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和宣甫叔父迁谪过都见寄

解组纵戎五筦城,壮谋期欲荡蛮腥。
数奇不意同飞将,肺腑何因学卫青。
报国有心犹慷慨,谪官无闷但沈冥。
竹林此日重相过,高论时欣侧耳听。

作品评述

《次韵和宣甫叔父迁谪过都见寄》是苏颂创作的一首诗词,描绘了他与宣甫叔父在京城相遇的情景。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解组纵戎五筦城,
解组纵戎五筦城,指的是苏颂担任解组使者,统领五个军事管辖区。这里用“戎五筦城”来象征苏颂的军事才能和军事统御能力。

壮谋期欲荡蛮腥。
这句诗意充满豪情壮志,表达了苏颂的雄心壮志,他希望能够消除边疆上蛮族的侵扰,实现国家的安定。

数奇不意同飞将,
这句诗描绘了苏颂与宣甫叔父在都城相遇的情景。苏颂在诗中称赞了宣甫叔父为“奇将”,意指他的才能非凡,而这次相遇却是意外的,暗示着他们的心志相投。

肺腑何因学卫青。
这句诗表达了苏颂对宣甫叔父的景仰和钦佩。他问自己为什么不能像古代名将卫青一样,有着坚定的决心和奋发向前的精神。

报国有心犹慷慨,
这句诗表达了苏颂报效国家的决心和慷慨心志。他愿意为国家奉献自己的才智和力量。

谪官无闷但沈冥。
这句诗描述了苏颂被贬谪官的境遇。虽然身处谪宦之中,但他并不感到闷闷不乐,而是深思熟虑,默默耕耘,暗示了他在逆境中的才华和坚韧。

竹林此日重相过,
这句诗描绘了苏颂与宣甫叔父在竹林中再次相遇的情景。竹林被视为清雅的象征,暗示了两人高尚的情操和学识。这次相遇对他们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高论时欣侧耳听。
这句诗表达了苏颂对宣甫叔父高深的学问和见解的赞赏。他愿意倾听宣甫叔父的高论,表示对他的尊敬和学习之心。

这首诗词展示了苏颂对宣甫叔父的景仰和钦佩,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国家的报效之心和对逆境的坚韧不拔。诗中运用了壮志豪情的描写手法,展示了苏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同时,通过竹林相遇的情景,也呈现出两人学识高尚的形象。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苏颂表达自己情感和思想的作品。

作者介绍

苏颂(一○二○~一一○一),字子容,本泉州同安(今属福建)人,以父绅葬润州丹阳(今属江苏)而徙居,遂占籍丹阳。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清王捷南《福建通志稿·苏颂传》)。皇祐五年(一○五三),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嘉祐四年(一○五九),迁集贤校理,充编定馆阁书籍官。六年,出知颍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三司度支判官。四年,出爲淮南转运使。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擢知制诰。二年,因奏事不当免。四年,出知婺州,移亳州。七年,授秘书监、知银臺司,未几,出知应天府、杭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权知开封府,坐治狱事贬知濠州,改沧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诏判吏部,寻充实录馆修撰兼侍读。四年,迁翰林学士承旨。五年,除右光禄大夫、守尚书左丞。七年,拜左光禄大夫、守尚书右僕射兼中书侍郎。八年,罢爲观文殿大学士、集禧观使。復知扬州。绍圣四年(一○九七),以太子少师致仕。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卒,年八十二。有《苏魏公文集》七十二卷(其中诗十四卷),由其子于宋高宗绍兴九年(一一三九)编成,流传至今。事见本集卷五《感事述怀诗》自注、《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三○宋曾肇撰《苏丞相颂墓志铭》。《宋史》卷三四○有传。 苏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苏魏公文集》爲底本,校以丁丙八千卷楼本(简称丁本,藏南京图书馆)、清道光间孙苏廷玉刻本(简称道光本)、北京图书馆藏清钞本(简称钞本)等。丁本较底本多四首诗,依原次编入集中。底本卷二八中的乐章、春帖子、口号及新辑集外诗一首,编爲第十五卷。

