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呈韩子苍待制

一时翰墨颇横流,谁以斯文坐镇浮。
后学不虚称吏部,此生曾是识荆州。
相逢未改旧青眼,自笑无成今白头。
闻道少林新得髓,离言语次许参不。

作品评述

《抚州呈韩子苍待制》是宋代曾几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时翰墨颇横流,
谁以斯文坐镇浮。
后学不虚称吏部,
此生曾是识荆州。

相逢未改旧青眼,
自笑无成今白头。
闻道少林新得髓,
离言语次许参不。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作者曾几与朋友韩子苍的相遇和彼此的感叹。诗人认为当时文人墨客纷纷涌现,然而谁能坐镇在文学的巅峰呢?后来的学子虽然在称职的官职上有所成就,但他们与曾几一样,都曾有过识荆州的经历,即对事物本质的真正了解。虽然彼此相逢,但仍然保持了对彼此的旧日友情,自嘲自己没有取得较大的成就而已老去。他听说少林寺新得到了精髓,但与这些新的发展相比,他的言辞显得逊色。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作者和朋友之间的对话,展现了一种对过去与现在的反思以及对自己成就的思考。作者用朴实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在文学创作和人生道路上的困惑和不甘。他认为文坛上涌现出了许多有才华的人,但没有人能真正坐镇其中。他自嘲自己没有取得较大的成就,现在已经年老,但仍然保持着对过去友情的珍视。诗中还提到了少林寺新得到的精髓,这可以理解为时代的变化和新的思潮涌现,而作者感叹自己的言辞已经落后于时代。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成就的反思和对时代变迁的感慨,展现了一种淡泊名利的态度。同时,诗中的自嘲和对友情的珍视也增加了人情味,给读者带来了共鸣。整体上,这首诗词通过对个人经历和时代变迁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在文学创作和人生道路上的思考,反映了宋代文人的心境和价值观。

作者介绍

曾几(一○八五~一一六六),字吉甫,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徽宗朝,以兄弼恤恩授将仕郎。试使部优等,赐上舍出身,擢国子正兼钦慈皇后宅教授。迁辟雍博士,除校书郎。歷应天少尹。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提举淮东茶盐。高宗建炎三年(一一二九),改提举湖北茶盐,徙广西运判,歷江西、浙西提刑。绍兴八年(一一三八),会兄开与秦桧力争和议,兄弟俱罢。逾月復广西转运副使,得请主管台州崇道观,侨居上饶七年,自号茶山居士。二十五年桧卒,起爲浙东提刑。明年改知台州。二十七年召对,授秘书少监,擢权礼部侍郎。以老请谢,提举洪州玉隆观。孝宗隆兴二年(一一六四)以左通议大夫致仕。干道二年卒,年八十二,謚文清。有《经说》二十卷、文集三十卷,久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茶山集》八卷。《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曾几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武英殿聚珍版本(简称武殿本),及《两宋名贤小集》所收《茶山集》(简称小集)、《瀛奎律髓》(简称律髓)。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学道如学射,久久自中的。一句透天关,万机俱丧迹。

明主访贤逸,云泉今已空。二卢竟不起,万乘高其风。河上喜相得,壶中趣每同。沧州即此地,观化游无穷。水落海上清,鳌背睹方蓬。与君弄倒景,携手凌星虹。

澈师何处觅遗踪,坐听云门寺里钟。正自年来苦行脚,个中元自有千峰。

英英二徐,名德之雏。早从烂柯,知所步趋。南陔子职,夙夜尽劬。九日黄花,采采盈裾。请寿堂萱,大年方壶。庞眉发鹤,重锦轩鱼。母诏子前,问学勉诸。参匪直养,心传泗洙。诚身悦亲,授伋著书。子日懋哉,益厉厥初。荣多遗母,文绣不如。戏舞樽前,母为笑娱。我寄四言,俾陈座

试六花院落。正柳绵飘坠,因风无著。吴王旧城郭。记乌衣门巷,小桥帘幕。他州寥索。漫等闲、桃英杏萼。认幽香来处,群芳尽掩,蕙心先觉。行乐。燕雏莺友,浪语狂歌,休休莫莫。兰房绣幄。添新恨,念前约。殢十分芳景,十分春意,休惜十分共酌。任十分、吹老寒梅,戍楼画角。

我游四方不得意,阳狂施药成都市,大瓢满贮随所求,聊为疲民起憔悴。瓢空夜静上高楼,买酒卷帘邀月醉。醉中拂剑光射月,往往悲歌独流涕。*却君山湘水平,斫却桂树月更明。丈夫有志苦难成,修名未立华发生。

四月深涧底,桃花方欲然。宁知地势下,遂使春风偏。此意颇堪惜,无言谁为传。过时君未赏,空媚幽林前。

南泛孤舟景自饶,蒹葭汀浦晚萧萧。秋风汉水旅愁起,寒木楚山归思遥。独夜猿声和落叶,晴江月色带回潮。故园新过重阳节,黄菊满篱应未凋。

彼鹊成巢,尔类攸匹。之子有行,锦绣是饰。

春到梅边,瑞光浮动香山里。云端微见老人屋,嘹亮欢声起。滟滟尊浮绿蚁。对红妆、高歌尽醉。彩衣错落,玉树珑*,人生难比。谷口家声,户庭蔼蔼传诗礼。天教余庆属伊人,争看南山梓。那羡东风桃李。向蟾宫、早攀仙桂。恁时须记,老子婆娑,一杯千岁。

拂拭桃笙设葛幮,床头老易卷还舒。惯听小子嘲师语,懒作痴人骂鬼书。无复出神游帝所,有时信脚到华胥。独怜短梦匆匆觉,不晓希夷睡月馀。

不比人心惊岁移,且看雁影逐春归。明朝已办椒花颂,相对一尊忘是非。

鸠曰:“子将安之?”枭曰:“我将东徙。”鸠曰:“何故?”枭曰:“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鸠曰:“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

台山之麓少卑湿,小筑还专甘井汲。陋巷闭门饮一瓢,惭非回也能知十。

战鼓咽悲风,弓折不可把。弟兄隔谷不相闻,咫尺人间与泉下。丈夫誓许国,杀身非所怜。两心本一气,何能坐相捐。登埤四顾望,慷慨肝胆裂。不见救兵来,但见绕城铁甲光如雪。飞禽在罗网,尚或念其饥。身为高官马食粟,忍见手足居重围?相彼鸿与雁,亦各顾匹俦。挽弓射一猿,群猿

山乡仍水国,玉露更金风。置印龟{左冉右龜}上,扬鞭马首东。勤渠莲幕客,款曲绣衣翁。言我坐诗累,至今依旧穷。

此路通南国,于今人少行。遗民依庙住,旷野用锄耕。古木刀痕熟,空山鬼炎惊。犹闻宿师处,仓猝又招兵。

暖地池塘早绿,春和笋蕨先肥。惯作田家活计,懒随廛市关机。

北固高楼海气寒,使君应此凭栏干。春山雨后青无限,借与淮南洗眼看。

应感虽无地,栖真自有缘。宝坊开泗水,香露散秦川。草乱遗庵废,珠明旧相圆。丰碑传异事,细字刻诚悬。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