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村杂兴(十三首)

斜槛俯江湍,轻帘矗小竿。
柳寒莺羽湿,花暖蝶须乾。
酒或临流酌,诗多写石看。
不因迂僻地,那得此身安。
¤

作品评述

《江村杂兴(十三首)》是明代杨基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江村的景色和描写诗人自身的心境,表达了诗人豁达自然、随性而安的情怀。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斜槛俯江湍,轻帘矗小竿。
从斜坡的门槛上俯视着湍急的江水,窗帘轻轻地悬挂在小竹竿上。

柳寒莺羽湿,花暖蝶须乾。
柳树寒冷,莺鸟的羽毛沾湿了,花儿温暖,蝴蝶的胡须却干燥。

酒或临流酌,诗多写石看。
有时候我站在江边,饮酒品味,写诗时多以石头为题材。

不因迂僻地,那得此身安。
我不受迂腐之地的束缚,才能够安享如此自在的身心。

这首诗词以自然的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江水、柳树、花儿、蝴蝶等元素,展现了江村的宁静和恬淡。诗人不受世俗的拘束,选择自由自在地观赏江村的美景,用心体验自然的变化和节奏。他用"斜槛俯江湍"来描绘自己站在门槛上俯瞰江水的姿态,表现了他与自然的亲近与融合。同时,诗人提到了酒和诗,将饮酒写诗与观赏自然景色联系在一起,彰显了他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追求。最后两句"不因迂僻地,那得此身安"表达了诗人不愿受拘束和迂腐之地的限制,只有自由的状态下,他才能够得到内心的宁静和安定。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描写,展现了作者豁达自然的心境和追求自由的态度。诗人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对江村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境界的追求。整首诗词以平静、恬淡的语气,给人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感觉,引发读者对自然与人生之间的关系的思考。

诗词推荐

沙虚防败岸,舟小怯惊湍。行路难如此,争如野处安。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既投古庙觅藜羹,三五樵夫不识名。僮子似知予梦恶,生柴烧火到天明。

未了功名便阖棺,荒祠零落汉衣冠。知心惟有庭前柏,能与先生共岁寒。

祀既云毕,明灵告旋。礼洽和应,神歆福延。动植咸若,阴阳不愆。锡兹纯嘏,天子万年。

不觉百年半,何曾一日闲。朝随烛影出,暮趁鼓声还。瓮里非无酒,墙头亦有山。归来长困卧,早晚得开颜。

问舍求田苦未成,定逢丘壑眼先明。极知官事无时了,且作青山任意行。元亮折腰应自笑,子荆洗耳讵忘情。不妨同是催科拙,下考他年更类城。

大邑知名杜叟诗,山中仍值菊花时。节旄落尽羁臣老,髀肉生来壮士悲。豪举每嫌杯绿浅,痴顽颇怪鬓丝迟。广文别乘官俱冷,相伴宽为五日期。

玉女瑶仙佩玉瓢。芰荷香里弄风飙。西江月内采芝苗。九转功成长寿乐,三田宝结恣逍遥。迎仙客去上清霄。

急雪飞花满御堤,朝元紫禁侍班齐。飘来玉佩行偏重,舞落金铺看欲迷。钟动城鸦翻玉羽,仗回路马尽霜蹄。高歌郢曲知难和,未数阳春旧日题。

高树临溪艳,低枝隔竹繁。何须是桃李,然后欲忘言。拟折魂先断,须看眼更昏。谁知南陌草,却解望王孙。

昨夜巫山中,失却阳台女。朝来香阁里,独伴楚王语。

花落名园罢醉游,故人无复旧风流。吴乡莫叹无歌听,若使闻歌意更愁。

羸兵瘦马犯黄尘,自笑区区梦里身。不是对花能伏老,自绿无酒可浇春。校书天禄陪群彦,曦发阳阿遇故人。三百六旬如此少,更添香火坐逡巡。

十年回首付沾襟,断甲沉沙齿齿深。可惜使船如使马,不闻声鼓但声金。人歌鬼哭都堪泪,木落江空正独吟。遗老萧条渐无语,酒旗飐飐出芦林。

云树拥崔嵬,深行异俗埃。寺门山外入,石壁地中开。仰砌池光动,登楼海气来。伤心万古意,金玉葬寒灰。

危冠广袖楚宫妆,独步閒庭伴夜郎。自把玉簪敲砌竹,清歌一曲月如霜。

漆雕不肯仕,仲尼悦其然。乃知君子学,躁进非所先。去圣邈千载,兹风复谁传。趋营不自反,廉耻一以捐。爱君抱冲淡,荣利不可迁。读书本仁义,洞见末与颠。失志不为辱,谋道方复坚。临分求规言,顾我昧所宣。愿君崇远业,无愧古人贤。

疏爽岩边寺,秋登更晚晴。连冈横野断,远水隔林明。废井余荒甃,残碑有旧名。几经兵火劫,禾黍徧新耕。

年年牛背扶犁住。近日最懊恼杀农父。稻苗肥恰待抽花,渴煞青天雷雨。恨残霞不近人情,截断玉虹南去。望人间三尺甘霖,看一片闲云起处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