里叩柴扉。
石坛丹灶苍苔冷,天阔风高鹤不归。

作品评述

中文译文:

梅仙山,芒屩支藤上翠微,
长松影里叩柴扉。
石坛丹灶苍苔冷,
天阔风高鹤不归。

诗意:

这首诗以梅仙山为背景,描绘了山中冷寂的景象。诗人描述了一个荒凉的山区,山上梅花仅有零星的绿叶,在长松的阴影下,有人来敲打冷冷的柴门。诗中还描绘了石坛和丹灶上长满了苍苔,寓示着岁月流转,风雨侵蚀,昔日的繁荣已成往事。天空广阔,风吹得很高,但是曾经归来的鹤儿却再也没有出现。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荒凉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岁月变迁的感慨。芒屩是一种青苔,芒屩支藤上翠微,可以理解为梅花仅有零星的绿叶,暗示着山中的寥寥无几。长松影里叩柴扉,山中有人来敲打冷冷的柴门,表示山中的人烟稀少,荒凉寂寞。石坛丹灶苍苔冷,暗示着石坛和丹灶已经废弃,上面长满了青苔,寓意岁月流转,物是人非。天阔风高鹤不归,表达了曾经到过这里的鹤儿再也没有回来,如果把鹤看作自由自在的灵魂,那么诗人也暗示了人们已经离开了这个地方,生活已经荒芜。

整首诗以荒凉景象营造出一种深沉的悲凉和离愁别绪,传达出时光流转、岁月更迭的主题。诗人通过描写山中凄寂的景象,抒发了他对时光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这首诗把大自然的景象与人生的感叹相结合,通过形象生动的描写给人以深思。

诗词推荐

修径转岩阿,危亭临木杪。清明江练直,紫翠山屏绕。林蛮献厅秀,图画极天巧。松杉韵轻风,笙箫奏云表。心知游鱼乐,目送飞鸿杳。浮生黄粱梦,幻事何时了。惟应观胜妙,坐可清纷扰。岂须登泰山,閒看诸峰小。

怪来齿发日凋疏,坐阅春秋六十馀。鬓雪难消休把镜,眼花易发废观书。身边赖有三田实,世上须知一梦虚。只办此心赢造化,浮沤起灭不关渠。

时序催人易白头,端阳怀古客添愁。朱符不写湘累恨,角黍难包楚国羞。记节何妨斟蚁酒,夺标无复见龙舟。高歌思远楼前路,掩雨珠帘今在不。

风窗有竹相敲,地炉无叶可烧。乱书翻覆未了,一灯明灭频挑。

折阑难寄远,渺汀蒲,烟思共依依。甚檐花听断,骚章歌罢,此意谁知。满眼孤村流水,肠断去年时。过了端阳日,重问归期。同是天涯羁旅,叹湘灵鼓瑟,笑我全非。九江风雨外,有客淡忘归。正目渺、骞情愁予,又吴潮、吹上竹枝词。西窗夜,待剪灯深坐,却话相思。

断续悲笳起丽谯,冥冥晚色四山椒。隔江人散虚分米,十里津喧蜑趁潮。夕照含山心悄怆,西风动地鬓飘萧。低头自笑微官缚,东望沧溟归路遥。

百里行春返,清流逸兴多。鹢舟随雁泊,江火共星罗。已救田家旱,仍医俗化讹。文章推后辈,风雅激颓波。高岸迷陵谷,新声满棹歌。犹怜不才子,白首未登科。

璚树摇岑掠眼新,鲜飙时复飏珠尘。此中自是蓬莱阙,何处更寻姑射人。

汴上相从又几星,尚淹符竹守临泾。不须怪我头添白,且喜逢君眼暂青。旧任再游空寂寞,同年屈数半凋零。何当展尽平边策,图使秦民得敉宁。

岁落众芳歇,时当大火流。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

曾和秋雨驱愁入,却向春风领恨回。深谢灞陵堤畔柳,与人头上拂尘埃。

莫言行路难,夷狄如中国。谓言骨肉亲,中门如异域。出处全在人,路亦无通塞。门前两条辙,何处去不得。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谷口 一作:溪上)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三秋开爽气,七月降元精。致主钧枢遍,尊贤衮钺轻。显庸归社稷,阴相在神明。漳水流无竭,年年伴寿觥。

东门人物乱如麻,想见新鞯照路华。午鼓已传三刻漏,从官初赐一杯茶。匆匆殿下催分首,扰扰宫前听卖花。归去莫言天上事,但知呼客饮流霞。

远国通王化,儒林得使臣。六君成典册,万里奉丝纶。云水连孤棹,恩私在一身。悠悠龙节去,渺渺蜃楼新。望里行还暮,波中岁又春。昏明看日御,灵怪问舟人。城邑分华夏,衣裳拟缙绅。他时礼命毕,归路勿迷津。

先志承颜善养亲,束装骑马试为臣。酒肠天予浑无敌,诗律家传便出人。拥鼻高吟方自得,折腰奔走渐劳神。归来一笑须勤取,花发陈吴二月春。

扫雪开幽径,端居望故人。犹残腊月酒,更值早梅春。几日东城陌,何时曲水滨。闻闲且共赏,莫待绣衣新。

石楼千丈锁山南,青壁盘桓下有岩。知是何年隐君子,清名留得在烟岚。

洞门生异竹,冉冉接同亭。石迸狂鞭怒,霜封密叶青。实应容凤食,杖欲变龙形。逋客归何日,岩阿已勒铭。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