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汪太无道人

面带青山色,道人何处来。
一台县日月,两袖裹风雷。
铅鼎养活火,寒炉拨死灰。
出寻方外友,不语又空回。

作品评述

《送汪太无道人》是宋代陆文圭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面带着青山的颜色,道人从何处而来。
县城一片日月之光,两袖里包裹着风和雷。
铅鼎滋养着火焰,寒炉中挑动着死灰。
出外寻找方外的朋友,无言地又空手而回。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位道人的离别场景。道人面色如青山,神秘莫测地从何处来到这里。县城的日月光辉照耀着他,他的袖子里包裹着风和雷,显示出他的超凡身份。他的铅鼎滋养着火焰,寒炉中的死灰被他挑动。他离开了寻找方外的朋友,无言地又空手而回。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道人的形象,展示了一种超然离世的境界。道人的面色如青山,给人一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他来去无踪,神秘而不可捉摸,令人产生向往之情。县城的日月光辉照耀着他,象征着他与世俗的联系,但他却超越世俗,袖子里包裹着风和雷,显示出他具备超凡的能力和力量。铅鼎养活火,寒炉拨死灰,表达了他对修行的投入和坚持。他出外寻找方外的朋友,但却无言地又空手而回,显示了他超越尘世的境界,超越了言语的限制。整首诗词以写景抒怀的形式,给人以神秘超脱的感觉,启发人们思考人生的意义和追求。

作者介绍

陆文圭(一二五○~一三三四),字子方,江阴(今属江苏)人。度宗咸淳三年(一二六七)膺乡荐,时年十八。宋亡隠居城东,学者称墙东先生。元仁宗延祐四年(一三一七)再中乡举,朝廷数度徵召,以老疾不应。卒年八十五。有《墙东类稿》二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仍辑爲二十卷。清光绪《江阴县志》卷一六有传。 陆文圭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皇尸命工祝。承致多福无疆。于女孝孙。来女孝孙。使女受禄于天。宜稼于田。眉寿万年。笏替引之。

当阳拈起足清风,似月团团样不同。腊月也知无用处,暑天消得打蚊虫。

早种青蒲已满沟,暮栽黄菊亦成丘。不辞西日射牛背,尚胜北风吹马头。新雨客疏尘锁几,故山秋淡树藏楼。艰难终竟乡情耐,准拟行窝处处留。

今代论儒学,如君德最优。是非千古事,出入九家流。身殁言犹在,官卑志未酬。傥令兴礼乐,端不后程仇。

春色著人如酒浓,我来却值雨蒙蒙。千岩磊落风尘表,万井参差罨画中。游子三三仍五五,落花白白更红红。须知满目皆真理,面壁何劳学苦空。

春衫曾着泪痕斑,才到年时怕倚栏。何处飞来双燕子,傍人还欲诉春寒。

尘尘井觑驴,莫怪目区区。妄迷争瓦砾,不识夜明珠。

谚比武夷君,来游称所闻。岩开花似染,洞出气如云。屋老残诗在,崖枯小篆焚。只疑龛室内,犹有艾轩文。

石衣如发小溪清,溪上柴门架树成。园里水流浇竹响,窗中人静下棋声。几多狎鸟皆谙性,无限幽花未得名。满引红螺诗一首,刘桢失却病心情。

入蜀归吴三首诗,藏于笥箧重于师。剑关夜读相如听,瓜步秋吟炀帝悲。景物也知输健笔,时情谁不许高枝。明年二月春风里,江岛闲人慰所思。

菜本芃芃剪青玉,馔成浇饭填清腹。孤鹤出自九宫山,双眸如鹘步如鹿。我闻深谷少得盐,食淡眠幽体已仙。轩轩意趣神气全,中寿亦过八十年。

渡河谁道去,我重子云才。鸿雁汀洲去,牛羊井落徕。乍行初觉倦,暂语不能该。日色看看暮,将归意复徊。

后皇来何从,顿此八纮网。神皋尘冥冥,冠盖争勇往。研桑到白首,塞屋犹怏怏。云何石南牧,上印归州党。虚装绝佳海,借石压轻桨。清风肃炎涨,心事映莽沆。一朝入吴门,几载耀庭幌。取廉报常丰,溢作百世享。英英玉华姿,宛有郁林象。开轩函位置,得地甫寻丈。何以诏云仍,世居

岚霭润窗棂,吟诗得冷症。教餐有效药,多愧独行僧。云湿煎茶火,冰封汲井绳。片扉深著掩,经国自无能。

刺客传中轲绝伦,後来尪怯寂无人。秦人更甚燕人恨,不葬燕台留葬秦。

飞蓬卷尽塞云寒,战马闲嘶汉地宽。万里胡天无警急,一笼烽火报平安。灯前妓乐留宾宴,雪后山河出猎看。珍重新诗远相寄,风情不似四登坛。

东潬双津隘,浮梁古制存。滩移淤岸势,标谑涨波痕。逆浪船排首,周阿缆植根。祀劳如举典,元凯有英魂。

一天秋色翠如描。鸿雁啭声高。山秀水明相照,烟树映溪桥。倾雪浪,泛云涛。拂轻袍。归来沈醉,直到黄昏,月上松梢。

禅房寂寂水潺潺,涧草岩花点缀间。忽有仙禽发奇响,频伽来自补陀山。

蜡花檀晕香如梅,撺号入谱名京垓。立斋形容消息大,浓芳不受霜雪埋。疎影横枝虽未足,淡淡中色搀先开。薰然不待诗料理,诗人无奈清香催。诗清香韵两奇绝,诗香相感从何来。只缘人与花相似,心香洒洒俱无埃。坡公衣钵何敢睨,简斋香酒非吾裁。有时静听群儿读,绕树日走数百回。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