绀圃即事

小居在旷野,寂无尘俗想。
疏钟深夜闻,六根泻清响。
昼读天竺书,幽窗思忽晃。
犬吠桃花阴,麦浪人来往。
最爱晚雨晴,空林返照爽。

作品评述

《绀圃即事》是一首明代的诗词,作者是紫柏大师。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绀圃即事
小居在旷野,寂无尘俗想。
疏钟深夜闻,六根泻清响。
昼读天竺书,幽窗思忽晃。
犬吠桃花阴,麦浪人来往。
最爱晚雨晴,空林返照爽。

中文译文:
蓝色花园的即景
我小居于辽阔的野外,宁静中没有尘世的牵挂。
深夜里听到敲击疏钟的声音,六根感觉明净而响亮。
白天阅读天竺的书籍,幽窗之间的思绪瞬间闪现。
狗吠声在桃花的阴影中回荡,麦浪里人们来来往往。
我最喜爱晚雨过后的晴空,空旷的林间阳光明媚。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居住在辽阔野外的小居,远离尘世的喧嚣,享受着宁静和清净。诗中以寥寥数语勾勒出一幅宁静景象,展现了作者内心深处的宁静和静思之境。

诗的开篇,“小居在旷野,寂无尘俗想”,表达了作者远离尘世纷扰的心境,居住在荒野之中,不受尘世烦恼的干扰。接着,“疏钟深夜闻,六根泻清响”,通过听到深夜敲击疏钟的声音,使得作者的六根(诸根,即五官和意识)感觉变得明净而响亮,暗示作者在宁静中获得了心灵的净化和觉醒。

诗的后段,“昼读天竺书,幽窗思忽晃”,描述了作者白天阅读天竺(印度佛教圣地)的书籍,幽窗之间的思绪忽然闪现,显示出作者在宁静的环境中寻求心灵的思考和启迪。然后,“犬吠桃花阴,麦浪人来往”,将狗吠声在桃花阴影中回荡和麦浪中人们来来往往的景象描绘出来,与作者的居所形成对比,进一步突出了作者远离尘嚣的宁静之境。

最后,“最爱晚雨晴,空林返照爽”,表达了作者最喜欢晚雨过后的晴空,以及空旷的林间阳光明媚的景象,这里也可以理解为作者对自然景物的喜爱和对自然的融入。

整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描述,展示了作者在宁静和清净中寻求心灵的宁静与启迪的心境,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然环境的追求。这种追求宁静与自然的生活态度,在喧嚣纷扰的尘世中显得格外珍贵和可贵。整首诗以简洁、清新的语言描绘出作者的心境,使读者感受到一种宁静和悠然自得的氛围,同时也引发对人与自然、心灵与宁静的思考。

诗词推荐

人生百岁未易满,我已五十仍加三。异县长怜九月九,故园远在南山南。绿尊青眼旧相得,黄菊白头还好簪。明晨汝辈早同出,脚力跻攀吾尚堪。

绿柳桥头旧酒炉,几番舣棹劳篙夫。恍疑风撤青帘去,敲尽荆扉闭不酤。

雁字鳞差印碧空。淡云萦缕媚遥峰。悠扬舒卷逐西风。烟锁绿杨深院静,花前寓意劝金钟。凤箫一曲月明中。

穿凿须当二九深。甘泉自有应清吟。更祈治病名丹井,相称山侗普济心。人听劝,作知音。重阳妙趣好追寻。紫芝气焰生形象,碧眼真如上宝

午梦初回理旧琴,竹炉重炷海南沉。茅檐三日萧萧雨,又展芭蕉数尺阴。

乾道癸已冬,此邦我经行。郁修气未殄,千家真赤城。来访临海令,瓦砾纷纵横。翘然三尺高,问是戒石铭。徘徊重太息,更闻愁叹声。试询来者谁,共言令姓彭。我时语傍人,此邑其将兴。迨予来赘倅,客馆方暂停。夜闻箫鼓沸,听事先落成。起望轮奂美,壮观耸连甍。百堵日以作,斧斤

人生贵适意,穷达奚卟论。此意君能知,方喜吾道存。于心既莫逆,彼此俱忘言。胡为又当别,谁能不消魂。

寺前山远古陂宽,寺里人稀春草寒。何事最堪悲色相,折花将与老僧看。

野寺埋荒草,浮屠出近郊。松声来葆乐,竹影乱旗梢。地僻钟鱼响,庭空燕雀巢。断崖流涧远,隐隐下山坳。

湖南采莲花,湖北采莲叶。回头见郎来,低头理双楫。

闻道监中霤,初言是大祠。很傍索传马,偬动出安徽。卫司无帟幕,供膳乏鲜肥。形容消瘦尽,空往复空归。

雨晹时若赖君侯,万室欢呼庆有秋。不论高原并下隰,民间稌黍一时收。

莺吟翠屏。帘吹絮云。东风也怕花瞋。带飞花赶春。邻娃笑迎。嬉游趁晴。明朝何处相寻。那人家柳阴。

儿父临刑曾大呼:我今就义亦从容。寄语天涯小儿女,莫将血恨付秋风。

垂垂瘦萼泫微霜,剪剪纤英锁暗香。金雀钗头金蛱蝶,春风傅得旧宫妆。

十五日已前,一冬二冬,叉手当胸。十五日已后,背手抽金镞,翻身控角弓。正当十五日,风从虎兮云从龙,抬眸鹞子过辽东。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地旷风号木,天高日脱云。村名步头换,县界驿前分。蒿艾春侵路,鸡豚暮识群。敲门就炊爨,一饭敢忘君?

黕黕云如涌,淙淙雨若倾。骤翻银汉浊,匀洒玉绳明。雷怒无停势,风豪有遏声。危楼已初伏,犹谓裌衣轻。

弄日临溪坐,寻花绕寺行。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