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阴亭

惨惨秋风吹客襟,唐人遗迹宋人吟。
浮云世事多遭变,不独此亭无绿阴。

作品评述

《绿阴亭》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邓林。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绿阴亭

惨惨秋风吹客襟,
唐人遗迹宋人吟。
浮云世事多遭变,
不独此亭无绿阴。

中文译文:

凄凉的秋风吹动着游人的衣襟,
这里是唐代人的遗迹,宋代人吟咏过。
浮云般的世事多变幻,
并不仅限于这座亭子没有绿荫。

诗意和赏析:

《绿阴亭》是一首抒怀诗,通过描绘秋风吹动游人衣襟的凄凉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变迁和时光流转的感慨之情。

首句“惨惨秋风吹客襟”,以凄凉的秋风吹拂游人的衣襟作为开篇,传递出一种寂寞和凄凉的氛围。这里的“客襟”可以理解为游人的衣襟,也可以引申为游子离乡的心情。

接下来,诗人提到这座亭子是唐代人的遗迹,宋代人也曾在此吟咏。这种历史的延续与传承,使得这座亭子具有了更深的意义。它不仅仅是一座建筑物,更承载着历代文人墨客的情感和思绪。

而诗中的“浮云世事多遭变”,表达了作者对世事变迁的感叹。浮云象征着世事变幻无常,它们随风飘动,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位置。人世间的事物也如同浮云一般不停地变化,历经沧桑。这种变迁不仅仅局限于这座亭子,更是普遍存在于人世间的一种现象。

最后一句“不独此亭无绿阴”,通过对绿阴亭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于亭子本身的愿望。绿阴象征着生机和希望,作者希望这座亭子能够有绿荫覆盖,也暗示着希望人世间的事物能够有持久的美好。

整首诗以秋风和绿阴亭为象征,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历史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思考。同时,也透露出对于希望和美好的追求。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准确的语言,以及对自然景物和历史景观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与哲思。

作者介绍

邓林,字性之,号四清社友,新淦(今江西新干)人。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有《皇荂集》,萧崱、萧泰来爲之序。事见明嘉靖《临江府志》卷五。 邓林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门外水流何处?天边树绕谁家?山色东西多少?朝朝几度云遮。

海上鳌峰裹绮霞,梅仙朋旧有生涯。清眠梦落三山月,和气吹成一县华。去驾风舟寻长者,来分甑饭入吾家。待君归扫余疑膜,杯影垂弓不是蛇。

羽觞更陈,厥味清凉。饮之不烦,又有庶浆。夜未艾止,明星浮浮。顾言妥灵,灵兮淹留。

几年不见主人归,及见开时又别离。若也有花无分赏,何如休种满园池。

东床卷席罢,护落将行去。秋白遥遥空,日满门前路。

柏子烟销懒坐禅,白云半榻伴高眠。分明记得庄周蝶,飞向梅花雪涧边。

右潇湘夜雨。湘水秋更清,湘月秋更白。光辉一相荡,水月不辨色。何处洞箫声,巴陵夜归客。右洞庭秋月。

上林蝴蝶小,试伴汉家君。飞向南城去,误落石榴裙。脉脉花满树,翾翾燕绕云。出门不识路,羞问陌头人。

江城寒角动,沙洲夕鸟还。独在高亭上,西南望远山。

一泊沙来一泊去,一重浪灭一重生。相搅相淘无歇日,会教东海一时平。

早惠能言者,前生结习馀。吾闻伏生女,口授古尚书。

夜雨山草滋,爽籁生古木。闲吟竹仙偈,清于嚼金玉。蟋蟀啼坏墙,苟免悲局促。道人优昙花,迢迢远山绿。果熟无低枝,芳香入屏帷。故人久不来,萱草何离离。苦吟斋貌减,更被杉风吹。独赖湖上翁,时为烹露葵。红藕映嘉鲂,澄池照孤坐。池痕放文彩,雨气增慵堕。山翁寄术药,幸得

草满咸平古屋基,梅花几度换横枝。黄昏若看一潭月,不出林逋两句诗。

幅贴别我五周星,今日相逢眼暂明。一第男儿身自致,曾将踪跡问君平。

一路翠烟垂柳驿,满川红雨落花村。云随钓艇归渔浦,潮送沙鸥入店门。

欹眠侧耳数寒更,欲起未起心不平。何似山间浑睡足,卧看红日上窗明。

远近利民因智力,周回润物像心源。菰蒲纵感生成惠,鳣鲔那知广大恩。潋滟清辉吞半郭,萦纡别派入遥村。砂泉绕石通山脉,岸木黏萍是浪痕。已见澄来连镜底,兼知极处浸云根。波涛不起时方泰,舟楫徐行日易昏。烟雾未应藏岛屿,凫鹥亦解避旌幡。虽云桃叶歌还醉,却被荷花笑不言。

禅客归心急,山深定易安。清贫修道苦,孝友别家难。雪路侵溪转,花宫映岳看。到时瞻塔暮,松月向人寒。

红芰敷腴献笑,青山偃蹇横陈。身在水晶宫里,须信羲皇上人。

霜氯凛闺妹,严风老更癯。诗书谓有子,门户可无夫。鶵凤横秋鹗,孤鸾啼夜乌。长松有风雨,枯草但平芜。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