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末清初彭孙贻的《下天竺》
拼音和注音
xī shēng xiāo sè liú xiān lài , shān sè xū wú yōng fǎ tá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萧瑟:(拟)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②(形)形容景色凄凉。[近]萧条。
山色:山的景色。
虚无:(形)有而若无,实而若虚,道家用来指“道”(真理)的本体无所不在,但无形象可见。
法堂:法堂fǎtáng∶旧时指官吏审案的公堂∶说佛法的场所。
彭孙贻
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原诗
初入名蓝即道场,便从下界得清凉。
溪声萧瑟流仙籁,山色虚无拥法堂。
月满大悲空里相,云开补处寂中光。
浮生趣尽凭谁忏,一为天亲礼梵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