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霄亭

未把浮沤阅世间,蓬莱一水隔三山。
试穷千里登临日,望断青山白鸟还。

作品评述

紫霄亭,唐时称显观,位于京都长安城南城墙之上。北首毗连着庐岳门,南靠着紫阳观,西隔着紫阳街,东接着升庵及黄帝陵。紫霄亭高耸入云,气势雄伟,是登高远眺的理想之地。

诗词中描述了作者未曾亲临过人间的各种烦恼和浮沤,只有紫霄亭将一条水隔绝于三座山岭之间,形成了美丽的蓬莱仙境。作者把握机会,迫不及待地远眺千里,登上紫霄亭欣赏日出的美景,只见青山绵延无际的尽头处,飞回的白色小鸟划破了天空,仿佛在告诉他人间的美好。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紫霄亭和远望青山的景物,表达了作者对世俗之外的美好的向往和渴望。紫霄亭被赋予了象征仙境的意义,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意境和自然景观的追求。作者通过远望青山和白鸟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人间美景的向往和吸引。

这首诗词充满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向往,展示了诗人追求美好的心境和渴望远离尘嚣的愿望。这种对幽静和清净的追求,与宋代文人士大夫生活激烈对比的生活背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中的景物描绘精细而清晰,给人以美感和想象力。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诗人传递了自己对心灵自由和宁静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幸福与美好的向往。

诗词推荐

幽人肯一杯,受用今夜月。携手步虚庭,履遍沙界雪。疏林寂无声,细虫吟自切。浩荡天宇开,虚襟共明洁。

岁稔齐铃间,年深屋塈摧。狸争雷瓦过,暟化雨窗来。尽日风常籁,无时地不梅。耳边情话少,笑口若为开。

悠悠南山云,濯濯东流水。念我平生欢,托居在东里。失既不足忧,得亦不为喜。安贫固其然,处贱宁独耻。云闲虚我心,水清澹吾味。云水俱无心,斯可长伉俪。

西风解事,为人间、洗尽三庚烦暑。一枕新凉宜客梦,飞入藕花深处。冰雪襟怀,琉璃世界,夜气清如许。刬然长啸,起来秋满庭户。应笑楚客才高,兰成愁悴,遗恨传千古。作赋吟诗空自好,不直一杯秋露。淡月阑干,微云河汉,耿耿天催曙。此情谁会,梧桐叶上疏雨。

玉京仙子爱春芳,弄遍琼枝嗅尽香。祗有此花知旧意,又随风色过东墙。

君似春风自袭人,无情鸥鸟亦相亲。莫惊仕路风波恶,便忆家园自在身。

不为摧伤改性灵,静中犹见好仪形。每怜今日长垂翅,却悔当时误翦翎。医得旧创犹有法,相知多难岂无经。稻粱且向人间觅,漠羡抟风起北冥。

门前画戟寻常设,堂上犀簪取次看。最是恼人情绪处,凤凰楼上月华寒。

樱笋方夭麦报秋,梅黄雨过水平畴。春归欲带春风韵,枝上一声黄栗留。

我爱韩亭好,文公像逼真。音容虽已往,英概恍如新。

数载从军似武夫,今随戎捷气偏粗。汉皇若问何为者,免道高阳旧酒徒。

山馆春来特地幽,岸巾何日不同游。花随石壁高低发,水绕茅檐左右流。叵我三杯真性适,咍台一枕万缘休。山中乐事端如许,为底周郎不肯留。

大庾岭头提不起,本来面目尚埃尘。南枝不放春消息,也是茫茫漏网人。

紫微高义笃同年,邃宇开筵近腊寒。绿蚁醅浓粘玉盏,紫驼峰美照金盘。醺酣上颊生春意,文字清谈卜夜阑。更辱盘餐馈黄发,顾惭珍报乏琅玕。

年少作初官,还如行路难。兵荒经邑里,风俗久凋残。照砚花光淡,漂书柳絮干。聊应充侍膳,薄俸继朝餐。

前峰号龟岂是龟,近岩谓月亦匪月。世间景幻语未真,说著丫头便痴绝。苍然顽石自天成,道傍过者皆含情。我来於此发浩叹,乃知有色能倾城。

典尽衣难赎,邻家夜捣砧。那堪风露冷,儿女说秋深。

西去方祈谷,东来适佩萸。凄风梧脱叶,积雨稻生蚨。诗骨寒岩木,禅心古庙炉。莫将明月句,容易谒姑苏。

绿阴政自可羸骖,舴艋何堪暑气惔。沙碛稍凉客且住,水程虽远未须贪。吾侪焉往不三黜,此段无劳忍一惭。山际有田归自好,休论暮四与朝三。

平昔爱山水,兹闻庐岳游。远期无逸兴,独往畏湍流。举手谢云壑,栖心惭鸟鸥。香炉碧峰下,应为一迟留。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