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君玉赴宁江幕府七首

莫言地近嶲昆明,刺史题书笔不停。
解道澄江净如练,空蒙山水是昭亭。

作品评述

《送张君玉赴宁江幕府七首》是晁公溯创作的一首诗词,描绘了送别张君玉赴宁江幕府的情景。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莫言地近嶲昆明,
刺史题书笔不停。
解道澄江净如练,
空蒙山水是昭亭。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张君玉赴宁江幕府的离别场景。诗中通过描绘景物和抒发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张君玉的祝福和送别之情。

赏析:
首句"莫言地近嶲昆明",表达了地理的近距离,可能指的是张君玉离开的地方离嶲昆明很近。"嶲昆明"是指云南昆明的嶲山,这里用来表示张君玉离开的地方。这句话中的"莫言"表达了诗人的话别之情,意味着不要多言,默默地离开。

第二句"刺史题书笔不停",诗人描绘了刺史(官职)题写书信的情景,意味着张君玉离开的事情已经确定,诗人在为他题写书信。

第三句"解道澄江净如练",描绘了宁江的景色。"解道"指的是通往宁江的道路,"澄江净如练"则形容了宁江水清澈如练,表现出景色的美丽和宁静。

最后一句"空蒙山水是昭亭",表达了诗人对张君玉的深情厚意。"空蒙"表示诗人的思绪空灵遥远,"山水"指的是诗人所处的环境,"昭亭"则是指昭亭乡,可能是张君玉要去的地方。整句话意味着无论在哪里,山水都是昭亭,即无论身处何方,都能感受到诗人深情的关怀。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送别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张君玉的送别之情和祝福,同时通过描绘景物,展现了自然的美丽和宁静。

诗词推荐

梅花清入梦,诗骨定非常。半树原遮藓,无风也自香。篮舆冲暮雪,茅舍带晨霜。傍竹依松处,无心肯向阳。

把得袈娑裹草鞋,相逢只麽笑咍咍。孔门弟子还知否,曾向灵山及第来。

今朝腊月十,夜来天落雪。群峰极目高低白,绿竹青松难辨别。必是来年蚕麦熟,张公李公皆忻悦。皆忻悦,鼓腹讴歌笑不彻。把得云箫缭乱吹,依稀有如杨柳枝。又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左之右之。

征徒出灞涘,回首伤如何。故人云雨散,满目山川多。行车无停轨,流景同迅波。前欢渐成昔,感叹益劳歌。

客来莫笑席尘凝,静处工夫却少增。黑蚁常翻鲁壁简,瘦蛟时落越溪藤。尚能豪健如霜鹘,未遽衰残学冻蝇。更喜论文有儿子,夜窗相对短檠灯。

短杆长线守磻溪,这个机关那个知。只钓当朝君与相,何尝意在水中鱼。

暇日远相问,古寺幽且深。青苔余华落,双树一莺吟。炉存散微篆,茗熟独成斟。明当持山酒,慰子客居心。

常闻玉泉山,山洞多乳窟。仙鼠如白鸦,倒悬清溪月。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丛老卷绿叶,枝枝相接连。曝成仙人掌,似拍洪崖肩。举世未见之,其名定谁传。宗英乃禅伯,投赠有佳篇。清镜烛无盐,顾惭西子妍。朝坐有馀兴,长吟播诸天。

江湖春欲暮,墙宇日犹微。暗暗春籍满,轻轻花絮飞。翰林名有素,墨客兴无违。今夜文星动,吾侪醉不归。

虞山绠西城,尚湖绕其趾。青屏照玉镜,屈摺十八里。傅闻汉真人,丹成飞入水。到今水不腥,鱼鳖长而美。往年山中人,夜半忽惊起。神锋闪烈电,烁烁光不已。平明斸山骨,石函半镵毁。土花蚀苍龙,岁月不可纪。玄灵启幽秘,结构此经始。云香染衣佩,岚翠袭巾履。道人方晏坐,秋叶

明月堂前玉几山,倦游双径却来还。舅甥相与成三隐,城郭山林等是闲。

休言簿领尚沉迷,器业如公岂久稽。不见自怜心若失,相从还记手同携。飞黄正欲驰长坂,倦翼方欣返故栖。出处不同空怅望,何时来过武陵溪。

蜀道青天烟霭翳。帝里繁华、迢递何时至。回望锦川挥粉泪。凤钗斜亸乌云腻。钿带双垂金缕细。玉佩玎珰,露滴寒如水。从此鸾妆添远意。画眉学得远山翠。

木犀开遍芙蓉老。东篱独占秋光好。还记笑春风。新妆相映红。莫嫌彭泽令。不似刘郎韵。把酒赋新诗。花前知是谁。

年来诗笔尚能神。但无柰、旧时贫。天地一闲身。且不在、青云后尘。壶秋眸子,野人心事,相对好敷陈。山酒正清醇。要茅屋、朝朝是春。

范雎相秦倾九州,一言立断魏齐头。世间祸故不可忽,箦中死尸能报雠。

拥缆埋蓬不见船,船窗一点莫灯然。幽人永夜歌黄竹,赖有丹砂暖寸田。

我阅人间久,深知理恶盈。孳孳训来裔,堇堇作儒生。仕勿卑曹掾,书才记姓名。茆茨不啻足,此外尽浮荣。

方琮分润作幽姿,一点檀心说向谁。正使持来供鼎事,输他雪外两三枝。

何时重来桂隐轩,为我醉倒春风前。看人唤作诗中仙,看人唤作饮中仙。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