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牛言

渴饮颍水流,饿喘吴门月。
黄金如可种,我力终不竭。

作品评述

渴饮颍水流,
饿喘吴门月。
黄金如可种,
我力终不竭。

中文译文:
我渴望饮颍水的流淌,
饥饿使我喘息看吴门的明月。
虽然黄金不可种植,
但是我的力量永不会枯竭。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述了作者身处逆境,但仍然保持力量和信念的精神。诗中以渴望饮颍水和饥饿喘息吴门明月来突出作者的困苦境遇,然而作者却表示黄金虽然不能种植,但是他的力量永远不会耗竭。这是一种深沉的心境,表达了作者的坚定意志和毅力,展示了他不屈不挠、奋发向前的精神风貌。同时,诗中用意象描绘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渴望,通过颖水流和吴门月的描绘,展示了作者追求高尚理想的坚持和追求。这首诗词以简洁、深刻的语言展示了唐代文人的坚韧精神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一定的触动和启示作用。

作者介绍

刘叉,唐代诗人。生卒年、字号、籍贯等均不详。活动在元和年代。他以“任气”著称,喜评论时人。韩愈善接天下士,他慕名前往,赋《冰柱》、《雪车》二诗,名出卢仝、孟郊二人之上。后因不满韩愈为谀墓之文,攫取其为墓铭所得之金而去,归齐鲁,不知所终。

刘叉的铁事典故

  唐朝诗人不少,狂放孤傲者也屡见不鲜,但是豪迈如江湖好汉的却只有刘叉一人。刘叉,这名字就叫的不同凡俗,一般人都叫些典雅端丽,或者温正和平的字眼儿。可刘叉兄弟的名字却不是,单一“叉“字,江湖豪气就迎面而来,确实刘叉人如其名,性格也是如梁山好汉一般。据说刘叉少时就“任侠”,还因酒杀人,亡命而逃,倒是和鲁智深有些相仿。但刘叉没有去当杀人放火的“花和尚”,等到朝廷大赦,就改为发愤读书,后来竟也能写的好诗。他听说韩愈接纳天下的读书人,就去投奔,作《冰柱》、《雪车》二诗献给韩愈老师。刘叉的这两首诗,历来被评为险怪之中的代表作,用险韵(险韵是指韵脚比较少,字也比较生僻的韵部,像《冰柱》这首诗用的“麻韵”,其中的“柤”字和“舥”字等都极少有人能用的到)。全诗显得如奇山怪石,峥嵘嶙峋:

  师干久不息,农为兵兮民重嗟。骚然县宇,土崩水溃。畹中无熟谷,垄上无桑麻。王春判序,百卉茁甲含葩。有客避兵奔游僻,跋履险厄至三巴。貂裘蒙茸已敝缕,鬓发蓬舥。雀惊鼠伏,宁遑安处。独卧旅舍无好梦,更堪走风沙。天人一夜剪瑛琭,诘旦都成六出花。

  南亩未盈尺,纤片乱舞空纷拏。旋落旋逐朝暾化,檐间冰柱若削出交加。或低或昂,小大莹洁,随势无等 差。始疑玉龙下界来人世,齐向茅檐布爪牙。又疑汉高帝,西方未斩蛇。人不识,谁为当风杖莫邪。铿镗 冰有韵,的皪玉无瑕。不为四时雨,徒于道路成泥柤。不为九江浪,徒为汩没天之涯。不为双井水,满瓯 泛泛烹春茶。不为中山浆,清新馥鼻盈百车。不为池与沼,养鱼种芰成霪霪。不为醴泉与甘露,使名异瑞 世俗夸。特禀朝澈气,洁然自许靡间其迩遐。森然气结一千里,滴沥声沈十万家。明也虽小,暗之大不可 遮。勿被曲瓦,直下不能抑群邪。奈何时逼,不得时在我目中,倏然漂去无馀些。自是成毁任天理,天于 此物岂宜有忒赊。反令井蛙壁虫变容易,背人缩首竞呀呀。我愿天子回造化,藏之韫椟玩之生光华。

