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进士崔鲁范

洛阳才子旧交知,别后干戈积咏思。
百战市朝千里梦,三年风月几篇诗。
山高雁断音书绝,谷背莺寒变化迟。
会待路宁归得去,酒楼渔浦重相期。

作品评述

《寄进士崔鲁范》是一首唐代诗歌,由郑准创作。这首诗描绘了洛阳的才子崔鲁范与诗人分别后,沉浸在战乱中,多年来思念所带来的痛苦和回忆。诗人描述了崔鲁范的才情以及他在战乱中的苦涩经历。

诗中的第一句“洛阳才子旧交知”表明崔鲁范是一个在洛阳有才华的知识分子,与诗人有旧交。第二句“别后干戈积咏思”说明崔鲁范与诗人分别已久,他在沉重的战乱中一直没有停止过他的诗歌写作,继续怀念过去的友情。

接下来的两句“百战市朝千里梦,三年风月几篇诗”进一步描述了崔鲁范在战乱中度过的岁月。他经历了无数次的战斗,但却幻想着能成为朝廷的官员。在战乱中过去的三年里,他只能写了几首诗来记录当时的风景和自己的心情。

接下来的两句“山高雁断音书绝,谷背莺寒变化迟”显示了崔鲁范和诗人之间的联系逐渐断裂。由于山高雁断音书无法被传递,崔鲁范无法接收到诗人的来信。而他所在的谷地则成了没有鸟鸣的寒冷之地,变化缓慢。

最后两句“会待路宁归得去,酒楼渔浦重相期”表明诗人期待着与崔鲁范再次相聚。他等待着战乱结束,自己能够安全回到原来的地方,与崔鲁范在酒楼或者渔村重逢,重新开始他们曾经的友谊。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崔鲁范的思念,同时也描绘了战乱带来的苦楚和对逝去岁月的回忆。通过描写他们之间的友情和希望相聚的心情,诗歌表达了人情之间的纯真和对美好的向往。

诗词推荐

阿滕试手下祥霙,散入郊原一尺盈。春近园林先富贵,夜深天地更分明。懒随柳絮夸安石,浪入梅花妒广平。明日诗坛期白战,莫将点墨污瑶玉。

借古讽今

明月芦华未得如,清光自照本来虚。十方坐断须拈帽,一色功圆要放锄。转背石人归位后,抬头玉马过关初。尘尘刹刹见身相,方信曹山井觑驴。

借古讽今

匹马依丛薄,曾因访化城。松深藏梵响,谷杳蕴秋声。画壁巢禽污,萝扉倚树成。老僧招引处,犹记说无生。

借古讽今

淳熙丙午冬,武昌安远楼成,与刘去非诸友落之,度曲见志。予去武昌十年,故人有泊舟鹦鹉洲者,闻小姬歌此词,问之,颇能道其事,还吴为余言之;兴怀昔游,且伤今之离索也。月冷龙沙,尘清虎落,今年汉酺初赐。新翻胡部曲,听毡幕元戎歌吹。层楼高峙。看槛曲萦红,檐牙飞翠。人

借古讽今

宜春古郡联荆渚,曩年尝梦公补处。峥嵘老气横九州,直前莫作分外肤。秋田旱渴思霖雨,君命敢徐宁畏暑。击强鉏奸雷破柱,仰山古佛亦肯许。州黉一记最奇古,机综远祖昌黎愈。眼前琐尾相品署,知公千百未一取。秋空仰瞻鸿鹄举,政恐是中有新句。三年奏课返林坞,煮茶贺公公莫拒。

借古讽今

山下清溪溪上市,溪光山色映人烟。幽亭正在人声里,长与溪山共寂然。

借古讽今

相约晚樵去,跳踉上山路。将花饵鹿麛,以果投猿父。束薪白云湿,负担春日暮。何不寿童乌,果为玄所误。

借古讽今

主献宾酬卒举觥,礼成宾主不遗荣。自惭馆客殊无礼,终又不闻食器声。

借古讽今

风鶂摧高羽,云鵾惨别弦。倦随东郭履,归养豫樟年。客信凭梅陇。乡歈伴月舷。君谋适不用,虚赠绕朝鞭。

借古讽今

汗褪香红雪莹肌。装馀静丽雾裁衣。晚凉新浴倚栏时。帘卷轻风斜虿发,杯深新月坠蛾眉。此时风味许谁知。

借古讽今

平晓春云失半山,蒙蒙小雨暗江干。寺楼倚遍消残醉,只有春愁伴薄寒。

借古讽今

青衫白发,独倚江楼小。待欲题诗压崔颢。慨凤台今在否,白鹭沙洲,芳草外、剩得闲身江表。醉来疑梦里,梦入梅花,歌彻青衣听清窈。起看飞鸿没尽,白鸟玄驹,谁能数、曹瞒袁绍。待明年、七十问何如,笑只是今朝,浣花堂老。

借古讽今

我归十九年,饮不负升斗。昨夕梦见之,谓须多置酒。虽慰魂来言,定不复入口。俟当返吾庐,且为贮甖缶。梦寐何敢欺,从笑愚所守。

借古讽今

城南倒社下湖忙,阿姥龙锺七十强。犹有尘埃嫁时镜,东涂西抹不成妆。

借古讽今

春荑秋夹两臾,神药人间果有无。无鼻何由识薝卜,有花今始信菖蒲。芳心未饱两蛱蝶,寒意知鸣几蟪蛄。记取明年十二节,小儿休更籋霜须。

借古讽今

江头何处带春归。玉川迷。路东西。一雁不飞、雪压冻云低。十里黄昏成晓色,竹根篱。分流水、过翠微。带书傍月自锄畦。苦吟诗。生鬓丝。半黄烟雨,翠禽语、似说相思。惆怅孤山、花尽草离离。半幅寒香家住远,小帘垂。玉人误、听马嘶。

借古讽今

造化精神无尽期,跳腾踔厉即时追。目前言句知多少,罕有先生活法诗。

借古讽今

月出东溟白,天垂北斗低。砺马思秣马,舞剑忽闻鸡。诸葛犹存存,田横不辱齐。英雄如有见,琐稍岂能迷?

借古讽今

边头射雕将,走马出中军。远见平原上,翻身向暮云。

借古讽今

台阁升高位,园林隔旧乡。忽闻歌棣萼,还比报琼芳。门向宜春近,郊连御宿长。德星常有会,相望在文昌。

借古讽今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