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本觉寺问禅老

入到山房水自清,万竿修竹翠稜稜。
古潭夜印中天月,悟得无生几上乘。

作品评述

《游本觉寺问禅老》是宋代葛绍体的一首诗词。以下是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来到本觉寺的山房,清澈的水自然流淌,
修竹成林,苍翠挺拔。
古潭夜晚映照着中天的明月,
领悟到无生的境界,超越尘世的境界。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山水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在本觉寺山房中的禅修体验。诗人首先描述了山房中的水清澈自然流淌,体现了清净宁静的意境。接着,他描绘了修竹丛生的景象,修竹苍翠挺拔,给人以宁静和高洁的感觉。这里的修竹也可以象征修行者的境界,高耸挺拔的竹子寓意修行者追求高远的境界。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夜晚的古潭中倒映着明亮的月光,这景象给人以神秘、悠远的感觉。在这样的景色烘托下,诗人领悟到了无生的境界,表达了对禅宗思想的领悟。无生是佛教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表示超越生死、超越尘世的境界。诗人通过山房、水、竹、月的描绘,表达了他在禅修中对于无生境界的体悟,达到了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境地。

整首诗以清净宁静的山水景色为基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禅修境界的追求与领悟。诗中的景物形象美丽而清新,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界的思考与追求。通过这首诗词,读者可以感受到禅修的宁静与无拘无束的境界,领略到作者对于超越尘世的追求与人生意义的思考。

诗词推荐

遐不作人,天下喜乐。何以况之,鳶飞鱼躍。既勤之驾,献酬交错。利用实王,縻以好爵。

栽花傍庭砌,立木为花屋。小户虚一偏,横窗置其腹。分竹接桑蔓,尺寸引勾曲。春工直解事,夜雨频浇沃。枝条日滋荣,满架笼新绿。红浅暗香深,揖逊蔷薇服。此花名锦被,覆我四围足,比之公孙布,岂不堪华缛。自惭流落人,尚此享痴福。我欲饮其中,乱影交醽醁。拥被即长谣,傲枕

翠琰苔封韩令句,古祠巫降伏波灵。

总被利名役,机心欲算沙。舟行阻风色,客梦负年华。洲渚四五曲,渔樵八九家。江村无限好,满眼是芦花。

[姑洗为羽一奏]惟天为大,物始攸资。恭承祠祀,以报以祈。神不可度,日监在兹。有声明德,庶其格思。

析析檐前竹,秋声拂簟凉。病加阴已久,愁觉夜初长。坐拾车前子,行看肘后方。无端忧食忌,开镜倍萎黄。

细雨初收脚,飞来已溅身。固应宜瑞雪,未必困行人。酒里寒犹重,吟边语未新。更怜渠白叟,呵手诉车尘。

绵绵瓜瓞,施于中林。顾于烝尝,匪今斯今。

庙蠁灵祠属二公,齐心相望切朱宫。绿渠缭绕壖垣水,广沼清泠涨殿风。已咏应麟来五畤,仍歌翔雁杂殊翁。遥知毕事期寻胜,尚问衰羸未厌穷。

四代司空倚世劳,可嗟不肖事奸豪。妄云名字与谶合,直欲起应当涂高。

扰扰浮梁路,人忙月自闲。去年为塞客,今夜宿萧关。辞国几经岁,望乡空见山。不知江叶下,又作布衣还。

犀带金鱼束紫袍,不能将命报分毫。他时得见牛常侍,为尔君前捧佩刀。

茂林斑若锦,秀巘矗如屏。底处供登览,阑干在杳冥。

静中见万物,各各有春意。收拾入襟怀,阳和散天地。

九曲诸峰向背殊,丹青虽巧不能模。堂堂标致高如许,灵迹何须问有无。

引息度奇暑,风日正交战。淮乡六月春,嫣然担头见。香凝素囊拆,湿余清露泫。丰肤专正色,一忠百佞贱。祝融乃司花,慰我红尘面。买归一杯适,得共黄葵荐。

献岁欢声沸,清晨寒气侵。四时春是首,三日雨为霖。绿展垂杨眼,青呈芳草心。日晴仍夜雨,击壤费讴吟。

传闻黄阁守,兹地赋长沙。少壮称时杰,功名惜岁华。岩廊初建刹,宾从亟鸣笳。玉帐空严道,甘棠见野花。碑残犹堕泪,城古自归鸦。籍籍清风在,怀人谅不遐。

东君惯得花无赖。看不尽、冶容娇态。拟傍小车来,又被轻阴绐。阴晴长是随人改。且特地、留花相待。荣悴故寻常,生意长如海。

二十七年成抵用,半供忙走半闲过。挑灯又守今番岁,对酒愁听去日歌。平世及知更事少,穷身惟恐受恩多。尽情试检床头历,奈尔匆匆此夜何。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