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甫吟

谁谓秋月明?蔽之不必一尺翳。
谁谓江水清?淆之不必一斗泥。
人情旦暮有翻覆,平地倏忽成山溪。
君不见桓公相仲父,竖刁终乱齐;
秦穆信逢孙,遂违百里奚。
赤符天子明见万里外,乃以薏苡为文犀。
停婚仆碑何震怒,青天白日生虹蜺。
明良际会有如此,而况童角不辨粟与稊。
外间皇父中艳妻,马角突兀连牝鸡。
以聪为聋狂作圣,颠倒衣裳行蒺藜。
屈原怀沙子胥弃,魑魅叫啸风凄凄。
梁甫吟,悲以凄。
岐山竹实日稀少,凤凰憔悴将安栖!

作品评述

梁甫吟注释

⑴梁甫吟,乐府曲调名,也作“梁父吟”。古辞相传为诸葛亮所作。这首诗由现实联想到历史,又用历史阐明现实,感慨遇合之难。沈德潜评曰:“拉杂成文,极烦冤瞆乱之致,此《离骚》之意也。”(《明诗别裁集》)
⑵翳(yì):云雾。
⑶淆:搅乱,搞混。
⑷倏(shū)忽:疾速,指极短的时间。山溪:山峰和溪谷,形容高低之差异。
⑸“君不见”二句:齐桓公以管仲为相并尊为仲父,成就霸业,后来他宠信侍从竖刁等奸人,导致齐国大乱。(参见《史记·管晏列传》)
⑹“秦穆”二句:秦穆公因听信逢孙,而拒听百里奚的意见。逢孙,本秦将,秦郑结盟,留郑助守卫。百里奚,原为虞大夫,晋灭虞,秦穆公闻其贤,委以国政,助秦穆公成就霸业。僖公三十二年,逢孙等潜邀秦国袭郑,穆公咨询百里奚、蹇叔,二人均表示反对,穆公不听,大败而返。事见《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史记·秦本纪》。
⑺赤符天子:汉光武帝刘秀。赤符,即赤伏符,新莽末年流行的一种谶语,谓刘秀上应天命,当继汉统为帝。事见《后汉书·光武帝纪上》。
⑻以薏苡(yìyǐ)为文犀:把薏苡草看成是犀角。薏苡,植物名,多年生草本,其果实仁即薏米,可食。《后汉书·马援传》:马援征交阯,尝饵薏苡实,用能轻身省欲,以胜瘴气。南方薏苡实大,援欲以为种,军还,载之一车。及卒后,有上书谮之者,以为前所载还,皆明珠文犀。刘秀大怒,致使“援妻孥惶惧,不敢以表还旧茔”。文犀,有文理的犀角。
⑼停婚仆碑:魏征以直谏深得唐太宗敬重。魏征临终时,太宗将公主许魏征子叔玉;魏征死,太宗亲撰碑文。贞观十七年罢婚,还推倒魏征的墓碑。事见《资治通鉴》唐纪十二、十三。
⑽虹霓(ní):相传虹有雌雄之别,色鲜亮者为雄,色暗淡者为雌;雄曰虹,雌为霓。《史记·邹阳列传》:“昔者荆轲慕燕丹之义,白虹贯日,太子畏之。”此处说荆轲的诚信感动天地,白虹为之贯日,而燕丹却疑其不去刺秦。
⑾“明良”二句:明君与良臣的遇合尚且如此,更何况遇到那些童昏无识的君主?明良,指上文提到的齐桓、秦穆、汉光武、唐太宗、燕丹和管仲、百里奚、马援、魏征、荆轲。际会,遇合。童角,指少儿、儿童。古代未成年者头顶两侧束发为髻,形如牛角,也称总角。稊(tí),草名,此处泛指草。
⑿“外间”二句:唐肃宗时,飞龙厩供役使李辅国与肃宗宠爱的张良娣内外勾结,把持朝政,人称马生角母鸡鸣。皇父,指李辅国。唐肃宗尊称其为“皇父”。艳妻,指张良娣。马角突兀,马生角原本指不可能之事,故曰突兀。王充《论衡·感虚》:“传书言燕太子丹朝于秦,不得去,从秦王求归。秦王执留之,与之誓曰:‘使日再中,天雨粟;令乌白头,马生角,厨门木象生肉足,乃得归。’”牝(pìn)鸡,母鸡。古代称女性掌权为牝鸡司晨。《尚书·牧誓》:“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
⒀“以聪”二句:唐代宗时,李辅国更被尊为尚父,政无巨细,皆委参决。这时是非颠倒,有听觉的倒成了聋子,狂徒反成了圣人。终于导致广德六年(763年)吐番攻陷长安,代宗仓皇逃至陕州。颠倒衣裳,本指手忙脚乱,仓皇无章。《诗经·齐风·东方未明》:“东方未明,颠倒衣裳。”郑笺:“挈壶氏失漏刻之节,东方未明而以为明,故群臣促遽,颠倒衣裳。”蒺藜,草名,生长于沙地。诗中代指陕州。
⒁怀沙:《楚辞·九章》中的篇名,屈原作。相传是屈原的绝命词。此处指怀抱石头自沉。子胥:伍子胥,原楚大夫伍奢次子,因伍奢被杀,逃至吴,辅佐阖闾夺取王位,富国强兵,破楚复仇。夫差时,因劝夫差拒绝接受越国求和并停止伐齐而触怒夫差。被赐剑命自尽。
⒂魑魅(chīmèi):传说中山林里害人的鬼怪。
⒃“岐山”二句:岐山竹实日渐稀少,凤凰们将去哪里安身呢?岐山,在陕西岐山县东北,山状如柱,故又称天柱山。相传周古公亶父自豳迁此。《国语·周语》:“周之兴也,鸑鷟(yuèzhuó)鸣于岐山。”韦昭注:“鸑鷟,凤之别名也。”因此岐山又称凤凰堆。竹实,又称竹米,竹子所结的子实。相传凤凰以之为食。

