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曹子方赴福建运判

平生邺下曹公子,家世风流合有文。
横槊尚传瞒相国,紫髯不是画将军。
诏书宽大民何怨,刺史威严吏合勤。
好作楚词更下俚,云中一降武夷君。

作品评述

《送曹子方赴福建运判》是宋代张耒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曹公子来自邺城,家世显赫文雅之人。他执掌横槊,得到了相国的器重,但他的紫髯不是虚构出来的将军形象。国家的法令宽宏,人民又有何怨?刺史威严,吏员勤谨。他喜欢创作楚辞,更加亲近民间,就像云中降临的武夷君一样。

诗意:
这首诗词以送别曹子方赴福建担任运判官的场景为背景,表达了对曹子方的赞美和祝福。诗人通过描绘曹子方的家世风流、文雅才华以及得到相国器重的形象,展现了他的出色才能和为官的品质。诗人对国家法令宽大、刺史威严以及勤谨的吏员表示赞扬,并称赞曹子方喜欢创作楚辞,亲近民间。整首诗以送别的方式,表达了对曹子方的欣赏和祝福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曹子方的形象和为官的风采。诗人通过对曹子方家世、才华和受到器重的描写,展示了他的出色才能和品质。诗中的"横槊"和"紫髯"等词语,突出了曹子方的武勇和威严,表达了他在为官过程中的正直和坚定。诗人通过对国家法令的宽大和刺史的威严的赞美,呼应了曹子方的为官作风,将其视为国家的典范。最后,诗人称赞曹子方喜欢创作楚辞,亲近民间,将其与云中降临的武夷君相提并论,进一步彰显了曹子方的卓越才华和为官的人格魅力。

整首诗表达了对曹子方的敬佩和祝福之情,同时也通过对国家法制和为官风貌的赞美,展现了作者对社会秩序和公正廉洁的向往。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形象生动的描写和隐含的意境,塑造了曹子方的形象,传递了对他的赞美和祝福,在宋代文人的送别诗词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作者介绍

张耒(一○五四~一一一四),字文潜,人称宛丘先生,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生长于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爲诗文服膺苏轼,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授临淮主簿。元丰元年(一○七八),爲寿安尉。七年,迁咸平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以太学录召试馆职,歷秘书丞、着作郎、史馆检讨。元祐末,擢起居舍人。哲宗亲政,以直龙图阁学士出知润州,未几,改宣州。绍圣三年(一○九六),管勾明道宫。四年,坐党籍落职,谪监黄州酒税。元符二年(一○九九),改监復州酒税。徽宗即位,起通判黄州,迁知兖州,召爲太常少卿,出知颍州、汝州。崇宁元年(一一○二),因党论復起,贬房州别驾,黄州安置。五年,归淮阴。大观二年(一一○八)居陈州,政和四年卒,年六十一。有《柯山集》五十卷(另有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张右史文集》六十卷,《宛丘先生文集》七十六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张耒诗,前二十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柯山集》爲底本;第二十六卷至三十一卷以清光绪广东广雅书局重印武英殿聚珍版《柯山集》附录“拾遗”(陆心源辑)、“续拾遗”爲底本。参校明小草斋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草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康熙吕无隠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吕本,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旧钞本《张右史文集》(简称丛刊本)、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田毓璠校勘重印粤本《柯山集》(简称田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二、三十三卷。

诗词推荐

顺谀要领绝,书罢付函封,隸子方求益,君非卖菜傭。

曲度珠帘怀吕相,庑排红榜媚韩王。先生清隐心如水,消得编诗一放香。

槐楸阴最茂,秋晚惟空枝。今日晴无风,散步适其宜。右扶青溪杖,左挟斜川诗。石琢四腰鼓,可以休我疲。清言出正始,不杂世论卑。野僧何处来?成此一段奇。

楚宫细腰死,长安眉半额。比来翰墨场,烂漫多此色。文章本心术,万古无辙迹。吾尝期斯人,隐若一敌国。

肃肃清庙,巍巍盛唐。配天立极,累圣重光。乐和管磬,礼备烝尝。永惟来格,降福无疆。

屐齿破苔色,林塘欣共寻。水光连竹坞,山翠上衣襟。疏柳摇斜日,高梧转晚阴。娵偶休入咏,可怕兕觥深。

饯君嗟远别,为客念周旋。征路今如此,前军犹眇然。出关逢汉壁,登陇望胡天。亦是封侯地,期君早着鞭。

诞节初开七_祥。今秋仍喜十分凉。称觞堂下孙和息,备福人间寿且康。从庾岭,到章江。两州元自接封疆。儿曹此去分风月,莱彩潘舆乐未央。

闻君出宰洛阳隅,宾友称觞饯路衢。别后相思在何处,只应关下望仙凫。第九十四卷

门草深宫玉槛前,青蒲如箭荇如钱。不知红药栏干曲,日暮何人落翠钿。

陆余庆,笔头无力觜头硬。一朝受辞讼,十日判不竟。

焚香闭草庐,滞念扫无馀。世事尤宜静,交情只可疏。屈伸当视蠖,湿沫戒如鱼。暖甚一窗日,三冬宜读书。

道樾阴阴密,畦泉活活流。梨成津向润,瓜熟子相钩。

倾心小圃阳初照,束火中庭雨不沾。袅那腰支浑欲舞,好令韩偓赋香奁。

芍药樱桃两斗新。名园高会送芳辰。洛阳初夏广陵春。红玉半开菩萨面,丹砂浓点柳枝唇。尊前还有个中人。

酒旗摇曳柳花天。莺语软於棉。碎绿未盈芳沼,倒影蘸秋千。奁玉燕,套金蝉。负华年。试问归期,是酴醿后,是牡丹前。

齐眉举,彩侍紫霞卮。天上九朝凫冉冉,尊前一笑玉差差。人唱自家词。篱下菊,醉把一枝枝。花水乞君三十斛,秋风记我一联诗。留看晚香时。

所天之托半途蹉,刚把初心与岁磨。家法子孙多令器,门风文武两殊科。犹余三釜似荣矣,未拜五花如命何。自有彤编为不朽,断机那枉费工夫。

北斋有凉气,嘉树对层城。重门永日掩,清池夏云生。遇此庭讼简,始闻蝉初鸣。逾怀故园怆,默默以缄情。

霜日炫晴昼,意行春色随。平林花淡淡,荒墅草离离。竹径通幽处,山云薄暮时。壶觞情未极,飞鞚返青丝。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