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水驿

薄暮舟维杨柳隄,手攀杨柳立多时。
汉儿快意歌荷叶,越女含愁舞柘枝。
月溼江花和露泫,潮摇淮树带风悲。
长亭一夜浑无寐,与空传杯更和诗。

作品评述

《淮安水驿》是宋代汪元量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淮安水驿
薄暮时分,船只停泊在杨柳修筑的堤岸上,我手攀着杨柳已经站立了很久。汉族年轻人欢快地唱着歌,歌声中荷叶轻轻摇曳,越族女子含着愁思跳着柘枝舞。月光下江花沾湿了露水,潮水摇动着淮河畔的树木,带来了凄凉的风声。整个长亭一夜都没有入眠,我与空气中传来的杯声相互呼应,更加地吟诵着诗篇。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淮安水驿的夜晚景色。诗中通过描写杨柳隄、汉儿歌唱、越女舞蹈等场景,展现了夜晚的静谧和生活的喜悦。同时,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月光、江花、潮水等意象,表达了对自然景物的感慨和思考。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融入了作者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思索,形成了一幅富有意境的画面。

这首诗的赏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描绘细腻: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了淮安水驿的夜晚景色。他运用了杨柳、荷叶、柘枝等具体形象,以及月溼江花和潮摇淮树等动态场景,使诗歌充满了生动感和画面感。
2. 对比烘托:诗中通过对比的手法,突出了不同场景的情感色彩。作者将汉儿唱歌的快乐与越女含愁的舞蹈形成鲜明对比,以此凸显了人物的情感状态。
3. 情感交融:诗中融入了作者的情感,表达了他对自然景物的喜爱和对生活的思考。长亭一夜无眠、与空气中传来的杯声和诗声相和,折射出作者内心的诗意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4. 音乐意境:整首诗的节奏感强烈,语言流畅优美,给人一种音乐般的感受。作者运用了押韵和平仄的修辞手法,使诗歌更具韵律感,增强了诗意的表达。

通过对《淮安水驿》的赏析,我们可以感受到汪元量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生活的思索。诗中的意象和情感相互交融,营造出一种富有意境的美感,使读者在阅读中产生共鸣,体味到诗歌中蕴含的深刻哲理。

作者介绍

汪元量,字大有,号水云,晚号楚狂(《湖山类稿》卷三《夷山醉歌》),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一二七六)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一二八八)出家爲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着《湖山类稿》十三卷、《汪水云诗》四卷、《水云词》二卷等(《千顷堂书目》卷二九、三二),已佚。今存刘辰翁批点《湖山类稿》五卷;清钱谦益据云间钞诗旧册辑成《水云集》一卷;今人孔凡礼增辑爲《增订湖山类稿》五卷。《南宋书》卷六二有传。 汪元量诗,第一至五卷以清干隆鲍廷博知不足斋刻《湖山类稿》、《水云集》爲底本,删去后者重出之诗。参校清吴翌凤抄本(有清顾至、黄丕烈跋,简称顾本,藏北京图书馆)、明末抄本《汪水云诗抄》一卷(有清毛扆校跋,简称毛本,藏北京图书馆)以及《诗渊》引诗等。另从《永乐大典》等书中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六卷。

诗词推荐

相逢水西境,大半鬼为人。鸟言难可解,卉服日以亲。杂绘裹头锐如岳,铁距杈丫猛相剥。掉头不应舍长呼,望见前旌乱吹角。道傍侧目窥绣斧,将前复却舌尽吐。驿亭跽进燕麦羹,饱食且忘行役苦。

一径入千岑,幽人许重寻。不逢秦世乱,未觉武陵深。石转生寒色,云归带夕阴。却愁危坐久,看尽暝栖禽。

赤日黄尘马倦行,石桥山店有官程。城头路尽千峰隔,袖里诗来两腋清。蝉杂柳风秋渐远,鹤翻松露夜还惊。欲知小吏将诗意,记取柴门剥啄声。

无数穷檐苦夜悠,一声惊散枕边愁。天家合把黄金铸,置向午头赦九州。

画戟锦车皆雅故。箫鼓留连客住。南浦春波暮。难忘罗袜生尘处。明日船旗应不驻。且唱断肠新句。卷尽珠帘雨。雪花一夜随人去。

此去欢荣冠士林,离筵休恨酒杯深。云梯万仞初高步,月桂馀香尚满襟。鸣棹晓冲苍霭发,落帆寒动白华吟。君家祖德惟清苦,却笑当时问绢心。

舍舟萧水驿程催,遥望西筠霁色开。一片乡心几行泪,楚天无数雁飞来。

过雨麴尘缲浅绿,倚风绶带娜殷红。稍知春在酒深处,尤觉日长书课中。典记误令参邓下,封囊也拟学新丰。黄去催执崆峒麦,破敌何须鹤唳风。

独立缥缈之飞楼,高视乾坤又何愁。江风萧萧云拂地,笛声愤怒哀中流。邻鸡野哭如昨日,昨日晚晴今日黑。苍皇已就长途往,欲往城南忘南北。

重入修门一见春,衰容仍是卧漳滨。归来未解累囚服,挥去真同下坂轮。痛饮久无连夜醉,白头何啻二毛新。□□□□□□□,□□□□□□□。

阴雨春三月,倦游天一隅。故难同类我,还复叹犹吾。不惑防终蔽,无闻恐遂愚。犹欣得师友,可以慰羁孤。

圣主欲东封,怜君四护戎。乡心经霸岸,诗思省豳风。旧业今成旅,朱颜已变翁。忘怀一杯酒,闲夜与谁同。

借暖冲寒不用媒,匀朱匀粉最先来。玉梅一见怜痴小,教向傍边自在开。

穷巷绝与马,衡门翳蒿莱。烦公赤墀步,踏我幽径苔。念旧昔云有,此道今微哉。俗薄风义重,稍压万古回。衣冠冒暑至,笑语带凉来。愧无一尊酒,临风相对开。乃得陪杖履,崎岖访岩隈。野寺生纲虫,长廊閴颠摧。晬容守孤殿,坐对寒炉灰。公独悄琼草,芬馨荐中怀。但念石佛古,岂顾

百里称廉吏,谁欤起釁端。州符需赋急,军饷及期难。节义扶浇俗,朝廷赠大官。邑人崇庙像,犹似发冲冠。

急雨方侵幔,斜晖忽满廊。麈清添草色,衣润省篝香。妇织将收茧,农功已下秧。诸孙入家塾,亲为授三苍。

守边无一事,坐石钓东桥。水色连山叠,泥痕上海潮。饵经沙日暖,纶动水风飘。客正思新绘,鱿鲸气莫骄。

妆阁晓寒愁独倚,蔷薇露滴胭脂水。粉绵磨镜不闻声,彩鸾影落瑶台里。镂金小合贮灯花,轻扫双蛾映脸霞。螺黛凝香传内院,猩毫染色妒东家。眼波流断横云偃,月样弯弯山样远。郎君走马游章台,惆怅无人问深浅。含情敛恨久徘徊,一脉闲愁未放开。侍女不知心内事,手搓梅子入帘来。

蕃兵入市争卖田,汉人要田蕃无钱。有田卖尽走蕃去,却引生羌来寇边。

雁外雨丝丝,将恨和愁都织。玉骨西风添瘦,减尊前歌力。袖香曾枕醉红腮,依约唾痕碧。花下凌波入梦,引春雏双鶒。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