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效江南曲

郎船安两桨,侬舸动双桡。
扫黛开宫额,裁裙约楚腰。
乖期方积思,临酒欲拌娇。
莫以采菱唱,欲羡秦台箫。

作品评述

又效江南曲

郎船安两桨,侬舸动双桡。
扫黛开宫额,裁裙约楚腰。
乖期方积思,临酒欲拌娇。
莫以采菱唱,欲羡秦台箫。

译文:

再次模仿江南曲

郎船安放两支桨,侬舸摇动双支橹。
扫去粉黛,露出宫额;裁剪裙襦,展示楚腰。
错过了相见的时机,心中怀抱着累积的思绪,临近喝酒的时候,想要装饰得娇柔可人。
不要用采菱之歌来比拟,因为她想羡慕秦台上的箫声。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以江南曲作为蓝本,表达了诗人在远行过程中对深爱的人的思念之情。诗人借用了江南曲的形式,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

诗中的郎船和侬舸是男女相爱的象征,通过安放两桨和摇动双桨,表达了他们彼此相思之情。另外,扫去粉黛和裁剪裙襦的描述,展现了女性的美丽和柔情。

然而,诗人也意识到与心爱的人擦肩而过,错过了相见的时机,此时内心积聚着很多的思绪和渴望。临近喝酒的时候,他想要表现得娇柔可人,以引起心爱的人的瞩目。

最后两句“莫以采菱唱,欲羡秦台箫”,表达了诗人对那纯洁无瑕的爱情和在秦台上奏响的箫声的向往和羡慕。

整首诗以江南曲为基础,通过对船的比喻、女性美的描写以及对爱情的表达,构建了一幅充满浪漫情调的画面。诗人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在表达中流露出深切的情感。

作者介绍

李商隐,字义山,怀州河内人。令狐楚帅河阳,奇其文,使与诸子游。楚徙天平、宣武,皆表署巡官。开成二年,高锴知贡举,令狐绹雅善锴,奖誉甚力,故擢进士第,调弘农尉,以忤观察使,罢去。寻復官,又试拔萃中选。王茂元镇河阳,爱其才,表掌书记,以子妻之,得侍御史。茂元死,来游京师,久不调,更依桂管观察使郑亚府为判官,亚谪循州,商隐从之,凡三年乃归。茂元与亚皆李德裕所善,绹以商隐为忘家恩,谢不通。京兆尹卢弘正表为府参军,典笺奏。绹当国,商隐归,穷自解,绹憾不置,弘正镇徐州,表为掌书记。久之,还朝,復干绹,乃补太学博士。柳仲郢节度剑南东川,辟判官、检校工部员外郎,府罢,客荥阳卒。商隐初为文,瑰迈奇古,及在令狐楚府,楚本工章奏,因授其学,商隐俪偶长短而繁缛过之。时温[庭]廷筠、段成式俱用是相夸,号三十六体。《樊南甲集》二十卷、《乙集》二十卷,《玉溪生诗》三卷,今合编诗三卷。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人。生元和八年,大中十二年卒(据冯浩《玉谿生年谱》及岑仲勉《玉谿生年谱会笺平质》所推定。)补诗一首。

诗词推荐

老木深龛阅岁年,我来何处觅飞仙。叶边蝉翳此其地,根底龙蟠合上天。

浒西亦佳胜,日日有襟期。田园俯川陆,葵藿满阶墀。野叟遗浊醪,嘉树过凉芃。微曛上崇惸,遐眺引东菑。牧笛风外来,园禽鸣别枝。睡足发新怀,此心谁得知。

文书满眼纷纷里,忽觉沧波起荻洲。红日不知华省暮,扁舟如下洞庭秋。林泉傲物非无约,轩冕拘人此未休。与拂素尘寻绝景,羡君潇洒特迟留。

太玄妙诀。悟来不须言说。心地豁然开觉。清凉内通彻。透五蕴山头,现出霜天皓月。照千古分明,无圆缺。赤子琳宫歇。敏把丹枝折。玩长春景界洞鉴离生灭。向无阴树下,独坐逍遥静绝。听无弦曲调,於中别。

二难晚出材无敌,老将从来勇冠军。一月望公三捷至,秋风不惜暂离群。

忍向父母墓,前头裸袒耕。农时每束带,犹自泣原平。

新岁才余七日粮,灯前犹自笑人忙。茅檐霜下寒衣薄,爇尽蒹葭夜更长。

琼楼玉宇匝天开,织女天孙静往来。月姊故应羞老退,谴除私馆堕岩隈。

放逐还家一老翁,痴顽自笑更谁同?倚栏风月黄昏後,携杖园林绿润中。泳水小鱼依藻荇,觅巢轻燕拂帘栊。此身要岂坚牢物?莫遣须臾酒盏空。

苒弱楼前柳,轻空花外窗。蝶高飞有伴,莺早语无双。剪胜裁春字,开屏见晓江。从来共情战,今日欲归降。从小识宾卿,恩深若弟兄。相逢在何日,此别不胜情。红粉座中客,彩斿江上城。尚平婚嫁累,无路逐双旌。

学书须学颜真卿,作诗须作陶渊明。其它泚笔本骫骳,便有风骨非天成。

酒量吞海,诗肩夜耸山。

西园兵后草茫茫,亭北犹存御爱黄。晴日暖风生百媚,不知作意为谁香。

月九日雨,虽以小言随妥朱校去随妥二字疑有误而释,三日方霁。向来焦枯一洗而润,且又在清明节前。尝念一旱所繁甚重,诗,哿矣富人,哀此独。然众安,我乃能安,不然,虽屋润者其可能独安乎。此施既光,诚*珊匾玻?髟降饕愿柚??锶罄先诵*喜看春雨如膏,东风吹作冰花转。海棠红

忆曾款竹憩神舆,赓赋传抄倦小胥。偶复缘云寻胜践,忽惊响屐慰逃虚。卜邻拟营环堵,饱饭何当共趁墟。浮世升深何足计,得如一室静翻书。

能歌善谑。精神堆下人难学。疏帘清下缺。

终日看山终日好,山不悦人人不老。爱山谁识爱山心,瘦竹长松兼碧草。

岁暮峡中村,维舟古树根。群峰初落日,夜后独闻猿。流水自无尽,客愁那可论。平明离楚岸,迢递指吴门。

三转法轮於大千,其轮本来常清净。若能奉持速取证,急急如律令。

爰居集鲁要先知,飞雪侵春久已疑。惭愧风师幸安静,敢将虎口斗龙痴。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