  刘叉此诗是用冰柱来比喻自己的才华得不到施展,但比喻的怪,诗也写的怪,可韩愈老师是喜欢这样的怪僻诗风的,所以就收留了刘叉。但刘叉也不是那种习惯于低三下四地寄人篱下的人,韩愈老师又一付儒者的派头,所以刘叉不久就不耐烦了,据说刘叉临走时“持愈金数斤而去,曰:‘此谀墓中人得耳,不若与刘君为寿。’”。这里顺便说一下韩愈老师是当时有名的写墓志铭的专家,当时写墓志铭收费极高,尤其像韩愈老师这样的名人写墓志铭,更是一种身份象征,所以豪门望族都重金礼聘韩愈老师来写,同理负责写碑的书家如柳公权等也发了不少财,当时认为如果贵族中哪家子孙为父辈办丧事时,没有请上述两位来写文书丹,就是不孝。当然写这东西时,不免有些无谓的吹捧,人死为大吗,就是现在追悼会上的悼词一般也是只说好话嘛。刘叉对于韩愈老师这个做法却并不以为然,竟理直气壮地拿走了韩愈的钱,还说你这是吹捧死人得来的,还不如给我刘某人当生活费呐。大有“不义之财,取之何碍”的意思。不知道韩愈老师的鼻子有没有气歪。看这刘叉的脾气确实很像绿林豪客们的性格。

  此后的刘叉,“归齐鲁,不知所终”。唉,古代的文献中记载的多半是帝王将相,一般人往往入不了史书,只见于笔记小说之类的,所以生卒年和事迹什么的都不完整,我们现在知道的刘叉的事迹,也就这点事儿。

诗词推荐

俗子令眼白,瑞峰令眼青。白移听两榻,且上倚云亭。

为鱼实爱泉,食辛宁避蓼。人生既相合,不复论窕窕。沧海良有穷,白日非长皎。何事一人心,各在四方表。泛若逐水萍,居为附松茑。流浪随所之,萦纡牵所绕。百龄颇跼促,况复迷寿夭。芟发君已衰,冠岁予非小。娱乐不及时,暮年壮心少。感此幽念绵,遂为长悄悄。中庭草木春,历乱

桐叶霜乾,芦花风软,晓来一色新秋。碧光无际,良夜月明楼。瑞应长庚入梦,钟奇秀、特产贤侯。堪夸处,雄姿英发,连箭射双雕。回头。思往事,皂囊三进,豪气冲牛。记前回凤诏,空下南洲。冷笑浮云坠甑,鲈鱼美、归老扁舟。祝君寿,青山不尽,绿水自悠悠。

盘石青岩下,松生盘石中。冬春无异色,朝暮有清风。五鬣何人采,西山旧两童。

老树槎枒只一花,气条亦不放横斜。无风无雨无烟月,独立人间莫怨嗟。

荐士今谁有古风,不论疎戚与穷通。怜渠报国河南尹,愧我无私第五公。

碧峰秋寺内,禅客已无情。半顶发根白,一生心地清。竹房侵月静,石径到门平。山下尘嚣路,终年誓不行。

大谢文经长公,观妙有广之风。君今玄文白首,肯夸乡里儿童。

十八贤真在,时来拂榻看。已知前事远,更结后人难。泉滴胜清磬,松香掩白檀。凭君听朝贵,谁欲厌簪冠。

矍铄精神鬓未斑,翛然清坐对云山。儿孙满眼生涯足,赢得壶中日月閒。

茅屋三间槿作篱,白头婆子葺冬衣。儿童饱饭黄昏后,短笛横吹唤不归。

荷屋老子僧中龙,平生眼里无诸公。莫年愈觉气深稳,木寒霜净天无风。朅来精进复精进,焚香却扫大圆镜。数十万偈堆如山,从头一唱一加敬。波澜散入诸子中,华藏海与川源通。秋毫茧纸快收拾,百城烟水行无穷。善财再见文殊日,一臂黄金摩顶讫。选佛场中及第归,便是西来好消息。

月色半古寺,虫声杂疏钟。江城缭山色,星斗摇空蒙。徐行不自觉,徙倚树影中。忽然变烟雨,江上东南风。

一雨秋能好,连宵月迥明。百年今夕话,万里去年情。水满天相荡,山空人独行。蝉声发奇思,携酒未须倾。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蒙 通:濛)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淡妆浓抹 一作:浓妆淡抹)

瓦影鳞鳞荫曲塘,疏帘不下纵荷香。绿波乍识红妆面,未忍轻将比六郎。

不须举扇障西风,且付黄花一笑中。渐喜卢{皴去皮加兔}成两毙,仍愁蜂蚁起群雄。未能长策辕从北,果有真儒辙岂东。老我数奇何所用,快教儿辈学从戎。

那师万里走东南,性学精微闻两三。风月归来深体认,箪瓢自乐细沈涵。岩前静索龟图秘,蜀口惊呼蚁战酣。欲觅底寮整残断,峡天分借一屏岚。

太白山头月欲氏,鹊栖不稳绕枝飞。坐来客子浑忘倦,却听松声联翠微。

俎脍飞沉竹肉喧,侍郎十日敞清尊。东南不可无斯乐,濡笔亲题第四园。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