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秋

褰帘听秋信,晚傍竹声归。
多故堪伤骨,孤峰好拂衣。
梧桐凋绿尽,菡萏堕红稀。
却恐吾形影,嫌心与口违。

作品评述

《惊秋》是唐代诗人齐己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诗词的分析:

中文译文:
褰帘听秋信,晚傍竹声归。
拉开帘幕倾听秋天的消息,晚上靠近竹林听归鸟的声音。
多故堪伤骨,孤峰好拂衣。
多事情的困扰令我感到痛苦,独立的峰峦是我喜欢拂拭衣袖的地方。
梧桐凋绿尽,菡萏堕红稀。
梧桐叶子黄了凋落一空,菡萏花儿凋谢变得稀少。
却恐吾形影,嫌心与口违。
我担心我自己的影子,担心我的心意与言辞不一致。

诗意和赏析:
《惊秋》以秋天的景象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生活中种种烦扰和困境的感受。诗中通过听秋天的消息、倾听竹声和拂拭衣袖等动作,表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情态。作者表达了他对多事之扰的痛苦之情,也表达了对秋天衰败的景象的感慨。最后两句“却恐吾形影,嫌心与口违”,表达了作者对自身的担忧,担忧自己的行为与言辞不能一致。整首诗抒发了作者内心的苦闷和迷惘,激发读者对秋天的思考和共鸣。

总之,《惊秋》通过秋天的景象和个人情感的表达,描绘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对生活的迷惘,展示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让读者产生共鸣。

作者介绍

齐己,名得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潙山同庆寺,復栖衡岳东林。后欲入蜀,经江陵,高从诲留为僧正,居之龙兴寺,自号衡岳沙门。《白莲集》十卷,外编一卷,今编诗十卷。 齐己,名得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潙山同庆寺,復栖衡岳东林。后欲入蜀,经江陵,高从诲留为僧正,居之龙兴寺,自号衡岳沙门。白莲集十卷,外编一卷,今编诗十卷。

诗词推荐

山中住,落叶不如数,地人扫,翳却松门路。

宫漏迟迟不受催,出花光景渐徘徊。万方日日春台上,不道东风恰始来。

送君返葬石楼山,松柏苍苍宾驭还。埋骨白云长已矣,空馀流水向人间。

白云无羁,冷淡清奇。雪格未可,鹤态还卑。垂天沃日兮似结不结,为雨從龙兮后期必期。噫,悠悠忽尔春风吹,南北东西唯我知,谁知菡萏峰前布影时。

谁道花房采蜜脾。翦成黄蜡小花儿。恶嫌朱粉,不肯肖青枝。檀吐暗香兰许韵,月移芳影雪生肌。不妨花蕊,羌笛尽教吹。

梵王住在光明殿,万宝真同瓦砾看。玉塊金沙随地有,好来撷取入中单。

少年心苦向毛锥,老大生涯只有诗。哀乐万端成画绘,江山大半入鑪鎚。格如平易人多爱,意到幽深鬼未知。白发尚新才不尽,几时吟兴是衰时。

我身是假,松板非真。牢笼俗眼,跳出红尘。

愧无毫发补于公,老不相饶病见攻。夜雨灯窗清苦后,春风枕席黑甜中。频餐粥饭长教健,仅活妻儿不管穷。饱计须粳醉须秫,为吾蚤策买田功。

入门空榛芜,半死犹未杭。清霜且零落,纵蔓那得保。奈何刺吾眼,快意思一扫。童来乃钝锸,兀兀日又了。兰枯艾长壮,乱多治则少。君子小人欤,幽忧挂怀抱。

火炙胸前暖,风吹北后寒。西来的的意,亲切不相干。

七闽波渺邈,双阙气岧峣。晓登云外岭,夜渡月中潮。愿秉清忠节,终身立圣朝。

古树欹斜临古道,枝不生花腹生草。行人不见树少时,树见行人几番老。

朝三亦可不必怒,角左几何乌用争。不多不少饭一龠,无败无成棋半枰。

巍巍孙公,忠烈俱伟。受天大任,渊渟山峙。谋谟密宥,帝所眷倚。付以留钥,又托以子。天未悔祸,甘赴万死。国家德泽,周及远迩。罹兹祸变,孰奋而起。公节不渝,独负大美。若神人然,众所仰止。彼以偷生,徒奄如鬼。

岷山剡曲各天涯,死籍前时偶脱遗。三径就荒俱已老,一樽相属永无期。寝门哀恸今何及?泉壤从游後不疑。邂逅子孙能记此,交情应似两翁时。

小小青松未透栏,枝枝叶叶傲霜寒。如今正好低头看,异日冲霄仰望难。

芒鞋行杖是生涯,老鬓今年玩物华。为爱云居松桧好,不须更看牡丹花。

吟槛漾寒水,平湖烟景闲。无人识高趣,尽日对空山。晚树春禽语,晴窗夜月还。新编皆雅正,不待仲尼删。

故人还水国,春色动离忧。碧草千万里,沧江朝暮流。桃花迷旧路,萍叶荡归舟。远戍看京口,空城问石头。折芳佳丽地,望月西南楼。猿鸟共孤屿,烟波连数州。谁家过楚老,何处恋江鸥。尺素能相报,湖山若个忧。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