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骝马

骝马照金鞍,转战入皋兰。
塞门风稍急,长城水正寒。
雪暗鸣珂重,山长喷玉难。
不辞横绝漠,流血几时干。

作品评述

诗词的中文译文:

紫骝马
骝马投射金鞍光,
穿越边关进入皋兰。
塞门处风势稍紧,
长城边水温已凉。
暴风雪下响珂珮,
壮丽山川喷玉堂。
不畏崇山峻岭拦,
过多少时才能流干血。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匹骝马逆风背景下奔驰的场景,以表达战争中的英勇和顽强精神。诗人通过描写骝马照耀金鞍的光芒来揭示骝马的高贵品质和傲慢姿态。然后,诗人描述了骝马越过边界进入皋兰的景象,暗示了骝马正参与战争,表达了战争的残酷和危险。接着,诗人运用"塞门风稍急,长城水正寒"这两句,突出了战场的严酷环境,强化了战争的残酷性质和艰难性。随后,诗人用"雪暗鸣珂重,山长喷玉难"这两句来描述风雪中的景象,堆砌了描写战争激烈场面的词语,以表达战争的惨烈和激烈。最后,诗人以"不辞横绝漠,流血几时干"来表达个体在战争中的奋勇直前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强调了战争的残酷和持久。

这首诗以凌厉的笔触描绘了战争中骝马的英勇和战士们坚强面对困境的精神,表达了诗人对战争残酷性质的体验。通过暗示战争的残酷环境和人的英勇精神,诗人在这首诗中深刻地揭示了战争的悲哀和人性的脆弱。

作者介绍

卢照邻,初唐诗人。字升之,自号幽忧子,汉族,幽州范阳(治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其生卒年史无明载,卢照邻望族出身,曾为王府典签,又出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在文学上,他与王勃、杨炯、骆宾王以文词齐名,世称“王杨卢骆”,号为“初唐四杰”。有7卷本的《卢升之集》、明张燮辑注的《幽忧子集》存世。卢照邻尤工诗歌骈文,以歌行体为佳,不少佳句传颂不绝,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等,更被后人誉为经典。

卢照邻的轶事典故

  卢照邻小的时候非常聪明,获得赏识,获得提升,一直到都尉。但他患了“风疾”(可能是小儿麻痹症或痳疯病),因此不得不退职。

  孙思邈曾悉心为卢照邻调治风疾,照邻问曰:“高医愈疾,奈何?”思邈答:“天有四时五行,寒暑迭居,和为雨,怒为风,凝为雨霜,张为虹霓,天常数也。人之四支五藏,一觉一寐,吐纳往来,流为荣卫,章为气色,发为音声,人常数也。阳用其形,阴用其精,天人所同也。”

  虽然他还试图做门客,但后来他的病越来越严重,双脚萎缩,一只手也残废了。他买了几十亩地来养老,但终因疾病的痛苦,决定与亲属道别,投颍水自杀。由于卢照邻投江自尽的同一年,他的师父孙思邈逝世,于是也有人认为,卢照邻是为了追随他的师傅而去的。

卢照邻的生平

  卢照邻,唐初诗人。字升之,号幽忧子,“初唐四杰”之一。卢照邻的具体生卒年,史无明载。后人只能据其诗作及联系相关事件等,推测其生卒时间:《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载:“约635-约689年,一说约636-695年后”;《唐诗大辞典.修订本》称:“634-686年,一说635-689年”;《唐诗汇评》则记:“约630-约680年后”。都各有说法。

  卢照邻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出身望族,幼读诗书,曾师从曹宪、王义方受小学及经史,博学能文。

  654年(唐高宗永徽五年),为邓王李裕府典签(据张鷟《朝野佥载》卷六),甚受器重,李裕曾经对别人说:“此吾之相如(司马相如)也。”即是将卢照邻视为西汉文学大家司马相如看待。李元裕是唐高宗李渊的第十七子,是当时皇帝李治的叔父,藏书甚丰,卢照邻利用工作之便(注:唐初典签掌书册簿疏,类似于文书工作),得以博览群书,获益不少。

  663年(唐高宗龙朔末)初,卢照邻调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另一说,卢照邻任益州新都渭时间为668年(唐高宗乾封三年)。

  669年(唐总章二年)底,卢照邻二考秩满去官。

  卢照邻离开蜀地后,寓居洛阳。曾被横祸下狱,因友人救护得免。后染风疾,居长安附近太白山,入山时间一说是674年(上元元年)秋冬,因服丹药中毒,手足残废。后转少室山中之东龙门山,又徙居阳翟具茨山下,买园数十亩,疏凿颍水,环绕住宅,预筑坟墓,偃卧其中。他“自以当高宗时尚吏,己独儒;武后尚法,己独黄老;后封嵩山,屡聘贤士,己已废。著《五悲文》以自明”(《新唐书》本传)。

