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吴晞远

官路声名二十年,江乡旧仰贰车贤。
推将事业归尘外,收得功夫到酒边。
解榻几闻招隐士,炷香终日对韦编。
公朝况是登耆哲,早晚蒲轮稳著鞭。

作品评述

《寄吴晞远》是宋代祖秀实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官路声名二十年,
江乡旧仰贰车贤。
推将事业归尘外,
收得功夫到酒边。
解榻几闻招隐士,
炷香终日对韦编。
公朝况是登耆哲,
早晚蒲轮稳著鞭。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祖秀实二十年的官场生涯和对友人吴晞远的寄语。诗中描绘了作者在官场上的辛劳和追求声名的经历,以及对吴晞远的敬佩之情。

首节写出了作者在官场上走过的二十年,意味着作者在官场中历经沧桑和努力追求,积累了一定的声名和地位。

第二节表达了作者对吴晞远的仰慕之情。江乡指的是吴晞远的故乡,作者在官场上仰慕他的才能和品德,将他比喻为贤能之士。

接下来的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作者希望抛开官场的事务,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把心思收敛到与友人共饮的酒宴之中。

第四节描述了作者在隐居生活中的情景。作者在床榻上聆听招揽隐士的消息,整日与书籍为伴。这里的韦编指的是古代书籍的装订,表示作者沉浸于阅读之中。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吴晞远的期望。公朝指的是朝廷,登耆哲表示吴晞远有望成为耆老和贤者,早晚能够稳定地驾驭政治的轮舆,象征着吴晞远有望在官场上取得更大的成就。

总体来说,这首诗词以自身的经历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的看法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赞美和期望。诗词既有对过往的回顾,又有对未来的展望,既抒发了作者对官场的疲惫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又表达了对友人吴晞远的敬佩和祝福之情。

诗词推荐

诸公争谈诗,健舌秋河倾。袖手但兀坐,欲语不敢声。独喜圆颅师,嗜好与我并,相见不言他,古律同细评。爱惜丈八矛,徐攻刘长城。向人勿浪出,三年戎飞鸣。

山椒亭榭适徘徊,病膜烦襟斗顿开。若有尘埃何处隔,此中自是少尘埃。

炎祚开中叶,龙翔自有真。挥戈回日照,洗甲挽天津。立极乾坤正,循环雨露新。嗣皇能继志,诗为武功陈。

故人能下榻,为喜客相过。不住夜泉滴,常疑春雨多。风来琴自响,冰合砚难磨。明日还分袂,羁吟谁共哦。

龙津剑窟古南州,阁势横空占上游。山色镇留春色在,水光长带宝光浮。

乡树湘云外,行辕楚塞东。不辞淹拔萃,聊欲辨无同。暝紫生寒岫,疏丹点暮枫。登楼有归讯,为附北归鸿。

玉界琼田处处村,群山缭白晓云昏。圣君缟素天垂应,三白飞花奉至尊。

老矣书无分,居然眼有花。墨兵非死友,陆諝且生涯。雪後霜逾劲,吟边帽只斜。小儿知我懒,夜诵故諠哗。

谗口安能作祸基,吾曹兴废岂无时?向来何事令公怒,问著渠侬自不知。

白莲种山净无尘,千古风流社里人。禅律定知谁束缚,过溪沽酒见天真。

竹窗闻远水,月出似溪中。香覆经年火,幡飘后夜风。性昏知道晚,学浅喜言同。一悟归身处,何山路不通。

新安非欲枉帆过,海内如君有几何。醉里别时秋水色,老人南望一狂歌。

左辅沙如水,长春柳未匀。精神迎刺史,景物为行人。羃轣梁山外,飘流洛水滨。十年门下客,依旧困泥尘。

良宵出户庭,极目向青冥。海内逢康日,天边见寿星。临空遥的的,竟晓独荧荧。春后先依景,秋来忽近丁。垂休临有道,作瑞掩前经。岂比周王梦,徒言得九龄。

云门一曲,彻髓彻骨。霁雪千峰,寒梅破萼。啐啄公子,风流鸣木。

近来吾道少,恸哭博陵君。直节岩前竹,孤魂岭上云。缙绅传确论,丞相取遗文。废却中兴策,何由免用军。

画闻与画见,巧拙不同科。譬如未入蜀,想像图岷峨。可以欺他人,不可欺东坡。又如写神女,瞥然巫山阿。宋玉一点笔,眸子横清波。上党太行山,怀孟逾黄河。水落天井关,长剑垂新磨。昌黎寻李愿,借车方口过。劈斫开崖壁,巨扁侔斧戈。荆浩家其间,烟霞恣麾呵。亲见胜剽闻,胸次

大信斡运,星明环周。三时不害,黍稷盈畴。克诚致享,品物咸羞。礼成乐变,锡祚贶休。

蟠木离奇愧豫章,几年封植荷恩光。石渠久缀英髦后,金没深惭学识长。御墨奎文瞻列圣,雷尊篆鼎备三王。愿言夜德酬荣遇,宁复矜才似智囊。

千门今夜晓初晴,万里天河彻帝京。璨璨繁星驾秋色,棱棱霜气韵钟声。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