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制薜萝招隐士,欲芟荒秽续离骚。

出自明代邓云霄的《和吴允兆秋草诗十二首(其十一)》

出自明邓云霄的《和吴允兆秋草诗十二首(其十一)》

拼音和注音

hǎo zhì bì luó zhāo yǐn shì , yù shān huāng huì xù lí sāo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离骚:战国时楚国屈原的抒情长诗。作品表达了关心国家命运、要求改革政治的进步理想,倾诉了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和忧愁,表现了对保守势力毫不妥协的斗争精神,塑造了诗人自己的忧国忧民、忠贞不渝的艺术形象。作品采用比喻夸张的手法,穿插大量神话,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色彩。

隐士:1.隐居山野不愿做官的人:天下无隐士,无遗善。2.善于说隐语的人:平公(晋平公)召隐士十二人。

薜萝:1.薜荔和女萝。两者皆野生植物,常攀缘于山野林木或屋壁之上。《楚辞·九歌·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王逸注:“女萝,兔丝也。言山鬼仿佛若人,见於山之阿,被薜荔之衣,以兔丝为带也。”后借以指隐者或高士的衣服。《南齐书·高逸传·宗测》:“量腹而进松朮,度形而衣薜萝。”唐张乔《送陆处士》诗:“若向仙巖住,还应著薜萝。”2.还借指隐者或高士的住所。南朝梁吴均《与顾章书》:“僕去月谢病,还觅薜萝。”唐韩偓《雪中过重湖信笔偶题》诗:“道方时险拟如何,謫去甘心隐薜萝。”清黄遵宪《岁暮怀人诗》之二:“十年冷署付蹉跎,归去空山卧薜萝。”

邓云霄

不详


原诗

掩卷幽窗秋气高,无端心绪折残蒿。

徒伤飒飒摇书带,宁复霏霏乱客袍。

好制薜萝招隐士,欲芟荒秽续离骚。

茅斋寄在层岩畔,木落空山猿夜号。

诗词推荐

竟日雨冥冥,双崖洗更青。水花寒落岸,山鸟暮过庭。暖老须燕玉,充饥忆楚萍。胡笳在楼上,哀怨不堪听。白狗斜临北,黄牛更在东。峡云常照夜,江月会兼风。晒药安垂老,应门试小童。亦知行不逮,苦恨耳多聋。

嘉树萧森六月凉,上有凌霄百尺长。秋风莫剪青青叶,留取清阴覆草堂。

此身那复计西东,到处悠悠逐转蓬。同舍故人流落后,异乡新岁乱离中。归鸿影度千峰雪,残角声飞五夜风。惆怅水云关外路,渐看芳草思无穷。

天半秋风鸣万松,芫花半落夕阳红。寮烟暗锁仙坛古,野意深藏丹灶空。人採紫芝何处觅,我来白昼不相逢。一声箫管笑扬袂,秋色满怀诗兴浓。

绿槐云影弄黄昏,月照牢愁半掩门。一片心如千片碎,十分须有二分存。沙边黄鹄长回首,江上杜鹃空断魂。竖子溷人漫不省,红缨白马意轩轩。

一宿津亭睡不成,愁来物物是离情。月轮高挂山河影,江浪巧为风雨声。志士失涂为鬼笑,佳人泣血送君行。塞翁得马非为福,公论如天久自明。

药畦蔬垄夕阳中,带落冠欹一病翁。步蹇每妨行乐兴,眼昏几废读书功。露浓乍警云巢鹤,风劲先凋玉井桐。欲赋悲秋却休去,鬓丝已是满青铜。

颓龄知有几,谁复问行藏。散策苍林静,抛书白昼长。相呼山鸟聚,自浇涧花香。此地无车马,真成物我忘。

林阜玉参差,寒乌千万斯。直疑飞绕处,错认月明枝。

庭荒蔓草长,堂豁爽气入。悠然推枕起,聊作倚杖立。飞萤亦避雨,黏栋光熠熠。南邻输税归,小妇愁夜汲。

会握青钢剑,能衔白玉杯。虚心实腹养琼瑰。平地一声雷。唬杀三尸六贼。火里金莲开坼。自然显现个灵童。云步太虚中。

我之居,元在野,平生惯识牛羊者。今见蒲江出此图,半日不如渠是画。一犍当前转头立,一犍度浦毛犹湿。中有一苍骑以牧,{羊古}羜相随数十足。殿后两枚黄觳觫,分明如活下前坡。路转南山春草多,耳根只欠牧儿歌。

一卷真经幻作胎,人间肉眼误相猜。不教轻踏莲花去,谁识仙娥玩世来。

疾眺若幻术,常笑虱缝拘。动致磨齿牙,害止搔皮肤。纖芥何足云,有人饲于菟。

各呈见解,互逞机锋。石火莫及,电光罔通。抛下拄杖而立,不同草草。拈起拄杖便行,亦岂匆匆。

病腹难堪七碗茶,晓窗睡起日西斜。贫无隙地栽桃李,日日门前看卖花。

宠辱事多今不见,兴亡时去止堪哀。诸观今日长安道。抵暮行人犹往来。

平常行一步,却不堕平常。尽道脚长短,谁知脚短长。

江干多是钓人居,柳陌菱塘一带疏。好是日斜风定后,半江红树卖鲈鱼。

宿酒才醒又醉,春霄欲雨还晴。柳边花底听莺声。白发莫教临镜。过隙光阴易去,浮云富贵难凭。但将一笑对公卿。我是无名百姓。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