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三十八首

连雨初晴九月一,日头依旧东边出。
照见五蕴皆空,衲僧参学事毕。
一尺水,一丈波,谢郎船上唱山歌。

作品评述

《偈颂三十八首》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释如净。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连绵的雨过后,九月的一天,天空初露晴朗,太阳依然从东方升起。阳光照耀下,显现出五蕴皆为空无的真相,衲僧完成了参学的一切事务。一尺水中,却有波涛汹涌,谢郎站在船上唱着山歌。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人物活动,抒发了释如净对于生命和现实的思考。雨过天晴的景象象征着困境过后的希望和明亮,太阳的升起代表着新的开始。作者通过描述阳光下的景象,表达了一种超越世俗的境界,即五蕴皆为空无的真理。这种觉悟使得衲僧在参学过程中能够顺利完成种种事务,达到一种超越物质的境地。

诗词的最后两句描述了一尺水中的波浪汹涌,以及谢郎站在船上唱山歌的情景。这种景象与前文所表达的超越现实的境界形成对比,暗示了生活中矛盾和不确定性的存在。尽管存在挫折和困境,但人们仍然可以通过欢乐和歌唱来面对生活的挑战。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生命和现实的深刻思考,展示了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境界。通过自然景象和人物形象的描绘,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表达了对于生活中困难和挫折的坚韧面对。整体上,这首诗词蕴含着禅宗思想,引导读者思考生命的意义和超越物质的境界。

作者介绍

释如净,字长翁(《中国佛学人名辞典》),俗姓俞,明州苇江(今浙江宁波)人。初自芙蓉山至明州雪窦山谒智鑑禅师,相侍十五年。宁宗嘉定三年(一二一○)受请住建康府清凉寺。迁台州瑞巖寺、临安府净慈寺、庆元府瑞巖寺,再住净慈寺。晚受诏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爲青原下十六世,雪窦智鑑禅师法嗣。约卒于理宗宝庆间,行脚四十余年,卒年六十六(《语录·辞世颂》)。有《天童如净禅师语录》二卷、《天童如净禅师续语录》一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续语录》及所附《观音导利兴圣宝林寺入宋传法沙门道元记》。 如净诗,以辑自《语录》、《续语录》者依原卷次编爲三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太一真人隐翠霞,早年曾降蔡经家。羽衣使者峭于鹤,鸟爪侍娘飘若花。九鼎栏杆窥马齿,三山窕窈步云涯。时因弟子偷灵药,散落人间驻物华。

绿杉野屋,落日气清。脱巾独步,时闻鸟声。鸿雁不来,之子远行。所思不远,若为平生。海风碧云,夜渚月明。如有佳语,大河前横。

绿树满褒斜,西南蜀路赊。驿门临白草,县道入黄花。相府开油幕,门生逐绛纱。行看布政后,还从入京华。

世上无穷事,生涯莫废诗。何曾好风月,不是忆君时。

野鸭冲天捉对飞,几人归去路岐迷。正穿稠密芦千管,奇遇浑圆玉一堆。明日壶觞端午酒,此时包裹小丁衣。数来三十多三个,一路欢呼满载归。

菖蒲叶叶知多少。惟有个、蜂儿妙。雨晴红粉齐开了。露一点、娇黄小。早是被、晓风力暴。更春共、斜阳俱老。怎得香香深处,作个蜂儿抱。

茜马渡泸水,北来如鸟轻。几年朝凤阙,一日破龟城。此地有征战,谁家无死生。人悲还旧里,鸟喜下空营。弟侄意初定,交朋心尚惊。自从经难后,吟苦似猿声。

湖上春风散客愁。芳洲烟景记曾游。人家浑似玉溪头。杨柳青旗酤酒市,桃花流水钓鱼舟。红尘鞍马几时休。

吾生如蠹鱼,亦复类熠燿,一生守断简,微火寒自照。区区心所乐,那顾世间笑;闭门谢俗子,与汝不同调。

村村桑暗少桑姑,户户麦丰无麦奴。又是一年春事了,缫丝捣麦笑相呼。

闻道常年会,尚书领客来。公能哦旧句,我恨阙初陪。郁胡云峰南,苍苍石磴苔。人亡与节逝,已矣两裴回。

佛眼觑不得,祖师提不起。石裂崖崩,掀翻到底。不风流处更风流,也是波斯入闹市。

持经不自夸,白玉本无瑕。若还更道会,碓觜却生花。

冰壶凝皓彩,水殿漾轻涟。绣茧夸新巧,萦丝喜续年。

湖上织罗收,天边夕蟾映。皎洁银界宽,虚明佛心定。可爱不可持,乾坤共孤影。

把酒问花,茧栗梢头,春今几何。笑身居近侍,阶翻万玉,面B365菩萨,髻拥千螺。一一牙签,英英碧字,占定花间甲乙科。归来也,傍紫薇吟处,揉作阳和。祗今花事无多。看几许风烟付与他。待围将翡翠,怕蜂粘粉,织成云锦,遣凤衔梭。谁翦并刀,赠之燕玉,莫负双娥娇溜波。花应道

自耕不要从人得,知在卢南第几街。吴地于今说佳丽,浙人自昔巧安排。包容花竹春留巷,谢遣蒲荷雪满涯。必想新园名字出,故时台馆半沉埋。

危楼高架泬寥天,上相闲登立彩旃。树色到京三百里,河流归汉几千年。晴峰耸日当周道,秋谷垂花满舜田。云路何人见高志,最看西面赤阑前。

西天四七,唐土二三。天下老和尚,的的相承,不容眨眼,老德山因甚拆却佛殿。

十千沽酒冶游郎,日指桃林是醉乡。花下停车莺语乱,蹊边拾翠燕泥香。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