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人之汉上

旧来边塞自多尘,瘦草寒花强作春。
见说连年更悽怆,乱萤随趁鬼迷人。

作品评述

《送人之汉上》是宋代周弼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边塞为背景,描绘了边塞的草木凋零、清寒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于离别和战乱所带来的伤感和不安之情。

诗词通过描写"瘦草寒花强作春"来展现边塞地区的荒凉和寒冷。这里的草木都因恶劣的环境而变得瘦弱,但它们却勉强地迎接春天的到来,表达了生命的顽强和坚韧。

作者听说边塞已连年受到战乱的蹂躏,这使得他更加悲愁和忧虑。这里的"连年更悽怆"意味着长时间的动荡和不安,而这种不安也化作了乱萤的形象。

"乱萤随趁鬼迷人"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于乱世的担忧之情。乱萤代指战乱中漫无目的飞舞的萤火虫,它们随着人们的迷茫和迷惘而飘荡。这句诗意味深长,暗示了人们在动荡和战乱中往往容易迷失自己,陷入困惑和痛苦之中。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凄凉的语言,通过描绘边塞的景象,表达出作者对离别和战乱的悲愁之情。它展现了边塞的荒凉和寒冷,以及人们在乱世中的迷茫和困惑。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使读者能够感受到离别和战乱所带来的痛苦和不安。

作者介绍

周弼(一一九四~?),字伯弜,祖籍汶阳(今山东汶上)。文璞子。与李龏同庚同里。宁宗嘉定间进士(《江湖后集》卷一小传)。十七年(一二二四)即解官(本集卷二《甲申解官归故居有以书相问者》)。以后仍漫游东南各地,是否復官不详。卒于理宗宝祐五年(一二五七)前。生前刊有《端平集》十二卷,已佚。宝祐五年,李龏摘其古律体诗近二百首,编爲《汶阳端平诗隽》四卷。事见本集卷首李龏《汶阳端平诗隽序》。 周弼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爲底本。校以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群贤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君家诸父多人杰,半是平生亲旧间。莫话故园空矫首,相从逆旅足开颜。文元勋业金瓯子,昭德风流玉笋班。此去腾骧吐虹气,何由来伴老夫闲。

空门寂寂淡吾身,溪雨微微洗客尘。卧向白云情未尽,任他黄鸟醉芳春。

含风摇砚水,带雨拂墙衣。乍似秋江上,渔家半掩扉。

休公遂不起,难料复难忘。玉骨随薪尽,空留一分香。

帘筛月影金,风卷杨花雪。天边鸿雁少,音尘绝。春光欲暮,客心归心折。江湖波浪阔。目断家山,料应易过佳节。柔情千点,杜宇枝头血。危肠余寸许,谁能接。眠思梦忆,不似今番切。欲对何人说。搅镜沈吟,瘦来须有差别。

碧梧清梦绕红萱,袖橘归来人倚门,七日喜称王母寿,经旬还捧谪仙尊。松知得算霜中树,梅报和羹雪外村。拄杖金鱼消息好,殷勤拜舞劝加飧。

烛边醉脸拟融酥,盏畔歌喉欲贯珠。应念东家多病叟,静披宽褐拥红炉。

清客之名从此有。多谢风流,飞驭陪尊酒。持此一卮同劝後。愿花长在人长寿。

道远晨炊米,风和昼减衣。花残孔官庙,苔满葛仙矶。剩欲寻僧话,先判秉炬归。山昏又成雨,心事固多违。

屈指中秋一日期。雨余云薄月来迟。冰轮犹自欠些儿。世事孰非颠倒相,客居东位主人西。觞行莫惜醉如泥。

心随流水还乡国,身向青山上屈盘。秋梦不成秋雨细,西风一夜客亭寒。

燕含非无相,鸢肩会有时。三薰珍敝帚,一笑玩征棋。松菊吾家物,衡茅厥父基。青峰帘独卷,细和式微诗。

非但空摧外道心,人天归仰□至今。求男乞女头头应,动乐歌欢用我声。

菊秋梅腊百花春,过眼年华醉梦身。今日不因登此阁,不知人世是红尘。

燕豆何频设,归鞍夜屡阑。敢言挥麈倦,惟怯釂觞难。就暖歌筵密,凭高绘境宽。未甘闲处卧,犹学少时欢。浮蚁凌山玉,飞花掩袖纨。幸同诸老醉,击壤颂安安。

流景去难縻。浮世危如拍浪C322。才遇中秋聊对月,佳期。了怕晴明未可涯。人月本相依。果是今朝恰背违。孤负楼台多少醉,堪悲。何忍滂沱与毕离。

轩皇传上略,蜀相运神机。水落龙蛇出,沙平鹅鹳飞。波涛无动势,鳞介避馀威。会有知兵者,临流指是非。

宿莽湘累怨,幽兰楚俗谣。紫屏空自老,翠被岂能招。欲就苍梧诉,愁迷澧浦遥。哀猿羌昼晦,悲鴃众芳凋。红壁丹砂板,琼钩翡翠翘。如何搴香灶,江上独无憀。

苍鹰白头人不识,群飞沧海恣猛力。霜毛飒爽滚雪飞,铁距撑拏倍惨黑。侧目愁胡破远天,轧滚左右凭胸臆。狡兔未保深窟藏,大鹏遂失垂天翼。姿雄往往受众猜,去傍鱼矶掠鳝鲫。鳝鲫鳖没泥滓中,百转千飞不得食。吁嗟壮士亦如此,高牙大纛张边鄙。上林羽猎竟何为,不搏匈奴搏虎兕!

旌阳宫殿昔徘徊。一坛云叶垂。与君闲看壁间题。夜凉笙鹤期。茅店酒,寿君时。老枫临路歧。年年强健得追随。名山游遍归。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