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王守仁的《寄冯雪湖二首(其二)》
拼音和注音
hǎi àn xī tóu hú shuǐ dōng , tā nián suō lì nǐ cóng gō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蓑笠:蓑衣与箬帽。
西头:西首;西边。天文有宦者四星﹐在帝座之西﹐故'西头'为宦官的代称。
海岸:(名)邻接海洋边缘的陆地。
王守仁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原诗
海岸西头湖水东,他年蓑笠拟从公。
钓沙碧海群鸥借,樵径青云一鸟通。
席有春阳堪坐雪,门垂五柳好吟风。
于今犹是天涯梦,怅望青霄月色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