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人下第归江州

名高不俟召,操赋献君门。
偶屈应缘数,他人尽为冤。
新春城外路,旧隐水边村。
归去无劳久,知音待更论。

作品评述

《送人下第归江州》是唐代许彬创作的诗词。诗意表达了作者对友人赴任江州的送别之情。

诗中描述了友人名声高远,但却得不到朝廷的任命,只能以创作赋诗的方式进献给君王。作者认为这是友人因缘巧合的命运安排,让他承受了不公正待遇,而其他人也都替他感到冤屈。

诗的第三、四、五句描述了友人离开了城市,回到原本的隐居之地。友人回归自己的村庄,和知己共同度过新的一春。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期待,希望他能够在归去的路上不要太辛苦,并期待和他有更多的交流。

这首诗词情感真挚,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通过对友人命运的思考,诗中流露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真正知音的珍惜和期望。整首诗篇意境恢宏,承载了友情的温暖和殷切的期望。

作者介绍

许彬,睦州人。举进士不第,与郑谷同时。诗一卷。

诗词推荐

曾侍螭头立。吐危言、婴鳞编虎,扶持熬极。谁炼精金铸刚卯,气节毅然镇国。肯顾恋、眼前官职。碧水丹山持翠节,这幅星、特为吾闽出。发义廪,无难色。如今世道难扶植。直远他、温公德量,魏公风力。此事又关宗社福,仍系苍生休戚。且称寿、公生人日。炼得内丹成熟后,看河车、

江练东南楚塞长,野烟寒气共苍茫。局辕班马思长道,攫肉饥乌下夕阳。旅舍樵苏劳后爨,农家簦笠远相望。坐观民瘼无他画,庭列貆鹑目眩觞。

三族不当路,长年犹布衣。苦吟天与性,直道世将非。雁夜愁痴坐,渔乡老忆归。为儒皆可立,自是拙时机。

年少莫寻潜玉老。无才无艺烦君笑。暖过茅檐霜日晓。休起早。竹间尽日无人到。别径小峰孤碧峭。曲沟浅浸寒清绕。此老相看情不少。浑忘了。浑教忘了长安道。

太学时观礼,东方晓色分。威仪何棣棣,环珮又纷纷。古乐从空尽,清歌几处闻。六和成远吹,九奏动行云。圣上尊儒学,春秋奠茂勋。幸因陪齿列,聊以颂斯文。

淑女云亡久,哀丘尚著名。九原谁可作,千载或如生。青骨何时化,荒榛此地平。空馀图谍在,不复启佳城。

壁上红旗飘落照,西风漫卷孤城。保安人物一时新。洞中开宴会,招待出牢人。纤笔一枝谁与似?三千毛瑟精兵。阵图开向陇山东。昨日文小姐,今日武将军。

酒阑命友闲为戏。打揭儿、非常惬意。各自轮赢只赌是。赏罚采、分明须记。小五出来无事。却跋翻和九底。若要十一花下死。管十三、不如十二。

江州望通州,天涯与地末。有山万丈高,有江千里阔。间之以云雾,飞鸟不可越。谁知千古险,为我二人设。通州君初到,郁郁愁如结。江州我方去,迢迢行未歇。道路日乖隔,音信日断绝。因风欲寄语,地远声不彻。生当复相逢,死当从此别。君游襄阳日,我在长安住。今君在通州,我过

银烛煌煌半醉人,娇歌宛转动朱唇。繁花落尽春风里,绣被郎官不负春。

奠献纷纷,灵心欣欣。超然而返,众御如云。其施伊何,多黍多稌。其祥伊何,不愆厥作。

当初本合蟾宫里。谩容易、到尘世。表里冰清谁与比。占无双两地。诜诜已是多孙子。看将来、总荣贵。岁岁今朝捧瑶觞,劝南园桃李。

杜康桥下水如倾,九里罔头路转城。风雨小楼清梦远,山河古道风人行。别怀渐觉伤安古,祖席何曾傲正平。珍重去逢南国友,为言白发老书乐。

时序循环速,还惊一叶飞。草衰山自瘦,雨罢水增肥。芡嚼鲛人泪,荷凋楚客衣。鲈鱼不易得,张翰正思归。

前林远杵歇,别院疏钟起。行人与居人,同在秋云里。

城云如梦柳僛僛,野水横来强满池。九十日春浑得雨,故应留润作花时。

青衫磊落险峰行,玉壁月华明。马疾香幽,崖高人远,微步觳纹生。谁家子弟谁家院,无计悔多情。虎啸龙吟,换巢莺凤,剑气碧烟横。

此物扬州素所闻,今于洛汭特称珍。雅知国色善移物,更着天香暗结人。欲殿群芳仍占夏,得专奇品不须春。日斜立马将归去,更倚朱栏看一巡。

上德由来合动天,旌旗到日是丰年。群书已熟无人似,五字研成举世传。莫道政声同宇宙,须知紫气满山川。岂唯里巷皆苏息,犹有恩波及钓船。

独到山下宿,静向月中行。何处水边碓,夜舂云母声。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