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葛秋岩时寓能仁兰若

兰若分清隐,秋窗饱看山。
风霜双鬓老,天地一身间。
拄杖穿云去,吟囊贮月还。
诗成谁与语,时访竹林间。

作品评述

《赠葛秋岩时寓能仁兰若》是宋代黄庚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葛秋岩时居隐居,兰若分明识别。
秋窗中饱览群山美景,风霜使双鬓已斑白。
天地之间,身心合一。
拄杖翻云而去,吟咏袋中贮存月光。
诗篇完成,无人可与言语。
时光中,去探访竹林之间。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黄庚赠送给葛秋岩的时候,葛秋岩正在隐居的生活。兰若指的是一种植物,这里象征着葛秋岩的洞察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诗人透过秋窗,饱览着美丽的群山景色,感受着岁月的风霜,双鬓已经斑白。在天地之间,他感受到了身心的合一。他拄着拐杖穿云而去,吟咏的情感如同储存在袋中的月光一样宝贵。当诗篇完成时,没有人可以与他分享这种心境。然而,黄庚希望能够时不时地去探访葛秋岩的隐居之地,分享他的诗与思想。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葛秋岩的崇敬和赞美之情。诗人通过描绘葛秋岩的隐居生活和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展示了他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诗人通过使用象征手法,如兰若、风霜和月光,将自然的元素与人的情感相融合,传达了作者对葛秋岩高尚品质的赞赏和对人生的思索。

诗中描绘的葛秋岩隐居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的感悟,与宋代文人士人追求自然和心灵自由的理念相契合。诗人以自己的诗意和情感,表达了对葛秋岩的友情和对自然与人生的共鸣。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泊宁静的情调,让人沉浸在自然与人文的交融之中。

作者介绍

黄庚,字星甫,号天台山人,天台(今属浙江)人。出生宋末,早年习举子业。元初“科目不行,始得脱屣场屋,放浪湖海,发平生豪放之气爲诗文”。以游幕和教馆爲生,曾较长期客越中王英孙(竹所)、任月山家。与宋遗民林景熙、仇远等多有交往,释绍嵩《亚愚江浙纪行集句诗》亦摘录其句。卒年八十余。晚年曾自编其诗爲《月屋漫稿》。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集中有关诗文。 黄庚诗,以原铁琴铜剑楼藏四卷抄本(今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两本卷次不同,文字亦各有错譌空缺,而底本多出校本诗十余首。

诗词推荐

朱氏西斋万卷书,水门山阔自高疏。我来穿穴非无意,愿向君家作壁鱼。

秋物向摇落,客心真悄然。高风已凉夜,澹月始晴天。拂幌单綀怯,凝尘故扇捐。露华休早滴,羁鹄不曾眠。

溪岑萦绕红尘外,殿阁欹危翠霭间。我见老僧无一事,老僧更羡白云閒。

花重朝霏散,鸟啼春意深。风光自流转,行役负登临。涧水流新绿,山云卷夕阴。病容兼白鬓,漂泊此时心。

凄凄寒日洋溪流,猎猎西风送客舟。勇退端为天下计,留行谁为圣王谋。

春鸠啄晴屋,露蝉吟高枝。群物感气动,飞鸣不自知。冥心观物化,浩劫密推移。欲从扶桑翁,云间玩阳曦。

忆昨会诗酒,终日相逢迎。今来成故事,岁月令人惊。泪流红粉薄,风度罗衣轻。难为子猷志,虚负文君名。

酒边无日不团栾,独冷斋中忆旧欢。窗外一株红杏树,三年不得与君看。

紫溪镇遏旧朱门,满地芃芃欲断魂。当日告身今故纸,独遗眢井付诸孙。

圣时恩厚赐余生,日与乡闾乐太平。已弃胡床无长物,尚携拄杖有同行。新裁乌帽人争看,小摘青蔬手自烹。买得水车无用处,绝知造物相归耕。

昔年花发要人催,今日无人花自开。犹有园丁怜国色,时容闲客借看来。

惜花无计又花残,独绕芳丛不忍看。暖艳动随莺翅落,冷香愁杂燕泥干。绿珠倚槛魂初散,巫峡归云梦又阑。忍把一尊重命乐,送春招客亦何欢。

拨尽寒灰转凛然,抛书数息暖丹田。蛩吟近作胜前作,鲸吸今年减去年。薄粥聊糊鲁公口,重裘犹耸孟生肩。几时风日妍和了,乱插山花藉草眠。

烟萝穿几重,柴车倦驱驾。忽寻钟磬音,山腰得僧舍。主僧闻我来,曳杖出相迓。揖我坐虚阁,登临欠台榭。老屋数椽余,风物自闲暇。古木出云杪,遥岑来竹罅。下临一泓水,涵光冷相射。但能了此生,未遽惭大厦。我本山中人,偶失学圃稼。为米聊复留,两同僧过夏。得舟家可浮,遇竹

新见鹊衔庭树枝,黄口出巢今已飞。粟留啄椹桑叶老,科斗出畦新稻齐。田家苦作候时节,汲汲未免寒与饥。去来暴取独何者,请视七月豳人诗。

愿乘车马衣轻裘,便与颜回论不投。更得预闻夫子志,天高地下果难俦。

闻君陌上来,歌管沸相催。孤月连明照,千灯合暗开。宝装游骑出,香绕看车回。独有归闲意,春庭伴落梅。

天壤王郎,数人物、方今第一。谈笑里、风霆惊座,云烟生笔。落落元龙湖海气,琅琅董相天人策。问如何、十载尚青衫,诸缑客。易爱底,些官职。难保底,些名节。拟闭门投辖,剧谈三日。畴昔评君天下宝,当为天下苍生惜。向临分、慷慨出商声,摧金石。

姚宋为相,邪不如正。太平用事,正不如邪。

八月秋中玉律,十分月满瑶台。芳姿谪下佛宫来。疑是东方世界。黛绿旋闻香发,桃红新晕芳腮。春风满面笑容开。长似观音自在。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