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姚鼐的《法源寺》
拼音和注音
wò jié táng cháo sì , chūn jiē shàng cǎo yá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唐朝:朝代名。(西元618~906)李渊代隋,国号唐,二十帝,二百八十九年。唐朝建都长安,与汉朝并称为我国历史上最富强的盛世。当时文化优越,版图辽阔,声威远播,对邻近诸国,有深远的影响。
姚鼐
姚鼐(nài)(1731~1815)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任礼部主事、四库全书纂修官等,年才四十,辞官南归,先后主讲于扬州梅花、江南紫阳、南京钟山等地书院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轩全集》等,曾编选《古文辞类纂》。
原诗
卧碣唐朝寺,春阶上草芽。
客来清磬歇,鸟啅夕阳斜。
筒水浇青圃,檐风陨白花。
欲偕投绂老,终日问《楞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