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子都兄鲍庵芍药

国香沦落在天涯,常畏人知使护遮。
雅韵曾翻西掖砌,佳名宜亚子亭花。
野僧好事勤栽植,北客思乡倍叹嗟。
安得花前还醉倒,可怜不属五侯家。

作品评述

中文译文:

国香沦落在天涯,常畏人知使护遮。
雅韵曾翻西掖砌,佳名宜亚子亭花。
野僧好事勤栽植,北客思乡倍叹嗟。
安得花前还醉倒,可怜不属五侯家。

诗意: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人在远离故乡的地方看到了鲍庵芍药,感叹它的香气在天涯散落,常常担心别人知道它的存在而加以保护。这些芍药曾经在西掖砌中出现过,它的名字应该和子亭花媲美。一些僧人和北方的游客热衷于种植和欣赏这些芍药,但他们也因离乡思念而倍感叹息。作者希望能够在这些花前沉醉,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些美丽的花并不属于富贵人家。

赏析:

这首诗以鲍庵芍药为主题,通过对芍药的描绘展现了作者的感情,表达了远离家乡而思乡之情。作者通过对芍药的赞美和思考,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自然之美的热爱。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抒情自然,情感真挚。

作者介绍

李洪(一一二九~?),字可大(《宋诗纪事补遗》卷六一),扬州(今属江苏)人。正民子。宋室南渡后侨寓海盐、湖州。高宗绍兴二十五年(一一五五),官监盐官县税。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爲永嘉监仓。未几,奉召入临安任京职,官终知藤州。有《芸庵类稿》二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六卷,其中诗五卷。事见宋陈贵谦《芸庵类稿序》及本集诗文。 李洪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一从箠楚替陈编,渐惯山行野店眠。白毡风霜鸡唱后,黄尘岐路马蹄前。光阴付我千茎雪,伏腊何时二顷田。寄语淮乡隐君子,浪言梅福是神仙。

笾豆大房,秩秩在列。奉牲以告,既全既洁。乐均无爽,牲醒攸设。神兮燕娭,霓旌孓孓。

颜色如花画不成。命如叶薄可怜生。浮萍自合无根蒂,杨柳谁教管送迎。云聚散,月亏盈。海枯石烂古今情。鸳鸯只影江南岸,肠断枯荷夜雨声。

文章盖代手,千载柳柳州。落笔记山水,奇香撼琳球。开卷一再续,宛若从之游。历历爽心目,毛发为飕飕。若人嗜清旷,步履素得幽。揽胜得枢要,天地不可搜。巉巉华山孙,藤萝护维陬。绝顶葺荷盖,风月共夷犹。物色自飞动,与我相答酬。千里入睥睨,远眼纵莫收。凭轩写清绝,文与

数点深藏碧玉枝,翠峰十二拥瑶姬。凭君说与凡桃李,彻骨清寒争解肥。

陟降左右,诚达幽圆。作解之功,乐惟有年。云輧戾止,洒雾飘烟。惟馨展礼,爰列豆笾。

猛虎倚山号,强梁不敢前。失身槛穽间,摇尾乞人怜。男子要身在,万金自保全。云黄雉兔伏,霜鹘莫空拳。

一声望帝花片飞,万里明妃雪打围。马上胡儿那解听,琵琶应道不如归。

何处秋光好,田园占一邱。短鎌朝刈秫,长笛暮归牛。酒熟邀人饮,鸡肥与妇谋。傍篱开竹径,插竹护蔬畴。试上西郊望,翛然此兴悠。

元和九年秋,八月月上弦。我游悟真寺,寺在王顺山。去山四五里,先闻水潺湲。自兹舍车马,始涉蓝溪湾。手拄青竹杖,足蹋白石滩。渐怪耳目旷,不闻人世喧。山下望山上,初疑不可攀。谁知中有路,盘折通岩巅。一息幡竿下,再休石龛边。龛间长丈馀,门户无扃关。仰窥不见人,石发

月满自高丘,江通无狭流。轩窗开到晓,风物坐含秋。鹊警银河断,蛩悲翠幕幽。清光望不极,耿耿下西楼。桂华临洛浦,如挹李膺仙。兹夕披云望,还吟掷地篇。凤池分直夜,牛渚泛舟年。会是风流赏,惟君内史贤。圆景旷佳宾,徘徊夜漏频。金波徒泛酒,瑶瑟已生尘。露白移长簟,风清

皇文既举,庆礼告虔。笔自宫闱,格于幅员。子称母寿,母谓子贤。陟降在兹,隆名际天。

生处多应散紫芝,清香端的与梅期。梅花刚被人描画,却是清香人不知。

桂楫谪湘渚,三年波上春。舟寒剡溪雪,衣破洛城尘。客道耻摇尾,皇恩宽犯鳞。花时去国远,月夕上楼频。贪酒不辞病,佣书非为贫。行吟值渔父,坐隐对樵人。紫陌罢双辙,碧潭穷一纶。高歌更南去,烟水是通津。

白发南邻叟,藏身水石间。长辞五马贵,独对万峰闲。瓶粟贫长乏,山松醉亦攀。时时邀我坐,明月踏歌还。

膏粱道之贼,资财人所奴。不如贫而乐,客至菜一厨。

侏儒饱愧东方朔,妪母呼回郭舍人。博局由来更胜负,雉卢那复较疏亲。

尽日行方到,何年独此林。客归惟鹤伴,人少似师心。坐石落松子,禅床摇竹阴。山灵怕惊定,不遣夜猿吟。知古斋主精校

雪里萧山渡,花时杨子城。八年如昨日,一梦隔平生。剖竹皆雄郡,刊碑有颂声。傅家诸子在,早晚继科名。

朝晖熏我肌,不饮类酣适。夕阴惨我颜,所抱非隐戚。昼夜无集机,日月布常职。浮生任变灭,二者互出没。汝忧何从生,汝喜何自得。阴晴况莫料,暄暖难屡必。顾虽甚蒙昧,讵敢规造物。衾裯欠宵具,薪炭乏预积。未免形语言,宁知见颜色。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