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澄上人

寻师来静境,神骨觉清凉。
一饷逢秋雨,相留坐竹堂。
石渠堆败叶,莎砌咽寒螀。
话到南能旨,怡然万虑忘。

作品评述

《访澄上人》是唐代诗人李中创作的一首诗。诗人寻找静谧的境地,以拜访澄上人为契机,感受到了神骨觉清凉的境界。两人在竹堂相聚,俨然坐定,感受到了秋雨的洗涤。墙角堆满了败叶,池塘边的芦苇露出了惋惜寒冷的声音。两人的对话沟通到了灵魂的深处,使得心情愉悦,忘记了一切烦恼。

这首诗词的主题是寻找宁静和内心的净化。通过与澄上人的交流,诗人的内心得到了宁静,拂去了一切的杂念和烦恼。诗中通过描写自然景观,如秋雨、败叶和寒螀的声音,来增添诗意的层次和丰富性。

诗词的中文译文:

寻师来静境,
In search of a teacher, I arrive at a tranquil place,
神骨觉清凉。
Sensing the coolness in my spirit and bones.
一饷逢秋雨,
A snack coincides with autumn rain,
相留坐竹堂。
We sit and pass the time in a bamboo pavilion.
石渠堆败叶,
Piles of fallen leaves by the stone channel,
莎砌咽寒螀。
Sedge groves swallow the sound of the cold crickets.
话到南能旨,
Our conversation reaches profound depths,
怡然万虑忘。
And I am filled with joy, forgetting all worries.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在寻找心灵宁静的过程中的感悟和心境。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例如秋雨、败叶和寒螀声音,诗中强调了与自然的和谐和内心的净化。诗人与澄上人的对话,不仅使诗人从坐禅者那里得到了指导,也使得诗人抛开了尘杂的思绪,获得了心灵的安宁。整首诗意深沉、清新,传递出对内心宁静和追求智慧的向往。

诗词推荐

池馆隳摧古榭荒,此延嘉客会重阳。虽惭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晚节香。酒味已醇新过熟,蟹螯先实不须霜。年来饮兴衰难强,漫有高吟力尚狂。

东山山下海潮通,一片江流出镜中。度岭拾薪歌稚子,和烟牧犊走村翁。千年桥锁高人迹,百丈岩垂烈女风。此去天台知几许,桃花深处失西东。

踟蹰下山妇,共申别离久。为问织缣人,何必长相守。

石梁渡山涧,上有秦人居。岁寒不种桃,汲泉灌佳蔬。

公子曾游翰墨场,诗成寒律带春光。杯中竹叶悠悠梦,句里梅花字字芳。

客来远自洞庭浜,一笑相逢耳竞倾。把酒未须论后约,读书已恨欠前生。畴堪太乙青藜照,亦有丰城宝剑精。近在眼前休蹉却,君如未识问君平。

万里阴山道,平原入望赊。天营高日月,辇路净风沙。宝马衔金勒,苍龙绕翠华。阳和随处满,草色遍天涯。

忍却清寒得得来,不堪骑吏苦相催。鴈穿银色界中去,人到水晶宫里回。

莫言白雪少人听,高调都难称俗情。不是楚词询宋玉,巴歌犹掩绕梁声。

秋江未澄澜,秋声已先到。颇谢凉风吹客愁,何须落叶惊人老。古来此兴定何如,自愁不愁自倾倒。直尔相羊好远游,何不命驾归嵩丘。君乎不上三十六峰顶,只恐君家未是秋。

贼去兵来岁月长,野蒿空满坏墙匡。旋从古辙成深谷,几见金舆过上阳。洛水送年催代谢,嵩山擎日拂穹苍。殊时异世为儒者,不见文皇与武皇。

绿暗藏城市,清香扑酒尊。淡烟疏雨冷黄昏。零落酴醿花片、损春痕。润入笙箫腻,春余笑语温。更深不锁醉乡门。先遣歌声留住、欲归云。

一团烟火百十家,一丛林木千万花。浪游那料有奇遇,似入武陵眼生霞。诗人多爱疑可赏,舟人多忌戒无往。中途还未免迷行,初意得无成妄想。渔翁禅伯花所私,成仙成佛未可知。花今于我有大造,六幅归帆春水肥。

平生心迹最相亲,欲隐墙东不为身。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每因暂出犹思伴,岂得安居不择邻。可独终身数相见,子孙长作隔墙人。

中圣流风久未寒,渺然何但酒肠宽。渠诗下笔如山峡,我思攀危上七盘。

久雨不晴,高低水平。浸烂释迦鼻孔,淹鳖迦叶眼睛。拄杖子,天造草昧,宜建侯而不宁。豁开正归明如日,扫荡重昏天宇清。

饱送欹眠美,寒添兀坐愁。从雄容有酒,访戴岂无舟。怯出风前立,妨陪雪里游。想余盐絮句,题遍仲宣楼。

卜筑城南几岁华,满川烟雨富桑麻。武陵未用逃秦俗,盘谷从来属李家。横拓小溪通画楫,剩栽疎竹间梅花。更饶一斗诗千首,不信閒居乐可涯。

工瑟曾缘利,鸣琴岂负子。发於贫里白,诗亦病来疏。知已俱霄汉,孤踪且簿书。三年知免矣,一饱会归欤。

素馨花、在枝无几。秋入阑干十二。那茉莉、如今已矣。只有兰英菊蕊。霜蟹年时,香橙天气。总是悲秋意。问宋玉、当日如何,对此凄凉风月,怎生存济。还未知、幽人心事。望得眼穿心碎。青鸟不来,彩鸾何处,云锁三山翠。是碧霄有路,要归归又无计。奈何他、不长天远,身又何曾生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