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和宣甫叔父迁谪过都见寄

解组纵戎五筦城,壮谋期欲荡蛮腥。
数奇不意同飞将,肺腑何因学卫青。
报国有心犹慷慨,谪官无闷但沈冥。
竹林此日重相过,高论时欣侧耳听。

作品评述

《次韵和宣甫叔父迁谪过都见寄》是苏颂创作的一首诗词,描绘了他与宣甫叔父在京城相遇的情景。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解组纵戎五筦城,
解组纵戎五筦城,指的是苏颂担任解组使者,统领五个军事管辖区。这里用“戎五筦城”来象征苏颂的军事才能和军事统御能力。

壮谋期欲荡蛮腥。
这句诗意充满豪情壮志,表达了苏颂的雄心壮志,他希望能够消除边疆上蛮族的侵扰,实现国家的安定。

数奇不意同飞将,
这句诗描绘了苏颂与宣甫叔父在都城相遇的情景。苏颂在诗中称赞了宣甫叔父为“奇将”,意指他的才能非凡,而这次相遇却是意外的,暗示着他们的心志相投。

肺腑何因学卫青。
这句诗表达了苏颂对宣甫叔父的景仰和钦佩。他问自己为什么不能像古代名将卫青一样,有着坚定的决心和奋发向前的精神。

报国有心犹慷慨,
这句诗表达了苏颂报效国家的决心和慷慨心志。他愿意为国家奉献自己的才智和力量。

谪官无闷但沈冥。
这句诗描述了苏颂被贬谪官的境遇。虽然身处谪宦之中,但他并不感到闷闷不乐,而是深思熟虑,默默耕耘,暗示了他在逆境中的才华和坚韧。

竹林此日重相过,
这句诗描绘了苏颂与宣甫叔父在竹林中再次相遇的情景。竹林被视为清雅的象征,暗示了两人高尚的情操和学识。这次相遇对他们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高论时欣侧耳听。
这句诗表达了苏颂对宣甫叔父高深的学问和见解的赞赏。他愿意倾听宣甫叔父的高论,表示对他的尊敬和学习之心。

这首诗词展示了苏颂对宣甫叔父的景仰和钦佩,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国家的报效之心和对逆境的坚韧不拔。诗中运用了壮志豪情的描写手法,展示了苏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同时,通过竹林相遇的情景,也呈现出两人学识高尚的形象。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苏颂表达自己情感和思想的作品。

作者介绍

苏颂(一○二○~一一○一),字子容,本泉州同安(今属福建)人,以父绅葬润州丹阳(今属江苏)而徙居,遂占籍丹阳。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清王捷南《福建通志稿·苏颂传》)。皇祐五年(一○五三),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嘉祐四年(一○五九),迁集贤校理,充编定馆阁书籍官。六年,出知颍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三司度支判官。四年,出爲淮南转运使。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擢知制诰。二年,因奏事不当免。四年,出知婺州,移亳州。七年,授秘书监、知银臺司,未几,出知应天府、杭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权知开封府,坐治狱事贬知濠州,改沧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诏判吏部,寻充实录馆修撰兼侍读。四年,迁翰林学士承旨。五年,除右光禄大夫、守尚书左丞。七年,拜左光禄大夫、守尚书右僕射兼中书侍郎。八年,罢爲观文殿大学士、集禧观使。復知扬州。绍圣四年(一○九七),以太子少师致仕。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卒,年八十二。有《苏魏公文集》七十二卷(其中诗十四卷),由其子于宋高宗绍兴九年(一一三九)编成,流传至今。事见本集卷五《感事述怀诗》自注、《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三○宋曾肇撰《苏丞相颂墓志铭》。《宋史》卷三四○有传。 苏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苏魏公文集》爲底本,校以丁丙八千卷楼本(简称丁本,藏南京图书馆)、清道光间孙苏廷玉刻本(简称道光本)、北京图书馆藏清钞本(简称钞本)等。丁本较底本多四首诗,依原次编入集中。底本卷二八中的乐章、春帖子、口号及新辑集外诗一首,编爲第十五卷。

诗词推荐

东皇颁节下天阶,那得香魂入梦来。十道风光都采访,相逢只欠驿边梅。

危弦度曲汎孤钩,一世知音未易求。直把将雏为陌上,主人犹复自摇头。

肃在于方寸,高高已嘿知。端能令雨若,焉敢诿天时。此念渊冰凛,其机影响随。宝薰一队起,银竹四檐垂。有物皆膏润,无民更怨咨。谆谆书喜闵,麟笔寓箴规。

一尊薄酒。满酌劝君君举手。不是亲朋。谁肯相从寂寞滨。人生如梦。梦里惺惺何处用。盏到休辞。醉后全胜未醉时。

归相起家翁,缫纫奋妇庸。初心光四教,末愿满三从。已已谿毛荐,行行马鬣封。断机迟后效,黄纸贲青松。

攧不开,扑不破。人言大士应身,我也疑他真个。终南山,相应和。喜动龙颜,百僚俱贺,谁知别有弥天过。

无端被谮枉遭迍,卷载有馀作俗人。今日再归三峡寺,几多道好几多嗔。

躬兹孝享,礼备乐成。神登于俎,神寻于祊。展牲肥腯,奏格和平。灵其昭格,肃优凝情。

色见声求,二俱不是。离声色外,转没巴鼻。石火光中,掣电影里。要见石豀,且莫瞌睡。

身世两相惜,秋云每独兴。难将尘界事,话向雪山僧。力善知谁许,归耕又未能。此怀平不得,挑尽草堂灯。

盆画半藏,兰画半含。不求发泄,不畏凋残。

老镜风霜饱,离觞岁月悠。曲多传郢水,诗亦到苏州。拽转撩天鼻,抽将闹市头。投林毋用急,时至会封侯。

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气色空中改,容颜暗里回。风光人不觉,已著后园梅。

今朝传出些修炼。外把万缘锻炼。炼过更宜重炼。识破何劳炼。才方向里闲烹炼。六贼三尸频炼。镜灭心忘丹炼。得得成真炼。

云里蟾钩落凤窝,玉郎沈醉也摩挲。陈王当日风流减,只向波间见袜罗。

风涟乱翠,酒霏飘汗洗新妆。幽情暗寄莲房。弄雪调冰重会,临水暮追凉。正碧云不破,素月微行。双成夜笙,断旧曲、解明榼。别有红娇粉润,初试霓裳。分莲调郎。又拈惹、花茸碧唾香。波晕切、一盼秋光。

田有黍稷,原有榛栗。尊卑秩秩,民有家室。

简略非世器,委身同草木。逍遥精舍居,饮酒自为足。累日曾一栉,对书常懒读。社腊会高年,山川恣游瞩。明世方选士,中朝悬美禄。除书忽到门,冠带便拘束。愧忝郎署迹,谬蒙君子录。俯仰垂华缨,飘飖翔轻毂。行将亲爱别,恋此西涧曲。远峰明夕川,夏雨生众绿。迅风飘野路,回首

稽山何崔嵬,奠此东南区。群山状趋附,万壑流萦纡。畴昔大禹来,简计天下书。诸侯率麏至,万玉争凫趋。防风独强梁。后至行趦趄。天威不可舍,改骨盈高车。至今憔悴烟,惨澹藏封隅。遂令百世后,尊王无异图。乃知圣人心,赏罚尽贻谟。

天空蜡灭影,风定水无纹。半树挂残日,千岩吞湿云。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