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斑与宁茵赋诗

晓读云水静,夜吟山月高。
焉能履虎尾,岂用学牛刀。
——宁茵
但得居林啸,焉能当路蹲。
渡河何所适,终是怯刘琨。
——斑寅
无非悲甯戚,终是怯庖丁。
若遇龚为守,蹄涔向北溟。
——斑特

作品评述

《二斑与宁茵赋诗》是一首唐代的诗词,作者佚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晓读云水静,
夜吟山月高。
焉能履虎尾,
岂用学牛刀。

宁茵但得居林啸,
焉能当路蹲。
渡河何所适,
终是怯刘琨。

斑寅无非悲甯戚,
终是怯庖丁。
若遇龚为守,
蹄涔向北溟。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于不同个体在不同环境下的自知之明和适应能力的思考。

首句描述了清晨阅读时云水的宁静,夜晚吟唱时山月的高悬。这里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了一种宁静、高远的心境。接下来的两句“焉能履虎尾,岂用学牛刀”表达了一种谨慎和自知之明的态度。履虎尾意味着冒险和挑战,学牛刀则暗指学习和修行。诗人暗示自己不敢冒险挑战危险的事物,也不需要过度努力学习,保持谨慎和适度的态度。

第二节以宁茵和斑寅两人的对话形式呈现。宁茵希望能够在安静的林中自由吟唱,不愿意在尘世间低头妥协。而斑寅则表示对于渡河时的选择感到迷茫和害怕,他对刘琨的勇敢心存疑虑。这里通过对比两人的态度,表达了自我选择和适应环境的困惑和忧虑。

最后一句“若遇龚为守,蹄涔向北溟”揭示了斑寅的特殊身份。龚为是古代守卫河流的神祇,蹄涔意味着斑寅将变身为神兽。这句话表达了斑寅内心的愿望,希望能够在北溟(指北方海域)追寻更广阔的舞台和机遇。

整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个体选择和内心情感的描绘,表达了对于自知之明、谨慎选择和适应环境的思考。诗人通过对比和隐喻的手法,展示了人们在不同环境中的不同态度和困惑,以及对于追求更广阔舞台的渴望。

作者介绍

佚名,应月泉吟社徵诗(《月泉吟社诗》)。

诗词推荐

立春犹二日,涨雨一何深。秀足明吟眼,危如撼旅心。仆愁前店闭,马怯小桥临。不见兵氛起,溪西好竹林。

山前山后冢累累,处士孤坟没草莱。古宅更遭新烧火,荒林难觅旧栽梅。月香水影诗空好,鹤怨猿惊客共哀。回首西泠桥外寺,晚来金碧拥楼台。

百草竞春华,丽春应最胜。少须颜色好,多漫枝条剩。纷纷桃李枝,处处总能移。如何此贵重?却怕有人知。

山下霏微雨洒尘,门前嘹唳鹤迎人。遂成一觉仙都梦,更访遗踪得隐真。

抛却山中诗酒窠。却来官府听笙歌。闲愁做弄天来大,白发栽埋日许多。新剑戟,旧风波。天生予懒奈予何。此身已觉浑无事,却教儿童莫恁么。

寒天短日少晶辉,薄暮边城鼓角悲。外使方将接踵至,淮民未有息肩期。吁嗟道路频牵挽,表里河山几合离。闻道遗黎尚思汉,中原恢复定何时。

白云楼危压晴霓,楼下波光数毛发。雕甍刻桷出烟霞,万瓦参差鹏翼截。兰汀蕙浦入平芜,天远孤帆望中灭。屈平宋玉情不尽,千古依然在月风。漂零坐想十年旧,岁月飞驰争列缺。青云交友梦魂断,白首渔樵诚契阔。安居环堵袁安老,泣抱荆珍卞和刖。折杨虽俚亦知名,犹欲楼中赓白雪。

云山云归山未静,潮生潮落海非闲。岂如此老犹强健,一挂冠裳便掩关。

高着春山最蔚蓝,截然屹立白云端。小亭为爱依青壁,野色当窗指点看。

揽辔疲宵迈,驱马倦晨兴。既出封泥谷,还过避雨陵。山行明照上,谿宿密云蒸。登高徒欲赋,词殚独抚膺。

饱余惟欲睡,散睡步东园。雨足富莲子,年丰多稻孙。崎岖穷竹径,诘曲遍花源。何必冠童辈,偕来笑语喧。

清江月色傍林秋,波上荧荧望一舟。鄂渚轻帆须早发,江边明月为君留。

十里隔天镜,一庵依翠屏。甘泉胜牛乳,灵药似人形。处处筇枝健,年年鬓色青。客星犹不作,肯应少微星!

绣旗城上展黄龙,万岁欢传万垒同。霹雳一声妖彗殒,捷书清曙入行宫。

志适不期贵,道存岂偷生。久忘上封事,复笑升天行。窜逐宦湘浦,摇心剧悬旌。始惊陷世议,终欲逃天刑。岁月杀忧栗,慵疏寡将迎。追游疑所爱,且复舒吾情。石角恣幽步,长乌遂遐征。磴回茂树断,景晏寒川明。旷望少行人,时闻田鹳鸣。风篁冒水远,霜稻侵山平。稍与人事闲,益知

缤纷紫雪浮须细,冷淡清姿夺玉光。刚笑何郎曾傅粉,绝怜荀令爱薰香。

鹪鹩分寄一枝巢,不信甘言便易骄。当力尚难超北海,去威何足动鸿毛。愿将情意分明谢,肯把恩光取次烧。天宠居多为幸久,春花无奈正夭饶。

庆事联翩走四邻,吾家门户一番新。明年双上青云去,为汝山园作主人。

移舟界溪上,忽见海虞山。山接空青外,湖当惨淡间。松声听欲近,帆影坐看还。何处西风起,渔歌下别湾。

剡溪风雪正纷纷,暗想清游已目存。颇怪扁舟遽乘兴,应缘坐席不容温。海圻聊尔夸千骑,帐底何如具一尊。回首兔园吟赏地,从今授简致频频。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