  政治上的坎坷失意及长期病痛的折磨,卢照邻最后自投颍水而死。河南省禹州市无梁镇龙门村尚家村的河溪西岸有卢照邻墓位,尚存高大的墓冢。

卢照邻的主要作品

  卢照邻的文学作品,《旧唐书》本传及《朝野佥载》载卢有文集20卷。《崇文总目》等宋代书目均著录为10卷,已佚。今存其集有《卢升之集》和明张燮辑注的《幽忧子集》,均为7卷,后者最为通行,有《四部丛刊》影印本,中华书局1980年排印本题《卢照邻集》。《全唐诗》编录其诗2卷。徐明霞点校《卢照邻集》即据7卷本《幽忧子集》,并作《补遗》。傅璇琮著有《卢照邻杨炯简谱》。今人任国绪有《卢照邻集编年笺注》,祝尚书有《卢照邻集笺注》,李云逸有《卢照邻集校注》。《全唐诗》存诗2卷。

诗词推荐

两朝推巨德,万务罄斯猷。汉日左右手,尧年忠孝侯。名言天下满,故事省中留。宸篆旌碑首,刊文又几秋。

紫骝马

谪仙猛悟。富贵荣华都不顾。改变衣装。道服云包傲带长。擒猿捉马。不骋容仪多娅姹。玉性无尘。相称烟霞一散人。

紫骝马

长空一夜霜风吼。寒色消残酒。问伊今夜在谁行。遗恨落花流水、误刘郎。忧云_雨多情话。分付阿谁也。侬家有分受凄惶。只怕娇痴不睡、也思量。

紫骝马

褒斜行客过,栈道响危空。路湿云初上,山明日正中。水程通海货,地利杂吴风。一别金门远,何人复荐雄。

紫骝马

夜来沉醉卸妆迟,梅萼插残枝。酒醒熏破春睡,梦远不成归。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更挼残蕊,更捻余香,更得些时。

紫骝马

烦君索我诗,我诗老不支。因君为作气,竟亦不能奇。

紫骝马

新亭序立郡城楼,樽酒登楼未免愁。家住斗星天北野,路随潮水海南头。古忧蛟蜃今思济,从说鱼虾不直钩。民俗不知官况薄,上书重把寇君留。

紫骝马

一弯月挂危楼。似藏钩。醉里不知黄叶、报新秋。征鸿断。归云乱。远峰愁。愁见绿杨凝恨、在江头。

紫骝马

云馆接天居,霓裳侍玉除。春池百子外,芳树万年馀。洞有仙人箓,山藏太史书。君恩深汉帝,且莫上空虚。

紫骝马

新买紫骝马,欲归清弋江。去弹琴雁独,来认舄凫双。橐实收盈篚,浓醅熟满缸。弟兄相忆否,风烛旧西窗。

紫骝马

风狂雨暗舟人惧,自委神明志不邪。投得苇湾波浪息,岸头烟火近人家。

紫骝马

酒绿花红客爱诗,落花春岸酒家旗。寻思避世为逋客,不醉长醒也是痴。

紫骝马

得体纥那也,纥囊得体那。潭里船车闹,扬州铜器多。三郎当殿坐,听唱得体歌。

紫骝马

百里青山数曲溪,茂林修竹此高楼。相寻似访壶中景,他日重来路不迷。

紫骝马

起来霜月冷飕飕,清兴催人不自由。万户千门胡蝶梦,五更三点黑貂裘。旦公待旦霜如雪,时夜如诗月似钩。明日人来问寄字,一天霜月倚西楼。

紫骝马

沈宋裁辞矜变律,王杨落笔得良朋。当时自谓宗师妙,今日惟观对属能。李杜操持事略齐,三才万象共端倪。集仙殿与金銮殿,可是苍蝇惑曙鸡。生儿古有孙征虏,嫁女今无王右军。借问琴书终一世,何如旗盖仰三分。代北偏师衔使节,关中裨将建行台。不妨常日饶轻薄,且喜临戎用草莱。

紫骝马

蔀室悠悠昏复朝,强披庄子说逍遥。四禅未到风犹梗,九转无功火不烧,学道若为调鹿马,是身不实似芭蕉。丹砂赤箭功何有,想听清言意自消。

紫骝马

参差绿蒲短,摇艳云塘满。红潋荡融融,莺翁鸂鶒暖。萋芊小城路,马上修蛾懒。罗衫褭向风,点粉金鹂卵。

紫骝马

圃事亦儿嬉,因成二十诗。似蒙神物助,堪作画图披。南面开书阁,东偏浚墨池。土功恐难极,莫可且随宜。

紫骝马

绀殿松萝太古山,仙人曾此话桑田。闲倾云液十分日,已过浮生一万年。花洞路中逢鹤信,水帘岩底见龙眠。我来游礼酬心愿,欲共怡神契自然。

紫骝马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