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王恭的《为樵僧赋閒云轩》
拼音和注音
xīn jì xū kōng wàng sè xiàng , shēn jiāng shēng miè wù chán jī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虚空:空虚:内心~。
生灭:佛教语。依因缘和合而有,谓之'生';依因缘离散而无,谓之'灭'。犹生死。
色相:1.色彩所呈现出来的质的面貌。如日光通过三棱镜分解出的红、橙、黄、绿、青、紫六种色相。2.佛教指一切物体的形状外貌。3.后来也指女子的姿色容貌
禅机:(名)禅宗和尚说法时,用言行或事物来暗示教义的诀窍:深悟~。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原诗
城郭纷纷静者稀,野云多恋定僧衣。
依微乍入灵花去,潇散仍随法雨飞。
心寄虚空忘色相,身将生灭悟禅机。
世人未识孤寒意,遥听经声礼翠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