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愤

黄叶冷飕飕,临风搔白头。
江湖无老伴,天地有新愁。
橐禁行鸳晓,榆关战马秋。
平生忠孝意,到死不能休。

作品评述

《书愤》是苏泂所作的一首宋代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黄叶冷飕飕,临风搔白头。
这里描绘了萧瑟的秋景,黄叶飘零,风凉逼人。主人公在风中搔动着他的白发,表达了他内心的愤懑和无奈。

江湖无老伴,天地有新愁。
这两句表达了主人公在江湖中的孤独和无助。他失去了曾经的伴侣,而现在又面临着新的困扰和忧虑。

橐禁行鸳晓,榆关战马秋。
这两句描写了主人公身处的环境。橐宦的官员行走在黎明时分,而榆关的战马在秋天里嘶鸣。这些景象象征着社会的腐败和战乱,使主人公更加苦恼。

平生忠孝意,到死不能休。
这两句表达了主人公对忠孝的坚持。他立志忠于国家,孝顺父母,即使面临死亡的威胁,也决不退缩。

《书愤》通过描绘秋景和主人公的内心世界,表达了他对社会和个人命运的不满和愤懑。他面对江湖的孤独,社会的腐败和战乱,仍然坚持着自己的忠诚和孝顺,展现出了一个忠于信仰和价值观的人物形象。这首诗词情感深沉,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社会困境的思考和对人生意义的追寻。

作者介绍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産》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着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柟、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余。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余》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泠然斋诗集》八卷。 苏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有关史籍。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接影武昌城,分行汉南道。何事闲门外,空对青山老。

独树幽花明屋角,顿惊门户有光辉。向来荒草几埋径,今日行人欲叩扉。

月光波影寒相向。借团团、与做长壕样。此老南楼,风流可想。殷勤冰彩随人上。欲同次道倾家酿。有兵厨、玉盎金波涨。云外归鸿,烟中飞桨。五湖秋兴心先往。

帆腰风便得归程,天末层云暗又明。浅色鸡儿深色草,知谁教汝唤诗成。

大凡人意易为骄,双榼何如水一瓢。亦恐孟光心渐侈,自兹微厌紫芝苗。

三日钱塘海不波,子婴系组纳山河。兵临鲁国犹弦诵,客过殷墟独啸歌。铁马渡江功赫奕,铜人辞汉泪滂沱。知章喜得黄冠赐,野水閒云一钓蓑。

手调鼎剂作清凉,不秘千金肘后方。閒数岭云松自翠,卧听梅雨药初香。三山梦断黄粱熟,一迳莓封白日长。我欲从公结幽隐,不干泉石解膏肓。

房十三春未央。沙暖鸳鸯堤下上。烟轻杨柳丝飘荡。佩瑶弃置洛城东,风流云散空相望。相望。楚江上。萦水缭云闻妙唱。龙沙醉眼看花浪。正要风将月傍。云车瑶佩成惆怅。衰柳白须相向。

无计留君住,应须绊马蹄。红亭莫惜醉,白日眼看低。解带怜高柳,移床爱小溪。此来相见少,正事各东西。

识见先几炳蔡著,艰难国事虑阽危。龟山如用求得半,君实未亡犹可为。人渺江涛已如此,公骑箕尾欲何之。门生老病丹心折,伫立空山有所思。

湖海三年隔,相逢塞路中。黄金酌卯酒,白发对春风。所愿乖平日,何知即老翁。悠悠越溪水,好在钓鱼筒。

一饭尚怀感,况攀高桂枝。此恩无报处,故国远归时。只恐兵戈隔,再趋门馆迟。茅堂拜亲后,特地泪双垂。

不复微云滓太清,浩然风露欲三更。开帘一寄平生快,万顷空江著月明。

拂水竞何忙,傍檐如有意。翻风去每远,带雨归偏驶。令君裁杏梁,更欲年年去。

龙君鼎鼎出云关,分祀仙宫佛刹间。两月更无涓滴雨,问君何日可还山。

能吏今非少,纯儒古亦稀。斯人胡不寿,吾道岂其非。才自堪时用,心难与义违。九原无起日,谁复可同归。

崒峍浮图插翠微,长连山影浸江湄。地高直见海穷处,天近先知日上时。香绕五云宫里梦,墨浓千佛顶头诗。无风最喜铃相语,切莫丁宁说秀支。

夜上九潭谁是伴,云随飞盖月随杯。明年尚作三川守,此地兼将歌舞来。

桃李待日开,荣华照当年。东风动百物,草木尽欲言。枯枝无丑叶,涸水吐清泉。大力运天地,羲和无停鞭。功名不早著,竹帛将何宣。桃李务青春,谁能贳白日。富贵与神仙,蹉跎成两失。金石犹销铄,风霜无久质。畏落日月后,强欢歌与酒。秋霜不惜人,倏忽侵蒲柳。

柔橹咿哑画鹢东,翛然清兴不知穷。新秋草树轻凉外,落日帆樯远思中。人事感心怀素友,年华催鬓作衰翁。江湖旧约今仍负,肠断从南万里风。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