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湛若水的《诫子诗》
拼音和注音
rú téng chán hú lu , suǒ dé suì wàng tiān , qǐ tè suì wàng tiā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葫芦:1.一年生草本植物,茎蔓生,叶子心脏形,花白色。果实中间细,像两个球连在一起,表面光滑,嫩时可以吃,成熟后可做器皿,也供玩赏。2.这种植物的果实。
所得:所得到的。
湛若水
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原诗
忆尔年四五,期尔为圣贤。
尔时亦不辞,冉冉岁相迁。
志学及弱冠,变化忽不然。
龙猪异其质,速利日牵煎。
如藤缠葫芦,所得遂忘天,岂特遂忘天?
于亲亦忘焉。忘亲都非子,忘天者非人。
哀哉为人子,回驾今勉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