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元末明初王祎的《感兴四首(其二)》
拼音和注音
jī xué fù jī wén , jiāng yǐ dài gēng zhī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耕织:耕种纺织。犹言农桑。
代耕:代耕dàigēng∶指以农耕之外的职业为生,如以舌代耕等[helptocultivate;cultivatelandforsb]农业合作化之前,替缺乏劳力的农户耕种拖拉机站用机器代别人耕作
王祎
王祎(yī)[公元一三二一年至一三七三年](一作袆),字子充,义乌来山人,后依外祖父居青岩傅。生于元英宗至治元年,卒于明太祖洪武五年,年五十二岁。幼敏慧。及长,师柳贯、黄溍,遂以文章著名。太祖召授江南儒学提举。后同知南康府事,多惠政。洪武初,诏与宋濂为总裁,与修元史。书成,擢翰林待制。以招谕云南,死于节,谥忠文。祎著有《王忠文公集》二十四卷,及大事记续编,《四库总目》又曾重修革象新书,并传于世。
原诗
妇工务蚕桑,农力勤稼穑。
人理此其本,庶用给衣食。
丈夫生事疏,壮大转穷阨。
积学复积文,将以代耕织。
艺成无所售,抚卷空太息。
千载尚可期,岂忧寒饥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