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十五首

遍地残红春去也,拍天涨绿兴悠哉。
道人觅甚安心法。
达磨当时带不来。

作品评述

这首诗词是宋代释宝印所作的《偈颂十五首》之一。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遍地残红春去也,
拍天涨绿兴悠哉。
道人觅甚安心法,
达磨当时带不来。

译文:
春天已过,满地残留的红花凋零,
天空湛蓝,绿色蔓延,景象宜人。
道人正在寻求一种内心的安宁法则,
达摩当年也无法带来这份心境。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春天凋零和自然的繁荣来表达对内心平静和宁静的追求。作者观察到春天的离去,感叹花朵凋零的景象,但与此同时,他也欣喜地看到大自然中新的生机和绿意。在这个景象的启发下,他开始追求一种内心的安宁和平静。然而,即使是达摩这样的智者,也无法直接带来这种状态,因为它需要个人自我探索和领悟。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思考和对生命的感悟。首句描述了春天的离去,残留的红花象征着短暂的美好,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接着,诗中的"拍天涨绿兴悠哉"表现出新的生机和自然的繁荣,给人一种宁静和欣慰的感觉。在第三句和第四句中,作者提到了道人在寻求内心平静的法则,但也指出这种状态并非轻易可得,即使是达摩这样的智者也不能直接带来。这种观点表明了作者对内心探索的重视和对修行的认识。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内心平静和修行的追求。作者意识到真正的内心宁静需要个人的努力和领悟,而不是外在的因素可以直接带来。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启发读者思考人生的意义和内心的平静。

作者介绍

释宝印(一一○九~一一九一),字坦叔,号别峯,俗姓李,嘉州龙游(今四川乐山)人。少从德山院清素得度具戒,听《华严》、《起信》,既尽其说,弃依密印于中峯。会圆悟归昭觉,留三年。后南游,谒佛性泰、月庵果、草堂清。晚至径山,谒大慧宗杲禅师。大慧南迁,乃西还。后再出峡,住保宁、金山、雪窦。孝宗淳熙七年(一一八○),敕补径山,召对选德殿。光宗绍熙元年十二月卒,年八十二。謚慈辩。爲南岳下十六世,华藏密印安民禅师法嗣。事见《渭南文集》卷四○《别峯禅师塔铭》,《嘉泰普灯录》卷一九、《五灯会元》卷二○、《补续高僧传》卷一○有传。今录诗三十九首。

诗词推荐

田田荷叶大湖西,千队鸳鸯掠水低。却似吴娘机上见,绿罗初{?聂}锦茸齐。

不下珠帘怕燕瞋。旋移芳槛引流莺。春光却早又中分。杏火无烟然绿暗,梨云如雪冷清明。冶游天气冶游心。

春风庭院少迟留,烂熳红英带雨羞。最是花边情绪恶,看花狼藉为花愁。

几年禅月閟灵栖,石磴崩摧仅可梯。谁遣诗人来借住,自应无饭只羹藜。

筑屋俯平湖,百顷风漪涟。湖底行白云,湖外横青山。仙官踏两凫,游戏来人间。清都在天上,欲去懒著鞭。百里可盘薄,苦无敲朴喧。试出持蟹手,为民奏鸣弦。潘郎儿辈尔,栽花作春妍。渊明未甚高,料理种秫田。卷箔坐绳床,香吐一缕烟。白鸟入空蒙,飞鸿度云边。个里不着愁,心与

伐性戕生岂一端,暮年赢得是衰残。齿牙零落畏大胾,毛发萧疏便小冠。惜日每惊新历换,怯寒尚觉弊庐宽。华山阻绝岷山远,安得冥鸿借羽翰?

仅老相从五十朞,来瞻遗塔我心悲。当时旧话无人说,空有门前洗钵池。

去年十月吉,四山戎马交。携家走万壑,惟恐草莽凋。今日复此日,回睇龙舒高。青黄杂远树,丹碧暧微霄。黄华一斗酒,慰此两足劳。念兹一釜内,触之成烂焦。我穷天所怜,怀水解郁陶。冥心听回斡,聊以永今朝。

炼汞烧铅四十年,至今犹在药炉前。不知子晋缘何事,只学吹箫便得仙。

中原野龙斗未休,两虎私斗真龙忧。雌虎哮风雄虎避,龙颜一开天为霁。君不见邯郸虎斗龙不知,关中祖龙不敢欺,当时岂复争雄雌?

满院泉声水殿凉,疏帘微雨野松香。东峰下视南溟月,笑踏金波看海光。

寒木萧萧,寒汀渺渺。船尾插竿童子閒,船头推篷天欲晓,雁雁斜飞起衰草。颇记江湖独宿时,一梦十年看未了。

孤城寂寂枕江湄,万室烧余事可悲。故老归来泣环堵,行人竚立问遗基。年华只觉凋容鬓,花鸟何曾管乱离。依旧汉傍春事好,野桃开尽暖风迟。

谿水碧于草,潺潺花底流。沙平堪濯足,石浅不胜舟。洗药朝与暮,钓鱼春复秋。兴来从所适,还欲向沧洲。

铸得千秋镜,光生百炼金。分将赐群后,遇象见清心。台上冰华澈,窗中月影临。更衔长绶带,留意感人深。

白氏草堂元自葺,陶公三径不教荒。青蕉雨後开书卷,黄菊霜前碎鹄裳。落日看山凭曲槛,清风谈道据胡床。此来遂得归休意,却莫翻然起相汤。

若稽古至三万,道德经亦五千。俗学见皮肤止,圣处非口耳传。

万里汀洲上,东楼欲别离。春风潮水漫,正月柳条寒。旅逸逢渔浦,清高爱鸟冠。云山宁不起,今日向长安。

节物惊心两鬓华,东篱空绕未开花。百年将半仕三已,五亩就荒天一涯。岂有白衣来剥啄,一从乌帽自欹斜。真成独坐空搔首,门柳萧萧噪暮鸦。

中山保塞两穷边,卧治雍容已百年。顾我迂愚分竹使,与君谈笑用蒲鞭。松荒三径思元亮,草合平池忆惠连。白发归心凭说与,古来谁似两疏贤。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