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人之汉上

旧来边塞自多尘,瘦草寒花强作春。
见说连年更悽怆,乱萤随趁鬼迷人。

作品评述

《送人之汉上》是宋代周弼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边塞为背景,描绘了边塞的草木凋零、清寒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于离别和战乱所带来的伤感和不安之情。

诗词通过描写"瘦草寒花强作春"来展现边塞地区的荒凉和寒冷。这里的草木都因恶劣的环境而变得瘦弱,但它们却勉强地迎接春天的到来,表达了生命的顽强和坚韧。

作者听说边塞已连年受到战乱的蹂躏,这使得他更加悲愁和忧虑。这里的"连年更悽怆"意味着长时间的动荡和不安,而这种不安也化作了乱萤的形象。

"乱萤随趁鬼迷人"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于乱世的担忧之情。乱萤代指战乱中漫无目的飞舞的萤火虫,它们随着人们的迷茫和迷惘而飘荡。这句诗意味深长,暗示了人们在动荡和战乱中往往容易迷失自己,陷入困惑和痛苦之中。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凄凉的语言,通过描绘边塞的景象,表达出作者对离别和战乱的悲愁之情。它展现了边塞的荒凉和寒冷,以及人们在乱世中的迷茫和困惑。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使读者能够感受到离别和战乱所带来的痛苦和不安。

作者介绍

周弼(一一九四~?),字伯弜,祖籍汶阳(今山东汶上)。文璞子。与李龏同庚同里。宁宗嘉定间进士(《江湖后集》卷一小传)。十七年(一二二四)即解官(本集卷二《甲申解官归故居有以书相问者》)。以后仍漫游东南各地,是否復官不详。卒于理宗宝祐五年(一二五七)前。生前刊有《端平集》十二卷,已佚。宝祐五年,李龏摘其古律体诗近二百首,编爲《汶阳端平诗隽》四卷。事见本集卷首李龏《汶阳端平诗隽序》。 周弼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爲底本。校以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群贤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银烛光中万绮霞,醉红堆上缺蟾斜。从今胜绝西园夜,压尽锦官城里花。

诗来似诉屈原醒,阿堵于公颇不庭。白水真人从断绝,丹元童子尚神灵。秋眠簟未捐桃竹,晚食齏应韭萍。肯美张苍肥若瓠,从来吟影只伶俜。

月移疏影上窗纱。

十年湖上结幽期,偏向东林遇远师。未道姓名童子识,不酬言语上人知。闲花落日滋苔径,细雨和烟著柳枝。问我别来何所得,解将无事当无为。

禹驾黄龙入九霄,空山阴有百神朝。翠微不用态罴守,乞与遗民共采樵。

空阔野云疏,行行思郁纡。露花啼晚菊,风叶舞高梧。日落牛羊下,天寒雁鹜呼。却回南涧路,暝色拥蓬庐。

对面雨来山欲移,援毫我亦赋新诗。扁舟纵是促行去,不废小亭筇一枝。

留不得!留得也应无益。白绸春衫如雪色。扬州初去日。轻别离,甘抛掷,江上满帆风疾。却羡彩鸳三十六,孤鸾还一只。

香剥酥痕,自昨夜、春愁醒。高情寄、冰桥雪岭。试约黄昏,便不误、黄昏信。人静。倩娇娥、留连秀影。吟鬓簪香,已断了、多情病。年年待、将春管领。镂月描云,不枉了、闲心性。谩听。谁敢把、红儿比并。

渔舟閒上揭疎篷,倚遍苕华岸岸红。两日新秋凉便觉,费人诗句是西风。

二更铙鼓动诸邻,百首新诗间八珍。已遣乱蛙成两部,更邀明月作三人。云烟湖寺家家境,灯火沙河夜夜春。曷不劝公勤秉烛,老来光景似奔轮。

二十四峰排玉苍,天开岩洞若堂堂。坛星七点夜横斗,石佛三身时放光。神护奎文常炳焕,仙遗丹灶久凄凉。登临不见江村暮,归旗翩翩渡野航。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杜若萋萋天似水,一樯风信快吟怀。春坊冠盖还朝籍,宝婺豀山别悬殊斋。访旧约僧登北固,破程乘月宿清淮。东南出宰才居最,畴为言扬向玉阶。

调筝夜坐灯光里,却挂罗帷露纤指。朱弦一一声不同,玉柱连连影相似。不知何处学新声,曲曲弹来未睹名。应是石家金谷里,流传未满洛阳城。

宫漏籤声急,天街雨脚微。晓寒凌禁树,春气裛朝衣。瑞雾轻犹湿,香尘重不飞。鸡人传鑰出,华旭满丹闱。

一奁春锦斗鲜明,较古菱花越样清。照影不应呼小玉,至今湖海客关情。

暑气侵凌坐起难,忽颁一握满雕盘。起尝顿觉烦蒸去,熨齿甘香碧玉寒。

子美花狂已减,玉川茶兴方浓。耕处偶逢沮溺,池边懒送夔龙。

食贫好酒尝自嘲,日给上尊无骨相。大农部丞送新酒,碧香窃比主家酿。应怜坐客竟无毡,更遭官长颇讥谤。银杯同色试一倾,排遣春寒出帷帐。浮蛆翁翁杯底滑,坐想康成论泛盎。重门著关不为君,但备恶客来仇饷。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