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竹

许有卢娘能画竹,重抹细拖神且速。
如将石上萧萧枝,生向笔间天意足。
战叶斜尖点映间,透势虚黍断还续。
粉节中心岂可知,淡墨分明在君目。

作品评述

《墨竹》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梅尧臣。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许有卢娘能画竹,
重抹细拖神且速。
如将石上萧萧枝,
生向笔间天意足。
战叶斜尖点映间,
透势虚黍断还续。
粉节中心岂可知,
淡墨分明在君目。

诗意:
这首诗词讲述了一位名叫卢娘的人擅长画竹。她用墨重重地涂抹,细致地拖拉,画出的竹子栩栩如生,神韵十足。仿佛将竹枝生长在笔尖之间,表达了她对天意的充分把握。战栗的竹叶斜斜地尖状点缀其中,透过点画的力度,虚实相间,竹节的断续之处自然延续。然而,这些粉墨的细节和中心所在并不为外人所知,只有在君子的目光中才能看出淡墨之间的明暗分明。

赏析:
这首诗词以描绘卢娘画竹的技艺为主题,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展现了她高超的绘画技巧。作者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卢娘画竹的神奇之处,使读者可以感受到竹子在纸上的生动形象。诗中运用了一系列形容词和动词,如 "重抹"、"细拖"、"斜尖"、"透势"等,形象地描绘了画竹的过程和效果。

诗中的"笔间天意"一句,表达了卢娘画竹的精妙之处,她能够将竹子的生命力和天然之美完美地表现出来。而"淡墨分明在君目"一句,则暗示了卢娘的绘画水平和眼光超群,只有有识之士才能真正欣赏到她作品中的细腻之处。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示了梅尧臣对于绘画的赞叹和钦佩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艺术家的敬意。这首诗词通过描写绘画技巧和艺术成就,展示了宋代绘画的高度发展和艺术家的才华,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

作者介绍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诗词推荐

依约前生是蠹鱼,坐窗不觉晓钟馀。都忘还笏休官了,浑是担簦应举初。亥豕安能承谬误,雪萤尚欲补空疏。玄花生眼蜩鸣耳,贪校新抄数板书。

恨取一官晚,公人未展衙。空传读书苦,留与后生夸。有子联三俊,成名王两家。会须酬贵骨,野燎报宣麻。

霜蕤薰碧醥,气味已相传。终以香为累,无人解倒悬。

山人袖携古琴来,形模拙丑腹破穿。上两金字亦残漫,自云得自十年前。十年前宿野店间,野店岑寂无炊烟。只将百钱乞翁媪,回买湿薪煨涧泉。老翁持出一木段,刀痕凿痕斧痕满。秀才望见三叹羡,学琴以后何曾见。此是成都雷氏为,揩摩雷字分明现。持归修治调曲成,曲成他人不肯闻。

小泛西湖六月船,船中人即水中仙。外铺云锦千弓地,中度琉璃百摺天。

枝枝转势雕弓动,片片摇光玉剑斜。见说木兰征戍女,不知那作酒边花。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只眼须凭自主张,纷纷艺苑漫雌黄。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少时学语苦难圆,只道工夫半未全。到老始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

愁眼东西万里晴,山云斜度水风清。客行岁晚忽春尽,看到枯林绿叶成。

危亭瞰碧虚,缥缈青林薄。坐久人不知,衣上云光落。绝构临层霄,虚窗动元气。晨兴苍莽间,诸峰在平地。

二月风涛壮,扁舟性命轻。白头高浪接,青眼远山横。客子空怀怖,渔家自乐生。须渠一杯酒,助我五言城。

日光斜照集灵台,红树花迎晓露开。昨夜上皇新授箓,太真含笑入帘来。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

昏昏风雨暗东湖,恰似梅黄四月初。高树送声惊客枕,小池分溜入清渠。飞蚊屏迹知何在,团扇生尘已暗疏。须信西游有奇事,今年三伏夜观书。

仇侯能骑矍铄马,席上亦赋竞病诗。玄冬未雷苍蛇卧,玉山无年天马饥。三天荷戈对摇落,十倍乞弟亦可缚。何如万骑出河西,捕取弄兵黄口儿。

仙郎白首未归朝,应为苍生领六条。惠化州人尽清净,高情野鹤与逍遥。竹间虚馆无朝讼,山畔青田长夏苗。终日政声长独坐,开门长望浙江潮。

已报东吴政,初捐左契归。天应酬苦节,人不犯寒威。江上思重借,朝端望载饥。紫泥封夜诏,金殿赐春衣。对酒情何远,裁诗思极微。待升熔造日,江海问渔扉。

道人活计等虚空,城郭山林处处通。随缘应现水中月,万壑千潭一照同。

昔予读旧史,遍睹汉世君。武皇实稽古,建兹百代勋。号令垂懋典,旧经备阙文。西巡历九嶷,舳舻被江滨。勒兵十八万,旌旗何纷纷。朅来茂陵下,英声不复闻。我行岁方晏,极望山河分。神光终冥漠,鼎气独氛氲。揽涕步脽上,登高见彼汾。雄图今安在,飞飞有白云。

对御请经,无本可据。案上一挥,谁知落处。知落处,拍板兴门槌,总是闲家具。

出阳惊坐早轩轩,元佑登瀛正少年。殿上仍簪侍臣笔,江头新舣使君船。吟哦气爽沧溟外,曲步心期白日边。守得东南知不负,梦中应作五洲仙。

根枝不入灵和殿,枉为人间拂马蹄。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