梁甫吟评析

  《梁甫吟》系乐府旧题,后人多用于抒发心中不平之气。如李白《梁甫吟》,即充满志不得伸、怀才不遇的忿懑之情。刘基此诗借古讽今,抨击了元末忠臣被弃、小人得志的政治现象。诗中“赤苻天子”指东汉皇帝。“乃以薏苡为文犀”,指东汉马援从交阯回京城,带了一车薏苡,用作种子。马援死后,有人上书皇帝,诬陷马援从交阯带回的是一车明珠和有纹理的犀角,致使马援不能安葬祖坟,朝臣不敢送葬。“停婚仆碑”指唐朝魏征死后,受人诬陷,唐太宗下令放倒魏征墓碑(碑文为唐太宗撰),解除自己女儿与魏征儿子叔玉的婚约。以上两个典故分别见《后汉书·马援传》和《新唐书·魏征传》。

诗词推荐

沙漠多雄风,四顾浩茫茫。落日下平地,萧萧人影长。抚剑起巡酒,悲歌慨以慷。束发远行游,转战在四方。天地苟不毁,离合会有常。车尘灭远道,道远安可忘。

借古讽今

风尘何处托清魂,家世梅花水月村。旧箧已无封禅稿,独邻渴病似文园。

借古讽今

赫赫高禖,万世所祀。其德不回,锡兹福祉。蕃衍椒聊,和平芣莒。傅类降康,世济其美。

借古讽今

山居尠欢悰,理策事遨嬉。嵚岑属初霁,眺览得所宜。悬崖有飞瀑,注壑从凉飔。蒙蒙喷雾雨,冉冉含烟羲。清泠讵可汰,驶激畴能陂。会心欣有得,徙倚不知疲。雁荡境千里,香炉天一涯。平生未能瞩,昏旦矧欲窥。何如兹山溜,若与幽人期。他年营菟裘,舍是将安之。

借古讽今

贫里端何好,欣然肯不居。诗臞将到骨,室陋得关渠。我懒今仍老,谁能强著书?谈间可无子,独判一秋虚。

借古讽今

满盘山海眩芳珍,未借前筹已咽津。鲎酱子鱼总佳客,玉狸黄雀是乡人。

借古讽今

不见台城事,君毋说苦空。佛随千劫尽,人与万山雄。吊古春酤绿,谈兵夜烛红。终宵皎无寐,万壑响松风。

借古讽今

秦时桃树满山坡,骑鹿先生降大罗。路尽溪头逢地少,门连内里见天多。荒泉坏简朱砂暗,古塔残经篆字讹。闻说开元斋醮日,晓移行漏帝亲过。

借古讽今

已是穷侵骨,何期早丧身。分明上天意,磨折苦吟人。花色连晴昼,莺声在近邻。谁怜三尺像,犹带瘦精神。

借古讽今

红芳满眼斗风流,谁倍春来有客愁!惆怅不干桃李事,故山烟雨忆松楸。

借古讽今

一落风尘即厚颜。

借古讽今

瑞雪带寒风,寒风入阴琯。阴琯方凝闭,寒风复凄断。宫似瑶林匝,庭如月结满。正赓挟纩词,非近温泉暖。

借古讽今

巢燕无情不更回,门庭日日落楸槐。新凉渐喜偿碑债,多病还忧欠药材。社近家方篘浊酒,客来身自扫苍苔。道心已熟机心尽,寄语鸬鷷莫苦猜。

借古讽今

百里桑麻雨露同,溪山无地不春风。东风若问春来处,尽在门前桃李中。

借古讽今

酒涌大江流,人登太白楼。 诗歌光万丈,今古各千秋。

借古讽今

兄弟无聊各数年,东堂犹喜聚炊烟。悠然汝更寻灵照,别后吾知忆惠连。击汰便应从橹外,看书谁与共灯前。明朝不待冬冬鼓,只有关门及早眠。

借古讽今

雷斧何年翠凿成,老龙吟苦雪涛惊。霜晴未用为霖在,留与春蓑作太平。

借古讽今

平野巉然石一拳,千崖万岫翠相连。鸟飞不到疑无路,云与齐高直接天。下面仰看岸是屋,上头仍有玉为泉。李仙丹熟山魈遁,尚有宸章寄紫烟。

借古讽今

浮云踪迹任西东,翰墨场中且用功。时对此君哦七字,也胜痴坐辩幡风。

借古讽今

远客悠悠任病身,谢家池上又逢春。明年各自东西去,此地看花是别人。

借古讽今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