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李攀龙的《录别(其七)》
拼音和注音
sī zhú fā gāo táng , tīng wǒ shuāng lóng yí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龙吟:指龙发出声音,形容声音深沉或细碎,也形容箫笛类管乐器声音响亮。
高堂:(书)(名)指父母。
丝竹:1.弦乐器和管乐器(箫笛等)。2.泛指音乐。
双龙:指宝剑。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原诗
念当首往路,千里邈已临。
丝竹发高堂,听我双龙吟。
泠泠江汉流,浮云寒以阴。
长风激羽翼,严霜摧北林。
慷慨有馀悲,新声怆人心。
游子失相视,征夫泪不任。
中曲一俛仰,从此无知音。
故乡一尊酒,愿言常酌斟。
徘徊恋景光,忽为辰与参。
来者自非昔,去者自非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