诗词推荐

兵书一箧老无功,故国郊扉在梦中。藤蔓覆梨张谷暗。草花侵菊庾园空。朱门迹忝登龙客,白屋心期失马翁。楚水吴山何处是,北窗残月照屏风。

百战赋归来,言游匡山麓。爱此崎山,状如於菟伏。摩挲舒长啸,狂飙振林木。国难今方殷,国仇犹未复。禹迹遍荆榛,恐汝眠难熟。何当奋爪牙,万里飞食肉。

城坳水转见山穷,一壑平分置此翁。粉堞丹崖排闼上,朱阑绿浪到门中。言公巷北春泉黑,老子祠西夕气红。认取主人巢屋去,不知城市与新丰。

墨妙初看眼自明,诵诗还见五言城。不惟喜获吾党士,要是未忘山谷盟。我亦可怜耽句癖,君其勉力振家声。只今此道寒如水,莫以微官取重轻。

吹破残烟入夜风。一轩明月上帘栊。因惊路远人还远,纵得心同寝未同。情脉脉,意忡忡。碧云归去认无踪。只应会向前生里,爱把鸳鸯两处笼。

江上筑台遗世尘,堂上虚白见天真。丹心许国平生事,皓道还家自在身。水树芬馨怜茝蕙,雪轩颜色爱松筠。清时解绂端荣佚,不独贤哉咏古人。

江海悠悠雪欲飞,抱书空出又空归。沙头人满鸥应笑,船上酒香鱼正肥。尘土竟成谁计是,山林又悔一年非。平生万卷应夫子,两世功名穷布衣。

玉徽十三,维以寓声。支郎何心,写脂粉情。汉冢春青,塞霜晓白。千年之悲,表此遗墨。

仙衣云样拂轻缁,林下神情特地宜。妒妇津头风恐急,坏妆聊为变冰姿。

涂山女德茂,京室母才难。具美多前志。余光永後观。遗衣迁馆御,祖载出宫菆。终始神孙孝,长留万国欢。

秋雨里。目断一溪烟水。隐隐人家疏树底。渡头灯火起。风弄远汀蒲苇。香冷虚堂窗几。陡觉夜凉侵翠被。好怀今有几。

独立徘徊意若何,羊车声已过銮坡。黄金屋里春风面,不及芭蕉雨露多。

星坠寝门夕,歌兴梦奠时。骑箕良弼去,罢社国人悲。富贵惊川逝,功名白日垂。只应金石刻,无愧伯喈辞。

谩绕清流欲浣衣。

桧惟凌云材,槐实凡木贱。奈何柔脆质,累此孤高干。龙鳞老苍苍,鼠耳光粲粲。因缘初莫原,感吒徒自叹。偷生由附托,得势争◇蒨。方其荣盛时,曾莫见真◇。欲知穷悴节,宜试以霜霰。萌芽起微◇,辨别乖先见。剪除初非难,长养遂成患。虽然根性殊,常恐枝叶仕乱。惟应植者深,幸

赤壁归来入紫清,堂堂心在鬓雕零。江沙踏破青鞋底,却结丝絇侍禁庭。

秋空和月卷玻瓈,清入肝脾触拨诗。元自生来全体具,只缘见处一分亏。俗情数日须圆候,识者先几畏满时。千古词人谁解首,拟将今夕法佳期。

客来自风门,飕飕撼两袖。溪回众峰新,畈绝一岭又。行行春晶微,怪禽啼白书。流年感花稀,古道表松秀。

炎光在离。火为威德。执礼昭训。持衡受则。靡草既凋。温风以至。嘉荐惟旅。时羞孔备。齐缇在堂。笙镛在下。匪惟七百。无绝终始。

分将翠色来雩邑,倏尔清风植府庭。先生高卧何由见,想在渔州弄紫萍。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