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方蒙仲赴省

童年觜距已专场,何况而今益老苍。
天网恢然罩鸾鹄,朝阳鸣矣革蜩螗。
士谁与贺争同进,众亦推弘诣太常。
可惜祠官无气力,不能缙笏诵阿房。

作品评述

《送方蒙仲赴省》是宋代刘克庄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童年觜距已专场,
何况而今益老苍。
天网恢然罩鸾鹄,
朝阳鸣矣革蜩螗。
士谁与贺争同进,
众亦推弘诣太常。
可惜祠官无气力,
不能缙笏诵阿房。

诗意:
这首诗词是刘克庄送别方蒙仲赴省的作品。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童年时的欢乐与现在日渐苍老的对比,表达了时光流转、人事易逝的感慨。他提到了"天网恢然罩鸾鹄",意指宏大的天网将笼罩鸾鹄,暗示社会的变迁和局势的变动。"朝阳鸣矣革蜩螗"则是形容时代的变迁和新声的兴起。诗中还表达了对士人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同心协力,争先进取,为国家作出贡献。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童年和老年的对比,展现了时光的无情流转和人事的变迁。诗人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年轻一代的期待。他用"天网恢然罩鸾鹄"和"朝阳鸣矣革蜩螗"这样的形象语言,描绘了时代的变迁和新生力量的崛起。诗人对士人的期望也体现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社会进步的期待。

然而,诗中也流露出一丝无奈和遗憾。诗人提到"祠官无气力,不能缙笏诵阿房",暗示官僚体制的腐败和无力,无法承担起对历史和传统的继承和传承。这种遗憾和无奈,凸显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深切思考和对社会现实的忧虑。

总体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个人经历和社会变迁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的感慨、对年轻一代的期待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它以简练的语言、鲜明的意象和深邃的感情,展示了刘克庄的才华和对时代的独特洞察力。

作者介绍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明朝来岁总过去,密意深情几度春。此是吾徒尘垢事,敢将上下位星辰。

旧爱柏梁台,新宠昭阳殿。守分辞芳辇,含情泣团扇。一朝歌舞荣,夙昔诗书贱。颓恩诚已矣,覆水难重荐。

一别一公后,相思时一吁。眼中疮校未,般若偈持无。卷句冰团大,炉烟枥橛粗。劝君君记取,不用更他图。

曈曈日脚晓犹清,细细槐花暖欲零。坐阅诸公半廊庙,时看黄色起天庭。

岁事已告毕,客行殊未归。蒌蒿穿雪长,水鸟背人飞。沮洳蒹葭远,村墟烟火稀。边风吹莫色,短策度斜晖。

还丹火法将何作。初从复卦终于剥。旦暮用屯蒙。潜行造化工。进为春夏月。退象秋冬节。既未入坤宫。还丹道已穷。

淮淝两水不相通,隔岸临流望向东。千颗泪珠无寄处,一时弹与渡前风。

溪台澹秋痕,雁底坐超忽。万里霄无云,木末吐华月。气扫堞浮浮,辉满峰兀兀。写影水精域,望气金银阙。丛筱浸寒漪,披扬镜中发。列筵出窈窕,应湿凌波袜。歌吹翻流光,淫鱼听恍惚。濯醉零露新,传咏远风歇。余情腾钓矶,何处战死骨。化字遗浊世,钟声漏林樾。

蒸土筑城城上铁,北风一夜吹作雪。君不见铜驼关外铁瓮堆,中填白骨外涂血。髑髅作声穿鬼穴,铜驼崩,铁瓮裂。

天网疏难漏,世网密莫通。我心久不动,一脱二网中。高竹漱清泉,长松迎清风。此时逢此景,正与此心同。

古木侵沙路,柴门引竹篱。山低秋水阔,天远夕阳迟。杳杳来鸿雁,翩翩下鹭鹚。渔舟何处宿,横笛未休吹。

树影将圆,林梢不动。汗珠挹透纱衣重。荷风忽送雨飞来,晚凉习习生幽梦。珠箔高钩,瑶琴闲弄。移樽邀取婵娟共。今宵拚著醉眠呵,夜香闻早添金凤。

今日小春月,後日是周正。瑞蔼挹仙堂上,崧岳喜生申。文物师垣宅相,诗礼枢庭世胄,冰骨玉精神。浩气凌牛斗,胸次敻凡尘。郭中书,广成子,李长庚。勋业词章福寿,直上等三人。松菊亭前诗酒,梅竹园中翰墨,时复萃嘉宾。人指屏山下,双桂一灵椿。

洞前流水碧于苔,洞口桃花扑面开。转头望断意不断,长啸一声须再来。

膴原龟坼暮春时,夹路炉薰共祷祠。唤起云头千嶂涌,飞来雨脚万丝垂。无情梅坞犹红绽,有意秧田尽绿滋。大施门开须满愿,愿均此施匝天涯。

只今枯条罥衰蔓,异时密叶如翠葆。执斤之子久睥睨,簸米待薪已除灶。寄言青云富贵人,金朱能得几时好。是非荣辱百不知,却输顽钝柯山老。

一片西风作楚声,卧闻落叶打窗鸣。不知十月江寒上,陡觉三更布被轻。霜压啼鸟惊月上,夜骄饥鼠阚灯明。还家梦绕江湖阔,薄醉醒来句忽成。

我田失耕耘,岁暮拾枯萁。枯萁不可食,日晏抱长饥。猛虎依山林,眼有百步威。一从梁鸯食,风月何时归。

西风连夜雨,草树已萧条。宿霭稍零落,寒山更寂寥。林红犹带日,岸白欲生潮。新雁来何处,离离天际遥。

辽广归来二纪强,脱身烟瘴远沙场。僧多吟友诗常淡,家见玄孙寿且康。残月夜潮渡渔浦,飞花春雨客钱塘。西山后会何妨数,管趁年年早茗香。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