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李颀的《放歌行答从弟墨卿》
拼音和注音
bié lí duǎn jǐng hé xiāo suǒ , jiā jù xiāng sī néng jiàn zuò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相思:(动)彼此思念。多指男女间因爱慕而引起思念。
别离:(动)分离;告别离去:~滋味。
萧索:冷落衰颓的样子:荒村~。~的晚秋景象。
佳句:指诗文中精彩的语句或美妙的诗文。
间作:为了充分利用土地,在一作物生育期间,于该作物行株间栽培另一种或多种作物的方式。
李颀
李颀(690-751),汉族,东川(今四川三台)人(有争议),唐代诗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原诗
小来好文耻学武,世上功名不解取。虽沾寸禄已后时,徒欲出身事明主。柏梁赋诗不及宴,长楸走马谁相数。
敛迹俯眉心自甘,高歌击节声半苦。由是蹉跎一老夫,
养鸡牧豕东城隅。空歌汉代萧相国,肯事霍家冯子都。
徒尔当年声籍籍,滥作词林两京客。故人斗酒安陵桥,
黄鸟春风洛阳陌。吾家令弟才不羁,五言破的人共推。
兴来逸气如涛涌,千里长江归海时。别离短景何萧索,
佳句相思能间作。举头遥望鲁阳山,木叶纷纷向人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