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和杨公济梅花十绝

天教桃李作舆台,故遣寒梅第一开。
凭仗幽人收艾纳,国香和雨入青苔。

作品评述

诗词:《再和杨公济梅花十绝》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天教桃李作舆台,
故遣寒梅第一开。
凭仗幽人收艾纳,
国香和雨入青苔。

中文译文:
上天命令桃李花作为舆台,
特意派遣寒梅树最先开放。
依靠隐士的力量收纳厚德,
国家的芬芳和雨水都融入青苔之中。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与杨公济再次合作,赞美了梅花的美丽和它所象征的高尚品德。诗人通过以梅花比喻桃李花开来表达一种美好愿景,暗示了在国家治理中,希望有贤明的领导者能够出现,如同桃李花一样盛开在舆台之上。梅花在寒冷的冬天开放,代表着坚强和不畏艰难的精神,这也是诗人想要表达的。诗中的“幽人”指的是隐士或者有高尚品德的人,他们能够收纳和培养出高尚的美德,使国家充满芬芳和雨水的滋润,这里的雨水和国香都是比喻国家的繁荣昌盛。最后一句“入青苔”则是表达了这种美好和高尚将永久留存下来,如同雨水滋润的青苔一样。
这首诗通过婉约的笔法和寓意深远的意象,展示了苏轼在宋代文学中的才华。他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高尚品德和美好愿景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隐士和高尚人物的敬仰和赞美。整首诗描绘了一个美好的景象,寄托了诗人对国家繁荣和人民幸福的愿望。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坤元生物,公里相宣。蠲兹祀事,美报致虔。清酤芬如,灵坛岿然。酌尊奠觞,神其格焉。

花柳芳妍十日晴,五更风雨送余春。莫嫌红紫都吹尽,新绿满园还可人。

狼烟不举羽书稀,幕府相从日打围。最忆定军山下路,乱飘红叶满戎衣。

一朝别后,二地相悬。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依栏杆。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仲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秉烛烧香问苍天,六月三伏天,人人摇

此生自断天休问,独倚危楼。独倚危楼。不信人间别有愁。君来正是眠时节,君且归休。君且归休。说与西风一任秋。

南客西来话使君,涔阳风雨变行春。四邻耕钓趋仁政,千里烟花压路尘。去兽未胜除狡吏,还珠争似复逋民。红兰浦暖携才子,烂醉连题赋白蘋.

清都绿玉树,灼烁瑶台春。攀花弄秀色,远赠天仙人。香风送紫蕊,直到扶桑津。取掇世上艳,所贵心之珍。相思传一笑,聊欲示情亲。

丙夜忽窗白,披衣起凭栏。山川如昼见,松桧照人寒。孤鹤欬屋脊,群僧鼾纸单。灯前呼老佛,妙境许同观。

延福寺前亭下水,浅不容舠深没底。青林磅薄上云气,宛如翔鸾开羽翅,又如翠屏临水峙。山鸡照影空自媚,白鹭窥鱼惊不起。长官时时来隐几,殆似闻韶喜忘味。阆州城南胡可比,惜哉子美未见耳。

坚猛一时雄,犹知有谢公。王郎乳臭子,敢以婿挝翁。

社国之本,冠礼之始。福升自西,维宝之位。于著于阼,维子之闰。厥惟钦哉,敬以从事。

风梢绕檐匝,霜干当窗净。遥知素壁上,醉墨森相映。〈与可墨竹,冠绝今世。〉主

东风庭户。红满桃花树。准拟踏青南陌路。双凤绣鞋新做。秋千月挂黄昏。画堂深掩朱门。立尽花阴归去,此时别是销魂。

绣帏睡起。残妆浅,无绪匀红补翠。藻井凝尘,金梯铺藓。寂寞凤楼十二。风絮纷纷,烟芜苒苒,永日画阑,沈吟独倚。望远行,南陌春残悄归骑。凝睇。消遣离愁无计。但暗掷、金钗买醉。对好景、空饮香醪,争奈转添珠泪。待伊游冶归来,故故解放翠羽,轻裙重系。见纤腰,图信人憔悴

青衿曾诵赋,皓首始登门。意得宁论晚,心交不待言。向来期北上,可复改南辕。画地数佳政,丛谈何处村。

芝兰楚楚峙庭阶,不集寻常村裹来。新蔡门前说甘露,也应入细视庭槐。

色染莺黄,枝横鹤瘦,玉奴蝉蜕花间。铅华不御,慵态尽欹鬟。冷淡琐窗烟雾,来清供、莞尔怡颜。狂峰蝶,还须敛衽,何得傍高闲。西山。招隐处,寒云缭绕,流水回环。念风前绰约,雪后清孱。别是仙韵道标,应羞对、舞袖弓弯。怀真赏,今宵归梦,一饷许跻攀。

柳树得春风。一低复一昂。谁能空相忆。独眠度三阳。

卷书置案上,默坐初不看。侍者空堵立,湛然惟壁观。

别路吴将楚,离忧弟与兄。断云惊晚吹,秋色满孤城。信远鸿初下,乡遥月共明。一枝栖未稳,回首望三京。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